“2018新能源補貼政策” 對國內新能源客車和專用車企業的“殺傷力”巨大。新能源客車企業面臨的壓力不是來源于過渡期內補貼下降,而是因為新能源現有車型大面積不適合2018年新技術升級的需求。有業內人士稱,新能源客車達到2018年政策的技術要求比例很低,今年新能源客車行業將是一場腥風血雨。
與2017年補貼政策相比,2018年新政策內涵更豐富,在補貼標準方面除了對車輛續航里程提出更高的要求,還將電池能量密度、車輛能耗按照一定公式計入補貼系數,整體而言新政策鼓勵生產高續航、低能耗的車型。
綜合2018年新政策的技術標準,非快充類電動客車的補貼退坡幅度約40%;快充類電動客車補貼退坡幅度約33%~35%;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客車補貼退坡幅度約50%;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補貼退坡幅度約35%~43%,這幾類車型的補貼退坡幅度明顯大于乘用車。
新能源客車企業面臨的壓力不是來源于過渡期內補貼下降,而是因為新能源現有車型大面積不適合2018年新技術升級的需求。雖然2018年第1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中,列入的51款純電動客車系統能量密度均超過115Wh/kg,占比達到100%,可享受1.1倍補貼,但是如果將2017年1-12批目錄綜合起來看,新能源客車進入推薦目錄的大批車型都不符合新技術標準。
在非快充類純電動客車中,龍頭企業宇通客車共有127款車進入目錄,但其中只有54款車型達到新的技術標準,達標率僅為43%,只有28款車能獲得1.1倍的補貼。而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客車平均達標率不超過10%。
有業內人士表示,前13批推薦目錄中70%的新能源乘用車達到2018年技術要求最低標準,但是新能源客車公告達標率極低,大量現存公告客車車型都將被淘汰。在目前2017年的補貼清算還沒有完全的情況下,客車企業嚴重缺少資金,所以要在短時內完成技術升級很不現實。
來源:電纜網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63837
以上內容轉載自電纜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