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柴油門的煩惱還沒有結束,但奧迪已經啟動了一項意義深遠、著眼未來的行動計劃,并將關注點轉向未來出行。
在3月15日召開的奧迪2017年報發布會上,奧迪公布了一項為期五年的“進取和轉型計劃”。
這是自2017年9月,奧迪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換屆后發布的第一個5年計劃。
5年節約100億歐元
奧迪公司在2016年推出的“奧迪突破科技2025”戰略。數字化、可持續化和城市化將成為未來奧迪發展的三大主力方向,向成為高檔數字化汽車公司的目標邁進。
“進取和轉型計劃”是對“奧迪突破科技2025”戰略的一個重要支撐。在這項計劃的指引下,奧迪將通過削減成本、降低復雜性釋放出更大的能量。然而,更重要的是,奧迪將更加注重增長。
奧迪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施泰德強調,“在2022年當這個計劃結束時,我們將完成奧迪近期歷史上最全面的企業重組。在接下來的十年中,我們將成為一家更加敏捷的公司,并且擁有新的能力和合作關系。我們決心在我們這個行業的激進變革中發揮主導作用。”
根據規劃,至2022年,“進取和轉型計劃”應該實現大約100億歐元的成本節約——從而為奧迪的利潤率要求和未來機動性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奧迪公司財務與信息技術董事亞歷山大·賽茨說:“通過五年內節省100億歐元成本,這將使我們有可能在2022年前提供超過400億歐元的高額前期支出。大部分前期支出將直接流入電動車,自動駕駛和數字化。”
對于如何實現這樣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賽茨介紹說:“我們更好地利用奧迪和大眾汽車集團內部的協同作用。 我們讓流程更加精簡。我們從與客戶無關的領域消除不必要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我們將把發布的資源引入一流的創新,為客戶帶來真正的改變。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提高了成本比率,同時創造了額外的收入來源。”
賽茨的工作任務是確保奧迪的銷售回報率穩定在8%-10%。
施泰德主抓中國的雙伙伴戰略
盡管去年受到了中國市場雙伙伴戰略帶來的不良影響,但奧迪并沒有放棄這項計劃的打算。在“進取與轉型計劃中”中國市場雙伙伴戰略的實施將成為其中重要的部分。
奧迪“進取與轉型計劃中”有四個主要的戰略重點與轉型計劃:產品,市場,創新和效率。進取和轉型計劃共分為7個工作領域,每個工作領域由一名董事負責。
這7個工作領域包括:車型攻勢、注重盈利的銷售控制、材料成本的優化、生產優化、通過優化流程攻勢的研發轉型、數字化流程的組織變革,更重要的是,施泰德將親自負責一項關于中國市場的雙伙伴戰略的實施。
施泰德透露,奧迪將與一汽集團在今年成立兩家全新的合資公司,一個是獨立的一汽奧迪銷售公司,一個是數字化業務和移動出行公司。這兩家合資公司的成立是奧迪與一汽集團去年發布的十年商業計劃中的重要項目。
2018年是,奧迪與一汽合作30周年。目前,奧迪與一汽合作生產6款車型,未來五年,奧迪計劃與一汽集團一起將本地產品的產品組合增加一倍以上。
其中,新產品將主要針對電氣化車型和運動型SUV領域。
“我們的中國客戶喜歡Q系列。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會向市場推出10款新SUV車型,其中我們將在當地生產7款。其中四個將是完全電動化的。所有這些都屬于我們在2022年前在中國的綜合市場舉措。”施泰德稱。
另外,奧迪與上汽集團的合作,也在推進中。根據2017年奧迪與中國經銷商達成的協議,上汽奧迪將不早于2022年開始向市場投放產品。不過,奧迪并未按照計劃,在2017年底公布這個合作項目的談判進展。
不過,上汽大眾的一項人事變動引人關注。奧迪品牌C級、D級SUV和跨界車型產品負責人Fred Schulze將調任上汽大眾技術執行副總裁一職。此次人事變動,被認為與上汽奧迪項目推進有關。
“雙伙伴戰略,是為了長期保持我們在中國高檔車市場的引領者地位。”施泰德認為:“高檔車在中國還有待挖掘更多的增長潛力。目前,我們在中國市場只占9%的市場占有率,我們希望可以增長到15%。”
根據去年奧迪與中國經銷商達成的協議,一汽、奧迪與現有經銷商將共同努力,在2022年以前實現中國市場年銷量達到90萬輛。
來源:汽車產經網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64807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產經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