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公示了《交通運輸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深化道路運輸價格改革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旨在推動交通出行價格更為透明,定價體系更為合理。
《意見稿》中最受關注的部分,是分別對出租車和網約車做出了價格規范要求,具體引述如下:
健全巡游出租汽車運價形成機制。巡游出租汽車實行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管理的,加快健全運價形成機制,建立完善運價動態調整機制,并定期評估完善。綜合考慮相關因素,按照規定程序,及時調整巡游出租汽車運價水平和結構。鼓勵對運價調整機制進行聽證,達到啟動條件時應及時實施運價調整并向社會公告,實現運價調整工作機制化、動態化。
規范道路運輸新業態新模式價格管理。網約車平臺公司應主動公開定價、動態加價機制,保持加價標準合理且相對穩定。道路客運定制服務(含預約響應式的農村客運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農村地區開通公共汽電車客運的,納入公共交通價格管理。
此前,我們的大出行系列文章曾多次指出,目前共享出行行業的諸多亂象,都源于定價不合理,缺乏完善的一體化定價體系。出租車網約車和分時租賃定價錯位,一方面導致出租車網約車整體需求過剩,卻盈利不足,大量出租車空置,網約車平臺招不到司機。另一方面,分時租賃的生存空間受到出租車和網約車擠壓,發展舉步維艱。
制定完善的一體化定價體系顯得迫切且必要,本次兩部委發布的《意見稿》便是開了一個頭,可以預計,可以預見的是,今后相關單位會逐步梳理整個出行行業定價邏輯,并建立合理的內部關聯,在這個過程中,首當其沖需要解決的便是出租車和網約車的如何定價?
對于出租車,傳統的出租車定價,是以車輛成本計算為主,司機人工成本為輔,這種定價邏輯顯然已經與時代相脫節,生活成本的上升導致人工成本快速飆升,原有的定價結構無法保障司機獲得應有的勞動報酬。
對于網約車,促進價格更透明更穩定是重中之重。以滴滴為例,通過動態算法實時依據供需調整價格是合理的,但頻繁無規律的價格調整,以及加價不透明,加價不受相關方約束,則實質上損壞了消費者的利益,不僅沒能解決高峰期打車難的民生問題,反而催生出乘客對平臺方價格不信任等新的問題。
針對出租車網約車的定價問題,最有效的辦法便是引入“共享出行一體化定價體系”,在有關單位的指導下,針對車輛成本、人工時、運營成本等影響因素,統籌規劃出一個聯動的一體化定價體系,而針對高峰期的漲價問題,合理規范一個最高價格,并參考航空機票定價策略,做有規律的折扣調整,使用戶形成價格浮動的常規印象,打車前能夠對可能產生的費用有一個大概認知,打車后也能通過電子小票對價格有清晰的了解。
此外,針對司機流失問題,應該學習快遞、保姆等服務行業,納入職業培訓和考試分級,培養出行服務行業人才,構建統一服務體系標準,建立清晰的水平評級及晉升路線,同時取消名存實亡的各類出租車司機準入證件,采用出現行業統一的人才準入和評級標準,促進司機在出租車、網約車等不同平臺間的流動。
來源:每日汽車觀察
作者:白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95191
以上內容轉載自每日汽車觀察,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