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Aion V已經火了很長時間了!
今年2月底開始,第一電動的北京車友群里就開始討論這款車的情況,預售開啟后,更是聲音不斷。
有人說“從曝出第一張圖開始,就關注Aion V了”;
有人說“Aion V硬剛宋Pro”;
有人說“Aion 系列一路狂懟幾何系列”;
有人認為“Aion V最有可能和長安CS55純電版打價格戰”;
有人吐槽“這個車屁股太丑”;
有人反駁“Aion V的外觀絕對是顱內高潮”;
有人評價“Aion V的鋁合金底盤、熱泵空調,基本上就很炸裂”;
有人更是直接祝福,“希望Aion V能贏”。
近期,我們的車型編輯試駕了Aion V,表示這車沒有明顯槽點,“在不到20萬的純電SUV中,Aion V體驗最好”,“很想給爸爸買一臺”。不過他又轉身補充,“售價有可能成為槽點”。
6月16日,也就是今晚,廣汽新能源Aion家族的第三款車,Aion V即將線上直播發布。價格能否低到你的心坎兒里,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接下來和大家分享下我們本期關于Aion V的調查結果,看看有多少人被這款車打動、又是如何評價。
誰在關注Aion V,關注點是什么?
通過第一電動網和充電樁APP,本期調查共有342位朋友參與了我們的討論。結果顯示,作為今年市場上的重磅車型,Aion V享有極高的關注度。
85%參與調查者知道廣汽新能源的這款新車,其中91%的受訪者表示對Aion V感興趣。更有15%的受訪者表示“已經預定”或“很可能買一輛”。
補充一下參與調查者身份,參加本次調查的342位朋友中,超過五成為已經擁有純電動車型的現有車主,45%為準備入手一臺新能源車的待購人群。也就是說,不少老車主和很多潛在車主正在關注這款即將上市的Aion V。
關注Aion V,到底是在關注什么?換句話說,這些用戶究竟是被這款車的哪些特質吸引了呢?
梳理樣本結果,我們發現,續航作為純電動車型目前最大痛點依然備受關注。“同級最高續航600公里”是21%受訪者關注Aion V的首要原因。不少人買純電動車型更看重“程價比”,用更低的價格買到續航里程更高的車型,應該是不少潛在用戶最大的期望。
除了達到目前主流市場的續航水平,Aion V的L3級別自動駕駛和5G芯片等相關智能化配置也是俘獲了不少人心。調查顯示,被“L3級自動駕駛”和“搭載5G+V2X智能通訊系統,集成華為巴龍5000 5G芯片”這兩個配置吸引的受訪者比重均達到了18%。
對于這兩點,我們的車型編輯也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集成5G+C-V2X車載智能通訊系統來自廣汽新能源自主研發,更是全國首例。而且搭載了華為新一代的5G車載模組MH5000,能夠保證傳輸速度超4G百倍,同時還能連接百萬終端。
提到自動駕駛,Aion V更是全球第二款裝備高精地圖全路段全速域L3自動駕駛技術的車型。在技術支持下,在法規允許的情況下,在國內所有高速路、快速路,支持駕駛員長時間脫手(路段使用權有待逐步開放),真正解放雙手。
除此之外,備受好評的后排乘坐空間也是12%受訪者關注Aion V的原因。這款車擁有同級車型最大軸距2830mm,在我們的試駕編輯來看,“甚至可以媲美很多中級轎車的表現”。
廣汽新能源第二代純電專屬平臺GEP也受到了9%的關注。現在越來越多的潛在車主更期待純電平臺產品,坦言“電動車還是應該純粹一點兒,油改電還是算了”。
除了上述5點最吸引人的因素,埃安智能健康座艙、全場景一鍵遙控泊車、廣汽新能源品牌、“機甲獸”外觀設計等也是Aion V讓不少人心動的理由。
前幾期一電調查,我們分析小鵬P7的關注者大多為顏值控、續航黨、智駕族,也分析過比亞迪漢的關注者大多為刀片電池的粉絲,是更注重電池安全與性能的技術控。
對比來看,Aion V的關注者與小鵬P7的關注者存在某種意義上的重合,也是續航黨和智駕族,但又有著很明顯的不同。他們更看重同級別車型續航、同級別車型軸距,也就是說,在追求續航和智駕的同時,性價比極為重要,價格于他們而言,將會更為敏感。
買還是不買,對價格的心理預期?
調查中,我們請正在觀望的潛在車主聊一聊最終入手Aion V的決定性因素。梳理結果,我們得到了和上文判斷一致的結論。
對于43%潛在車主而言,“價格”十分重要,將會直接影響他們的購買決策。15-20萬是目前市場上最受關注的價格區間,這一級別車型眾多,競爭激烈。想要在這一角逐中脫穎而出,更具競爭力的價格肯定是一把利劍。
除價格外,真實的續航水平、整車性價比也是部分潛在車主的下單驅動力。
說回最受關注的價格。
4月27日,廣汽新能源Aion V正式發布,推出3款車型,分別為60標準續航版(NEDC400km)、70長續航版(530km)和80超長續航版(600km),預售價17萬元起。
對于這個預售價,普通用戶怎么看?本期調查結果顯示,62%的受訪者認為17萬還是貴了,另外38%的受訪者表示這個價格并不貴。
對于價格的心理預期價格,更多的受訪者顯然秉持著越低越好的奢望。具體看NEDC續航400公里的低配車型,參與調查者給出了最低8萬,最高20萬的跨度價格預期。綜合來看,期望價格在10-15萬元的受訪者比重最高,達到85%,平均可接受的心理預期價格為13.5萬元。
具體NEDC續航600公里的高配車型而言,受訪者給出的價格區間為11-28萬,其中,期望值在15-20萬價格區間的受訪者比例最高,達到75%,平均可接受的心理預期價格為17萬元。
此前,我們的車型編輯根據Aion LX的定價分布預測60版車型的售價在16萬起步,70版車型的售價在17萬起步,80版車型的起售價在19萬左右。相較與Aion LX,這個價格預測親民了不少,但似乎離用戶更理想的預期相比還是存在差距。
競爭對手是誰,優劣勢何在?
如文章開頭所言,早在Aion V曝出第一張圖,就已經有關注者開始拿它與其他車型對比了。同車型級別、同價格區間,哪款車或是Aion V更有力的競品?
參與本期調查的受訪者給出了這樣的排序:比亞迪宋Pro DM>威馬EX 5>小鵬G3>長安CS55純電版。除此之外,不少關注者認為榮威eRX5、比亞迪宋Plus EV、幾何C也同樣虎視眈眈不容小覷。
如果說比亞迪漢EV<漢EV的王牌是刀片電池、小鵬P7的王牌是轎跑智能駕駛,那么你認為廣汽新能源Aion V的王牌是什么?在我來看,或許就是各方面比較均衡的實力。從平臺到軸距,從續航到智能化,從整車的質感到乘坐的舒適性都是可圈可點。
Aion V是廣汽新能源在純電SUV領域刷新存在感的力作,也肯定擔負著和Aion S一樣攻城略地的使命。為避免重蹈Aion LX叫好不叫座的覆轍,做到各方面均衡自然是一種良策,但想要在更多競品車型中脫穎而出恐怕更需要一張王牌。
這個王牌究竟應該是什么?我們試圖從用戶對Aion V優劣勢評價中找到一些答案。
調查顯示,Aion V的外觀設計、續航能力、廣汽新能源自主品牌優勢、智能科技水平、空間軸距是用戶眼中Aion V擁有的主要競爭優勢。有關注者給出很高評價,認為”Aion V同級最強,最直接對手感覺都有差距,需要跨級的競爭”。
但同時,在受訪者看來,Aion V的劣勢也很明顯。最主要的槽點直指價格,續航排在了第二位。不少人明確提到,“低配版本續航太短”,還擔心“低配版本不賣,只是拉低起售價”,而此前對于廣汽續航“虛”的吐槽也是讓不少人疑慮重重。
對于品牌,有人認為廣汽新能源有大廠優勢,但在一部分人眼中,傳統車企的基因導致其在智能科技、營銷服務等方面的表現過于傳統,很難創新,是個劣勢。
總體而言,不少受訪者者還是對這款車評價很高,認為其“炫酷”、“小而精悍”、“顏值與實力并重”、是“自主新能源的優勢車型”。但與此同時,對價格的期待和實際駕駛體驗的期待也很高,認為其“價格合理可以大賣”、“價格降下來沒特斯拉什么事兒”,期待實車續航口碑。
Aion V能否為廣汽新能源打開純電SUV的新市場,歡迎和第一電動一起關注。至于價格能否打到你的心坎兒里,今晚即將揭曉!
如果你已經預定,歡迎添加微信jutta0602和我們保持互動,第一時間分享提車開箱體驗~
【更多閱讀】
新車X問 丨 亮點頗多 預售17萬的Aion V能否成為爆款?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明艷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uju/118421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