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萬眾期待」來形容也并不過分的全新一代寶馬 3 系,(G20/G28)在 6 月 22 號終于上市了,價格如下:
參加寶馬新一代 3 系的上市發布會,其實更像是去一場車主聚會,這應該是任何其他新車上市活動給不了的感覺。汽車圈有不少媒體老師都是 3 系車主,而且大多是資深玩家,跟他們比,我這個 F30 車主,完全就是小學生。
這次上市的底盤代號 G20/G28 的寶馬 3 系,已經是第七代車型。發布會上設計了老款車型大巡游的環節,車主們開著 1-6 代 3 系,依次駛過觀眾看臺。誕生于 1970 年代的第一代 3 系(E21)只來了兩臺,到后面隊伍一點點壯大,這幾分鐘,看得人心潮澎湃。
的確,講寶馬 3 系的故事,很難不談情懷,就像我最早對 3 系產生印象,還是通過馮小剛在 2003、2004 年的兩部電影——《手機》和《天下無賊》。開著 E46 的《有一說一》主持人嚴守一,讓我們開始意識到手機對生活的改變,而劉德華開著一輛 E46 離開小區,還故意倒回保安面前問了一句「開好車就一定是好人么?」
雖然人不是什么好人,但車確實是好車。而另一方面,3 系也確實承載了不少和「時代」有關的回憶。
比如我,自從知道 E46 之后,就會對身邊每一臺駛過的 3 系報以羨慕的眼神,并且試圖揣測車主到底是怎樣的人,以及怎樣才能擁有一臺 3 系。
一臺車,在你的初高中時代出現,并且揮之不去,直到你三十多歲……這意味著什么,也就不用多說了。
E46 算是不少國人對 3 系認知的開始,后來合資公司華晨寶馬成立,這也是第一臺被拿來國產的寶馬車。接下來的 E90 一代,在路上的能見度更高了,而到了 F30/F35,渦輪增壓取代了直六自吸,并且還第一次有了長軸距版本,種種變化在當時還引來了不少非議,但是現在呢,這一代 3 系,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街車,甚至是在二三線城市。
從 E46 到 F30 的這十幾年,事實上也正好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一段時間,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擁有 3 系的門檻也變得越來越低。
而在狂熱粉絲來看,寶馬 3 系在「純粹運動」之外,開始被賦予越來越多的產品元素,進而變得不再「純粹」,但換個角度來看,狂熱粉絲的需求,一定就是更廣泛人民群眾的需求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從上一代車型的銷量就能看出,選擇長軸距版車型的買家遠多于標軸版。
如果把全部心思都花在操控上,寶馬 3 系會變成什么樣?阿爾法·羅密歐 Giuli就是一個例子。作為一個追求運動和操控的媒體老濕,我曾經醉心于性感的 Giuli,它的運動性能其實比 F30 更好,但短板太過明顯,這樣的車,很難給消費者以信心,也很難在市場上取得成功,尤其是中國市場。之前也曾經有產品試圖挑戰 3 系的運動性能,比如捷豹 XE、凱迪拉克 ATS-L,結果如何大家也都知道了。
在運動的基礎上變得更舒適、更有科技感、更大空間,應該是大多數人所期待的,而這其實也是 G20/G28 這一代三系的特點。
換句話說,3 系不是「不再純粹」,而是「更加均衡」了。
所以,新一代 3 系究竟變成什么樣了?我說幾個點,你感受一下:
1. 長軸距版的后排座椅明顯比 F30/F35 這一代軟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居然還加上了豪華行政級車才有的軟質頭枕。
2. 加長后的軸距達到了 2961mm,比標準軸距的保時捷 Pnmer還長……
3. 作為 F30 車主,我其實最羨慕的是新 3 系的科技配置:全系標配 12.3 英寸全液晶儀表、10.25 英寸中控屏+iDrive 7.0 車機系統、無線 CrPly、50 米自動循跡倒車,整車 OTA、手機車鑰匙……另外還可以選配新 X5 上的那套 L2 級駕駛輔助系統。可以說,新 3 系基本把寶馬最新一代的人機交互設計和智能化配置全部導入了。
4.2.0T B48 發動機老款 320 車型的最大功率同為 135kW(最大扭矩有所提升),但車型標號從原來的 320 變成了現在的 325。在奔馳把 1.5T+48V 輕混命名為 C 260 L 之后,我倒覺得把 320 變成 325 是可以原諒的。
至于新 3 系的運動性到底如何,從目前的試車反饋來看,眾說紛紜,不過我倒覺得問題不大,首先,當你想買一臺運動取向的豪華品牌 B 級轎車時,3 系一定是不會犯錯的那個選擇,其次,其實并沒有那么多人在意 3 系的運動性究竟是 85 分還是 90 分,他們可能只是想給自己貼上「內心仍是此間少年」的標簽……
這次 3 系上市的主題叫做「THE 3,THE ICON」,這里的「ICON」意味深長:3 系是被公認最能代表寶馬品牌精髓的一臺車,它理所當然是寶馬的 icon,但另一方面,歷經 44 年 7 代車型的進化,其實也早就成為時代的標簽了。
到了 G20 這一代,3 系又有了新的時代課題:3 系的對手除了傳統汽油車,還多了如 Model 3 這樣的純電動車型。標準軸距的新 3 系,在車身尺寸上完全對應 Model 3,325iM 曜夜版 31.39 萬的價格,也和國產 Model 3 的 32.8 萬極為接近。
在美國,Model 3 的銷量已經全面超越同級別的傳統豪華品牌產品,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中國嗎?
不好說。但是對于這種「標桿」性質的車,可能我們真的「繞不過去」。
來源:geekcar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93662
以上內容轉載自geekcar,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