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各國汽車戰略的轉變
在非石油化時代,綠色汽車產業左右著未來汽車市場的發展。作為綠色革命的重要環節,各國都集中力量培育”綠色汽車產業”。在雙向需求的背景下,汽車市場面臨著根本性的轉變。受到油價波動的影響,消費者承擔的油價壓力會越來越大,未來汽車消費中心將迅速從汽油汽車轉向低能耗高效率汽車。
另外,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各國也加強了對環境的監控。未來世界汽車市場將以金磚五國等新興市場為中心,保持持續增長的趨勢。在汽車市場產業鏈巨變的情況下,世界綠色汽車市場將會以年平均11.3%的速度增長。從2011年起,汽油汽車則有可能面臨增長停滯的狀況。
世界綠色汽車市場不同車型的汽車產業鏈變化(萬輛)
汽車市場未來發展前景
為此,各國紛紛推出綠色汽車技術研發和普及的相應對策。日本是最早進行電動汽車技術研發的國家之一。在1998~2012年間,日本投入1060億日元用于混合動力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的技術研發。而《新一代汽車戰略》的發布將為電動汽車等電力驅動汽車的電池研發提供210億日元(2009~2015年)的支持。
在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的呼吁下,美國將在2009~2018年間投資150億美元用于包括綠色汽車在內的綠色領域技術研發。到2015年,美國計劃將要普及100萬輛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生物乙醇汽車。
歐洲的目標是到2020年普及300萬輛電動汽車、50萬輛以上的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德國政府計劃到2011年為電動汽車發展計劃提供5億歐元的資金支持,用于電池等技術的研發;法國將對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足60g/km的汽車提供最高5000歐元的補貼;英國將對電動汽車提供5000英鎊的補貼。
二、韓國汽車戰略的推出
韓國對電動汽車、混合動力車、燃料電動汽車等綠色汽車的研發,與發達國家相比起步時間較晚,但目前整車的組裝能力卻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據相關數據顯示,2010年1-9月在韓國銷售的混合動力車中,國產車有4703輛,進口車有1224輛,這表明韓國國內混合動力車市場中有五分之一仍需要依靠進口。另外,韓國汽車主要零部件也主要依靠進口,未能實現國產化。混合動力車主要零部件的90%以上專利歸日本所有,并且韓國在電池、發動機等方面的技術還比較薄弱,需要加大研發力度。
同時,由于韓國電池技術比較薄弱,造成了電動汽車車價高、充電設備不足、充電時間長以及行駛距離短的問題。韓國計劃逐步建立充電基礎設施,以滿足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的需求;2011年到2012年間,將在公共事業部門普及電動車和充電設備,并加大力度發展充電基礎設施。
為了應對汽車產業的劇變,韓國政府于2009年10月推出了《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方案》,但是仍然缺乏對于綠色汽車全方位的綜合戰略指導。2010年3月,韓國政府聯合產學研500名專家舉辦了綠色汽車戰略論壇,為制定全方位的綠色汽車技術研發、補貼、測試及法律制度路線圖做準備。
2010年7月,韓國知識經濟部、環境部和國土部共同推出了《綠色汽車產業發展戰略及任務》。為了進一步推動韓國電動汽車的發展,同年9月,韓國知識經濟部、環境部和綠色成長委員會又共同推出了《電動汽車發展計劃》。
未來幾年,韓國綠色汽車的發展方向是研發符合韓國國情的主要車型,引領世界市場技術發展,擴大海外市場中綠色汽車的多樣性。韓國的目標是到2015年發展成為世界四大綠色汽車強國之一,希望通過發展綠色汽車為社會創造更多的新就業崗位,并且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
三、對中國的啟示
中國為了擴大內需和打開國際市場,中國企業同時進行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車的生產,并集中力量推動相同技術水平電動汽車的早期量產。
2010年8月由工信部牽頭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規劃》中提出在未來十年將投資1000億元人民幣用于電動汽車、混合動力車、插入式混合動力車技術的研發。目標是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0萬輛。《規劃》提出,對電動汽車的補貼最高達6萬元人民幣,但僅限國產汽車。
目前世界汽車市場正處于重新洗牌的新歷史時期,世界各國都紛紛積極推出了正式的綠色汽車或電動汽車發展戰略。中國需要加快腳步,從國家政策層面為綠色汽車研發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才能使我國的汽車工業走上世界汽車市場的舞臺。
( 編輯/劉文林 )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676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