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經典再進階-零跑全新C11上市發布會品牌媒體
時間:2025年7月10日
地點:杭州運河文化發布中心
出席人:
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朱江明
零跑汽車高級副總裁 曹力
零跑汽車副總裁 周穎
周穎:各位尊敬的媒體老師,大家晚上好。非常歡迎大家今天來參加我們全新C11的上市發布會。剛才我看到有一個媒體朋友在說,零跑終于會講故事了,而且一口氣說了五個故事,所以我想說C11的故事真的很多。
我們當時內部在梳理關于C11的故事的時候,還發現朱總的那個微信頭像,就這四年一直都是C11,所以說C11確實是一款對零跑有非常重要意義的產品。就像剛才那條片子里面說的,從不被看好到越來越好,應該說見證了零跑這四年的成長,包括朱總在內的,見證了我們每一個零跑人這四年的成長。
所以今天的話應該說是我們把這一款飽含著零跑感情的一款C11,在基于用戶的需求,基于我們技術的進階,有了一個全新的迭代。我覺得此時此刻,朱總和曹總也有很多話想跟大家分享。
所以,接下來我們就進入今天的問答的環節,請老師們積極提問,我們從前排開始。
媒體:朱總好,曹總好,周總好,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跟我們的產品,還有我們的十周年相關,因為今年是我們零跑的十周年,我們選在今年去發布我們的全新的C11是基于怎樣的一個產品和戰略的考慮。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關于企業文化和營銷層面。因為我們都知道零跑的企業文化是工程師文化。工程師文化對外就會有更多的技術語言,技術語言是不是說跟消費者,因為小米在營銷層面會更多地有一些消費者層面的一些共鳴。我們的技術敘事是否會影響或弱化我們跟消費者之間的共鳴呢?謝謝!
朱江明:今天我們也都講到了零跑是一個技術型的企業。希望始終以這種技術的領先來保持持續的產品的競爭力,我們也說到了3C,從C10、C16、C11,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整個平臺化都搬到目前最適合的技術。比如說800V的高壓,碳化硅的電驅動,在那個時候我們始終能保持性價比,也不是說那個時候很貴的時候也不適合。但是畢竟是給用戶帶來很多的好處。比如說充電更快,800伏碳化硅效率更高,同樣的電池續航可以更長,比如說在智駕,我們也是通過我們去年研發的LEAP3.5的電子電氣智駕。我們可以把激光雷達智駕作為豪華平權,我們可以讓零跑所有的車,我相信我們今年就是會50%以上的零跑的產品都是帶有激光雷達,都是帶有高階智駕,所以零跑始終還是以工程師的文化,以自己的這種體系化的能力,讓零跑的產品始終走在行業的最前沿,以最快的速度,當然就是C11是一個縮影。
因為在21年那個時代,前雙叉臂后五連桿,那么大的電池增程純電長續航200km、四驅,以及8155、三聯屏,所有的這些技術,在當初21年的時候,都是非常先進,都出乎大家的所料,說車怎么可能是20萬以下,怎么也得是25萬到30萬以上的這樣的一款產品。
所以,零跑始終是跑在行業的前端,都是引領行業。而且大家看到我們所有的平臺化都是可以在一年之內所有的產品上車。我們的座艙也好,我們的智駕也好,我們的高壓平臺也好,都是在最合適的時機,能夠隨時上車,這是零跑的能力。
基于這種能力,就能夠打造出最有競爭力,最滿配,最高配的好產品,我覺得十年零跑的發展,靠全域自研我們的這種能力的技術的積累能夠快速上車。這是從戰略上考慮。但是C11這款車,我們有四年的時間都沒有動,我們這次是中期改款,把內飾做了改變,至于在動力,在我們在座艙這些升級,我們是同步的,不僅僅是C11,我們的C10、C16只上市了一年。我們同樣把800V都用上去了,LEAP3.5都用上去了,這是我們的能力所在。
所以,剛剛說的我們的企業文化,雖然說今天我們在講故事,實際上說都是技術講產品,不會講故事。實際上雖然名義上說,故事實際上里面在說什么,還是說我們的全域自研我們的技術能力。所以不會說故事,只會說技術,這是我們的特點。
媒體:第二個問題零跑現在是新勢力的銷冠。我想問一下朱總,看中銷冠頭銜嗎?榜單來來去去很多,之前在榜單榜首位置坐過的,現在可能都不在牌桌上了,有一天零跑,如果不再是銷冠了,該怎么辦?
朱江明:我覺得都是暫時的,做過銷冠的很多,甚至很多做過銷冠的現在都消失了,包括威馬也做過銷冠,哪吒也做過銷冠,蔚小理都做過銷冠,那今天輪到了零跑沒什么,所以難的是說你要繼續,你要保持,現在是你的一個暫時的狀態,你需要有更好的狀態。因為哪怕你是新勢力銷冠又算什么呢?還是說我們還是在前進的路上,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我們如果永遠要在新能源汽車牌桌上的話,那我們離成功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媒體:今天看發布會有一種感覺,越來越像中國的豐田了。無論是在咱們整體的這種產品,在技術投入,在目前這種相關的成本控制和工匠精神,因為豐田講的是工匠,我們講的是工程師,所以有種感覺就是越來越像中國的豐田了。第二個事兒,目前談豐田,談合資企業,我們都知道今年叫合資企業的反擊戰。我們看到了鉑智3X,看到了BZ, 看到了目前的N7。在今年下半年,日產還有推出新的可能N5這樣的車型來面對市場環境的競爭。所以我們也知道,今年我們立了個flag, 就是月銷量到8萬,今年可能要突破一個海內外比較高的銷量值。面對下半年的市場競爭環境,首先想請朱總介紹一下,下半年我們到底有多少款新車會逐步推出面對市場,同時針對目前市場的競爭環境的變化,怎么來給合資品牌和整個的這種新勢力一些什么樣的觀點和建議,覺得我們領導以及跟他們來比,我們未來的優勢在哪兒。
朱江明:首先有一點,我覺得新能源趨勢已經不可逆了,特別是在中國,但全球我們還沒看到,因為在中國,我形容就是說新能源汽車確實進入了下半場,就像當年的微信來代替的短消息,電子支付代替了信用卡。我認為現在還有誰說去買汽車,腦袋要思考一下,還會去買燃油車,那更多可能是選擇到底是插混呢?DMI還是說是純電,這是現在大家所要考慮的一個過程。當然從終極形態看,應該純電一定是最有優勢的。所以我們覺得大趨勢一定是純電的未來,從成本操控,特別是對接下來碳中和、碳排放的貢獻,各個方面一定是新能源對中國是大趨勢。
作為零跑來說,那就是要做好自己,如何自己能夠在最快的時間能夠讓自己的銷量能夠增長得更快一點,市占率能夠更大一點,自己不會被淘汰,談不上說走到前面,只是說我能夠不被淘汰。
當然好在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現在周銷量接近1萬臺上牌量,這樣的一個數的話現在我們排在大概第七第八名,以集團為單位的排名,我們覺得就是說我們比去年大概前進了兩名,還是一個保持比較好的一個態勢,未來合資企業有它的優勢。但是我覺得在中國市場上,應該說中國車企會有更大的一個優勢,整體來說還是要看你自己每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為目前來看,中國車企的態勢還是比較好,在新能源這一塊,雖然說大家都還不怎么賺錢,但是已經達到了盈虧的平衡點,只要你的規模足夠大,慢慢可以開始盈利。
關于產品再稍微補充一下,就是下半年的產品。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剛剛在照片里面也有看到我們的ABCD, 我們的整個的技術架構和平臺馬上齊了。接下來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年底,我們的ABCD的車型都會陸續地補齊。所以接下來,我覺得在激烈的競爭當中,我們的牌還是非常多的。大家可以再期待一下。
上次有一個投資人問我,未來會怎么樣?我一直說零跑,現在才打了兩張牌,第二張牌還沒打完,還有我們還有一款車,所以明年我們有好多牌可以打。
媒體:你好,我這邊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關于C11的比較細節,就是從訂單層面上來說,C11的純電和增程的占比大概是多少,然后比例是不是可以泛化到整個系列。
曹力:C11目前的純電和增程的占比,原來是從60%和40%,現在純電陸續有比例增大的一個趨勢。純電是6,增程是4。當然,比C11要更大的一些車型上,它增長的比例會稍微再大一點。但是也符合了朱總剛剛講的趨勢,就是純電肯定還是中長遠的趨勢。我們預售期的占比,C11純電是80%,增程是20%。因為隨著我們純電續航不斷地提升,大家覺得純電已經夠用。我們現在純電標配到640公里的續航,大家覺得已經非常好用。增程就是給大家原來的用戶,大家不被看好的,就是說他純電的續航太短了。如果在北京的話,如果有些媒體老師也會開增程,每天都要回家把充電線插上,這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情。
媒體:您好,第二個問題是今年是零跑的十周年。我想問一下,在重要的時間節點,然后朱總怎么總結一下過去的十年,另外時間節點的話,我們后續的產品規劃能不能再透露一下,比如說B01什么時候上市之類的,謝謝。
朱江明:我的總結就是當零跑IPO的時候,我可能有些財經媒體的話,可能在我們IPO的會上市的那個儀式會上,我跟大家講,那個時候是零跑走完了25000里長征,我們已經到了陜北,到了延安,從今天十周年的來看的話,零跑已經又走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已經開始不虧損,已經接近平衡的一個狀態。我們的時候,我們可以看我們的狀態,就是說我們已經完成了抗日戰爭,又進了一個新的狀態。接下來就是要進入解放戰爭的狀態。如果解放戰爭也能獲勝的話,那零跑就走出來了。
B01在7月下旬。
媒體:朱總好,曹總好,我有兩個問題想請教一下。第一個問題,剛才有位媒體也提到了,咱們全年的目標是50萬+,那后半年還有蠻大的任務的,想了解一下,咱們如何加碼去達標,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剛才曹總剛才也提到了,就是我們的一些供應商,像大陸供應了制動系統。因為現在車企和供應鏈之間,關系前段時間也是挺敏感的。但是零跑前一段時間也有一個溝通,去站臺去輔助。我覺得對供應商還是很重視的,那能不能跟我們舉例分享一下,零跑和供應鏈之間更好地協同發展,謝謝。
曹力:關于零跑和供應鏈的關系,我覺得我們一直在跟頭部的合作伙伴,我們十年以來的一個策略。就是我們希望行業頭部的合作伙伴能夠跟零跑攜手戰略的一個合作模式。相信零跑的銷量,相信零跑的實力。事實也證明,很多的合作伙伴,比如說像高通也好,大陸也好,像佛吉亞也好,他們都是非常了解零跑,認知零跑有技術實力。所以說選擇跟零做一個戰略的長期的合作。所以既能夠跟我們合作,保證提供高品質的高效的產品和技術之外,同時也能夠給到我們一個戰略的合作的價格,目的就是為了一起把零跑的量做大,雙方的利益最大化。這是我們跟供應商很典型的一個合作關系。
朱江明:實際上,我們今年上半年已經曝出來了,是22萬,去年我們1到6月份我們才完成了八萬多。所以我們是有145%以上的增長。我們覺得上半年,一般來說每一個企業基本上上半年是40%算已經很好了,可能還會低于40%,下半年的可能會多一點。所以我們還是抱非常樂觀的態度。我們今年可以完成我們去年提出的50萬+的這樣的一個銷量的目標。
媒體:C11的入門款跟旗艦款的價格差僅是1.5萬,純電版的價格差是1萬。我想問這背后的一個定價邏輯是什么?是不是咱們C11是以賣高配為導向的,謝謝。
曹力:我覺得不是說以賣高配為導向,而是說以最大的品價比來推薦給用戶。因為我們定價的邏輯就是以成本定價。剛剛也講到我們的高配的價值,配置的差異超過3萬元了,但是價格并沒有差這么多。所以一樣的,我們以成本推算回來,我們應該拿多少的毛利,把最大的讓利給到用戶,讓大家選擇我們的每一款產品都是物超所值的,是我們定價的邏輯。
朱江明:每個用戶就是對零跑的產品,他是很難選擇,就是覺得哪一款都好,非常為難,如果加了15000,真皮,AR-HUD導航,所有的高配就是都在那。如果選最經濟的是,續航也夠,音響也不錯的,比一般的車都要好,足夠用。所以我覺得確實很為難。但是我覺得剛剛曹力講的,我們是以成本定價來滿足。我們這些配置都是有用戶,他會有做選擇,但總體來說,我們認為C11的高配確實是一個非常的一個大禮包,是不是能夠給到用戶?就是說非常大的吸引力,特別是今天我也是第一次是,才去體驗了C11的ARHUD. 那是給我非常的震撼。我覺得AR-HUD看了以后,讓很多原來買低配的人都絕對馬上要現場改單,真的非常棒。
媒體:曹總好,我這邊有一個關于剛才朱總說的HUD的事情。因為之前小鵬和華為不是有公布,還特地單獨地做了一場發布會,去全網的去宣傳。然后因為今天在今天的發布會上,您的這段話是不是詳細地介紹。所以我想就是想知道一下,除了在發布會現場說的那幾個點之外,我們零跑自研的這一款HUD在很多方面有沒有什么一些比較讓大家驚喜的。因為小鵬的尺寸是87,我記得我們的是60,在大小上面會有一些差異化,上面會有一些對駕駛員來說有什么差別或者是一些感受。
曹力:今天我很想把他們的HUD的參數打在屏幕上的。但是被我們的同事拉住了。他說現在這時候不太好去這么直接地對比。所以我就說了一句,我說我們可以說得上是劃時代的一個AR-HUD,這是小鵬在發布會上講,他是劃時代的HUD. 因為除了80寸和60寸的區別之外,我們的亮度、清晰度這些我覺得都是比現有的這些車商都要好,而且80和60寸,說實話在駕駛員位置看到的并不是太大的區別。更重要的是他所謂AR-HUD跟你的眼睛的匹配的程度到底會不會疲勞,到底夠不夠清晰。
朱江明:我們是不是60寸也比別的一些友商是要大很多了。
曹力:至少在同級別里面是最大的。
朱江明:還有一點就是說我們的亮度是別人的,至少要前40%以上。今天我中午已經夏天最猛的陽光下,我們的HUD是非常清晰,亮度足夠,細膩度也足夠。我們除了普通顯示,那一些像速度以及導航信息以外,我們真的可以在那個HUD上放電影。因為我們把后視鏡的圖像打在HUD上,非常清晰,應該超過一般的我們的這種投影。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體驗一下。
媒體:您好,晚點提問,我想問一下,零跑是25年前半年的半程的銷量冠軍。但是很多人會認為零跑沒有或者沒有被看到,非常特別或者出人意料的方法論。我想請您總結一下,零跑為什么可以穩定地持續地增長。如果我們只總結一點的話,它會是什么,在過程當中,大家更多人會關心零跑的成本控制。比較多地被看到。那您覺得今天零跑是有什么是被外界低估的?但是還有什么是被外界某種程度上做高估的?另外我還有一個問題是,您剛剛提到零跑接下來要打解放戰爭,比如說三年前也會有人覺得零跑是不是活不過一年。如果我們今天看的話,您會覺得零跑他已經脫離生死危機了嗎?如果做極致的戰爭推演的話,如果解放戰爭打不贏的話,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朱江明:問題有點多,那前面我已經就是在我今天的發言里面也講了,而且今天也講了零跑,基礎打得很扎實,平臺化做得很好。就是說很難把像我們所有的3C就是每一款產品都可以在一夜之間換裝換平臺,換自駕的平臺,換座艙的平臺,換高壓碳化硅的平臺,一夜之間換裝把我們的3C都武裝到最先進的裝備上去,而且成本可控。我覺得目前零跑所具備的別人很少能具備的能力所在,就是說我們能夠讓零跑的產品款款都有競爭力。
你去看現在的我們C10,我們剛剛上個月我們的新款發布以后,上個月我們的訂單超過了15000臺。這是一個非常棒的一個數字。那原因是什么?因為我們的產品已經續航已經達到了600公里,都標配了碳化硅的電驅動,都標配了LEAP3.5,有50%的我們的用戶都選擇了激光雷達智駕版,都是目前所買到的最好的配置,但是我們加量不加價,沒有加價,只加量,這些就有讓我們的產品的競爭力是足夠。
當然今天大家也看了我們的新款的C11,我們的最高配的版本跟原來的24款的C11的最高配,可能還是24款的略高我們更低,但我們加了AR-HUD,我們的座椅又加了21揚聲器,17點寸的中控屏等各個方面,我們都加配了,續航也提升了640公里,都讓你覺得東西絕對是非常棒的。所以這些就都提升了。我們就是所有產品的競爭力。
媒體:我問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還是關于C11的,我們看到C11應該說相比之前的上個版本的話,從價格上來講,應該說,確實從配置有了很大的一個提升,但是價格我們是略微有些是往上走的。但是從整個今年來看的話,整個價格戰打得很兇,我們看到C11的定位,就是說他沒往下走的時候,往上走了一點點。是不是說零跑在階段自己更有底氣了。我們從定位上對C11這次是怎么看的,從整個戰略上來看,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我們看到這次我們的AR-HUD, 還包括我們的座椅都自研了,就是我們把自研范圍好像又擴大了一些。從未來來講的話,整個零跑它的自研,它的整個一個原則是什么?就是哪些我們可能會逐步實現自研,哪些可能我們堅決不自研。這里面有沒有我們的一些底層邏輯?
朱江明:好的,整個C11我們已經有超25萬的用戶,今天也講的,每年我們的銷量都在往上走,這得益就是說我們產品在不斷的升級,不斷的提升,這是一點。還有一點,大家現在去看C11的二手車,至少還可以賣到十幾萬。我們讓我們所有的用戶做到了在新能源汽車里面,可能除了特斯拉之外,它的保值率絕對是做得最高了。原因就是說因為我們本來都是越級滿配,我們的配置都是超越用戶的期待的,所以我們更需要去提升產品的價值,增加就是用戶的這種舒適度去加一些用戶非常需要的剛需的一些配置。比如說像AR-HUD, 我們也發現納帕真皮座椅原來的C11就是24款的選配率超過50%,我們現在就沒有選裝了,我們AB就是你自己選裝包,也原來就是我們有選裝包,現在雖然說價格看起來是貴一萬,但是你原來加選裝備要五六千,現在等于是把選裝包也加進去了,看似是賣價高了一點,實際上并沒有什么上漲。
所以我們的整體的價格希望往上走,但是給到用戶更多的就是配置,比如說續航,800伏的快充平臺,智駕,內飾,AR-HUD等等,通過這些配置的增長,讓用戶他的獲得感更強。同時我們覺得中國整個消費力水平在15萬到20萬價格帶,平均在價格來買車的用戶的數量還是在增長的。消費沒有降級,還在升級,我們甚至是說一直是說我們也是給用戶的升級。雖然花15萬要更升級,就相當于他是買到了25萬的產品,要有這種感覺。
零跑戰略也做了一些改變,我們原來的戰略,就是說我們的三電全部自研,從電池電驅,電子、電器架構,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我們現在也增加了一些策略,就是說高附加值的零部件我們也在看,就是我們有能力就自研。
在這一次,我們在C11上所看到的,就是說我們的AR-HUD. 我們產品研發了很久。但是就前面兩代,我們覺得它的成熟度也好,就是說它的成本都還沒有達到預期。現在這一次的話,我們覺得AR-HUD是上車的時機。當然我們剛剛也在會上也講了,我們的座椅,我們上個月開始供貨了,所以我們會擴大更多核心零部件的自研和制造。
媒體:朱總,在發布會開始之前,我看大屏幕上放的VCR里面說的是我們的制造品質有幾個片子,我們知道我們錢塘工廠已經投產了B系列做到哪里面,您能不能給我們透露一下新工廠有什么就是在智能制造,然后品質管控這方面有什么亮點,然后啥時候能讓我們也去看看。
朱江明:可以,因為我們也組織過媒體,首先我們就是同樣我們的制造業跟我們的研發,或者這種技術跟隨戰略一致,我們的制造不是最先進的,因為我們認為很多的智能化就是不能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而是說它的投入產出。我們對所有自動化的評價是我的投入,用人工和智能化來替代的話,三年內你能不能拿回投資?如果超過三年,你用機器換人,用自動化換人,那我們覺得要商榷一下。因為技術進步太快了,過三年以后,你現在要花100萬,現在只是花50萬,不合算。所以在智能化方面,我們也是跟隨戰略。技術成熟,投入產出比高,我們就用。實際上就是說我們在就是零部件里面,我們的自動化的程度更高。
所以大家也看到我們零跑的產品,如果一個產品天天用戶要去跑4S店,這不皮實,不耐用,經常出問題。那你產品一定是賣不好的,零跑今天能夠賣得好,那也說明就是說零跑的產品使得住,至少耐用,這一點是一定的。實際上對一個車來說,就是說最重要的是什么?還是動力系統電驅動。我們電驅動和電池包,我們這兩個零部件我們幾乎是零故障,這兩個是我們自己造的零部件。所以整個零跑的整個質量管理體系,我認為是成熟的。不然的話,你自研不一定劃算。首先品質要做得好。第二個你成本要做得低,不然還有那么多零部件公司,特別是在傳統燃油車時代,還有那么多的供應商體系,不是說我誰都自己去制造,零跑這條路,不是說所有的人都能走得通,我們也是熬了十周年,馬上十周年了,我們像電池的部門,電驅的部門都是從我們15年公司建立的時候就存在的。通過十年的摸爬滾打,穩定的團隊的研發的不斷積累,制造經驗的不斷積累,才形成了我們目前的體系和能力。
在整車制造方面,我覺得我們原來是處于一種追趕。因為大家知道我們原來國內的車企向外資的車企學習,慢慢也學習了一些質量管理體系,制造的工藝能力。零跑是更晚,比他們更晚,我們更向他們學習。到今天為止,我們認為我們的效率、質量控制、組織能力,成本控制等各個方面,我們基本上達到合資車企的水平。
我們說跟豐田或者什么還有一定差距,但是我們認為也不遠了。我們現在的水平基本上就是這種合資企業的這種效率質量管理控制這樣的水平。我相信再往后走,我們會在自動化效率,品質控制都會慢慢從齊平再去超越,往方向走。
媒體:朱總好,同時也是零跑的股民之一。所以我想問一個問題,今天看到上半年賣得特別好,但是在港股零跑還是一家小而美的公司,因為我們看到像小鵬大概1300億,理想的大概2300億。吉利和長城大概2000億左右。今天零跑跑應該大概率是800億左右。所以我的問題也特別簡單,就是零跑什么時候突破1000億?
朱江明:每一個股東都這么想,這是我覺得這是一個時間問題,我認為零跑就是說已經在資本市場今年已經進步非常大了。就是從最低的二十多塊到現在,最高的65塊,已經前進了一大步,交易額就是從幾百萬到上千萬,現在也能夠到至少一兩個億是最少的,多的時候十幾個億,每天的交易量也已經到了水平。很多基金都開始對零跑開始關注。所以,我認為就是說隨著零跑,如果將來業績的不斷的增長的話,那零跑在資本市場的機會還是會非常大。
媒體:朱總我想問個問題,就是零跑C11作為零跑品牌的銷量擔當。此次新款上市不僅在產品力上有所提升,價格也頗具誠意。我想問一下官方為新款C11設定的銷量目標是多少?還有一個問題想問曹總,C11在技術配置和智能化配置上有諸多升級,比如,說智能駕駛助系統和智能座艙體驗。就是能否請您詳細介紹一下升級背后的研發思路?
曹力:好的,我銷量當然是希望越多越好,我覺得就是說循序漸進,逐步攀升,我們還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們。
智能化這一塊的技術的,包括配置上的策略,我覺得還是要說到我們自研的優勢,我們會把我們對于跟智能化,因為跟智能化相關的很多,基本上都是帶電的,那帶電的這些控制器,這些執行器,包括這些軟件,對于零跑來說最有優勢,可以把他的不管是功能還是性能發揮到最大化,就除了剛剛朱總講的,我們在ADAS這一塊,我們之前走跟隨性的策略。但是后面我覺得相信在不久我們就會在這一塊馬上要趕上去,到達第一梯隊。
我們說到ADAS,我要多說兩句,我們在很多的媒體老師都說,包括一些用戶說,零跑的智駕是不是差那么一口氣。但是說實話,大家去看看這么多廠商講高階智駕的有哪幾輛車是真正在路上跑高階智駕很好用的,大部分還是在高架高速上用得比較成熟一點。但是高架高速的功能,零跑的車也不差,功能也很好。大家希望大家可以去多關注一下,而且經過我們的今天講的C11點對點通勤,包括后續的程序的智駕上來之后,我覺得我們非常有信心說我們的這一款也是做到了第一梯隊。所以是我們智駕的策略,接下來,比如說其他的功能上的座艙也好,還是說車輛的控制也好,這一塊我覺得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我們在整個功能的豐富性上面,包括軟件優化迭代的效率上面零跑都是非常有優勢的。
朱江明:我再補充一點,剛剛曹力介紹了我們智駕的情況。實際上就是說我們認為智駕,未來大家的水平是越來越接近,無限接近。我一直說他就像我們手機這些品牌,你說誰家的手機的拍照是最好的,誰都說是最好的。我用的是什么雷卡的鏡頭,他是用的蔡司的鏡頭,我說可以拍拍星星,他說他可以拍月亮,如果說我們在墻壁上搞上20張照片,如果有誰能夠分辨出,是誰拍的,處于絕對的優勢。我認為目前沒有。現在的智駕也一樣,比如說,盲測智駕到底是誰的,可以去搞盲測,這是在一定的階段,我覺得大家都是不相上下。比如說我剛剛說像我們碳化硅的電驅,像高壓快充,我們是在合適的時候,我就是一把就進去了,我開始的我可能不一定進去,是說零跑在智駕的優勢,就是說我們整體的解決方案整合能力,硬件的整合能力。因為今天我們也介紹了,我們也做過智駕的芯片凌芯01AI的芯片,也做過攝像頭,也做過雷達,我們是整體來說,在解決方案從硬件到軟件到控制室到云平臺。就是所有我們是技術是最全面的,在基礎之上,我們認為我們的成本,在智駕的成本上面,零跑一定能做到業界最優化的,也是可以最快速地去上車的,也是最容易可以我們的這些整車的控制器去匹配的,也是很少有幾個可以做到將來用到艙駕一體,因為你又做座艙的能力,你有做智駕算法的能力,才可能說集成到就類似于像我們原來在8295里面,我們做了ADAS加上座艙。今天我們是用高通的8650+8295,但是明年我們就會在8797上用單芯片來做艙駕一體,才是方向。大家看到就是說以前的功能手機打開來看密密麻麻的芯片,但是現在你打開他的手機,就只有一顆芯片,一顆SOC把復雜的智能手機,比你原來的五年前的電腦速度還要快,功能還要多,一顆芯片功耗要低,不知多少,那將來我們認為汽車也是一樣參加一定是單芯片,這是零跑的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媒體:朱總,我請教一個問題,很多車企現在是避而不談成本的,但是您從造車一開始就在談造車成本,包括六大域。這一次我們會看到,圍繞零跑的全新的C11成本定價,在這方面我們如何做到相對便宜,絕對好這件事兒。因為我們現在一談到成本,好像就是在省,零跑的成本造車邏輯上,如何避免去省,而且讓老百姓覺得相對便宜,絕對好,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我想讓曹總回答,如果換位思考,其他車企用我們相同的配置技術,那零跑C11這款車大概需要賣到多少錢?謝謝。
朱江明:剛剛曹力也講了,我們都是要選最好的供應商,如果不是零跑自己制造的零部件,我們一定是選最好的供應商,因為這樣才可能保證我們的產品是有競爭優勢的。如何控制成本,我覺得更多是解決方案。就是說我的解決方案就決定了成本,包括座艙也好,智駕也好,還是說原來通用的這種機械的零部件。如何選好的解決方案,如何有創新的思路,那你就可以比別人的成本更低,你如何做集成?比如說原來要三個零件,你變成了一個,你就可以省去百分之多少,所以,你要不斷地靠你的創新,靠你的這種組合集成,才可能讓你的成本每一天、每一年都有變化,而不是說去跟供應商議價。因為議價永遠是有限的,你永遠沒有雷鋒,永遠沒有人說他不想賺錢,都為你服務,所以最終還是靠你自己的能力,靠你自己的創新來獲得這種成本的優勢。
曹力:C11的配置和尺寸到底別的企業要賣多少錢?我覺得問題很尖銳。但是我覺得我們做一個簡單的算術題,我們是65%的成本是自研的,這65%最起碼,如果你外采供應商的話,起碼是15%的毛利,那你65%乘15%,那就是10%。那這10%就是你要硬性加上去的成本。如果競品它能夠做到跟零跑同樣的成本效率,同樣的研發的效率的話,那最低它的成本要再加2萬塊錢。我覺得是最起碼的。而現實當中跟我們C11同樣的配置和車型的價位,現實當中,大家去看的話,應該在20萬到25萬左右。所以說,假設他能夠做到跟零跑同樣的優秀的成本控制能力的話,他的成本應該在我們的售價上要最少加2萬塊錢,這才是合理的。
媒體:我有兩個問題,我想問一下,我們1到6月份22萬的銷量里面,出海包含了多少,對22萬的成績打分可以打多少分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我想問一下,就是咱們零跑目前的狀態是勢頭非常好。在整個行業里面,我們自己認為競爭對手比較同類的會是哪個品牌?
朱江明:海外我們上半年是兩萬多,整體國內就是20多萬,海外兩萬多的比例。我想就是對我們零跑上半年的成績的話,我覺得可以打70到80分的水平,但是我覺得我們下半年的機會更大。因為我們上半年一直處在切換階段。因為我們這一次C11發布以后,我們基本上就C10、C16、C11都完成了年款和中期改款的切換,而且切換完的效果也是非常好,已經超過預期。所以我們認為下半年我們銷量應該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媒體:朱總您好,有一個問題跟大家請教一下,因為上半年我們銷量翻番,連續幾個月都是如此。但是我們對比過之前門店相比兩年前減少了10%,在總數上,但是情況門店數量少,我們銷量還越來越好。這種情況在行業里邊還是挺少見的。接下來我們下半年,您剛才朱總您也講了,下半年還要在新的產品規劃完,肯定還要再追加一些,我們對于渠道的設定怎么考慮的?這是一個問題。
朱江明:謝謝,零跑的渠道一直在優化當中,我們更多地開這種4S店,就是在汽車城里面更多一些。原來的一些商超等地方,因為那里展示的時間比較久了,對品牌已經了解了,所以慢慢減少。另外一個就是零跑一直在做優化整個渠道結構,希望減少投資人,讓投資人區域相對集中,主要是做這幾個工作。整體網點的數量,我們從今年年初開始加大力度,加快渠道發展的速度。近期速度還是相對比較快的。所以我們到今年年底的話,我們整個渠道的數量,我想也會達到一個比較可觀的增長的一個數量。
媒體:朱總好,我在四年前參加過C11的發布會,當時印象比較深的幾個點,一個就是國產自研芯片,一個就是無框車門以及價格。我們這次選擇了供應商,是一個比較大的一個轉變。能不能講一講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因為也會涉及團隊以及資金的選擇,謝謝。
朱江明:上次開的一個研討會上,我說了很多,關于芯片事情,因為現在就是研發智駕芯片,我數了一下有12個廠家,我們一個數,從英偉達那肯定是鼻祖,Orin-x,還有現在艙駕一體,像8650智駕的高通都是巨頭,剩下來還多了,比如說地平線、黑芝麻,蔚小理,還有好多,至少不會少于12家。現在中國需求最旺盛,那就是一千多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將來就算全部1000萬臺,那就是1000萬片,如果十家分的話,每一家100萬片,芯片的話,至少是7納米,肯定拿不出手,最怎么也得6納米到5納米,每一顆要好幾個億,投入說少了多了可能十個億,所以投入很大,競爭很激烈,所以我們覺得不適合。我剛剛會上也講了覺得車企去投資還是風險挺大的,所以還是需要專業的廠家去做,因為投入太大了,如果這樣一算的話,確實挺難平衡的,而且需要幾百人的團隊,不用百萬年薪,至少也是50萬年薪以上,這是最起碼,開支還是挺大的,所以而且這兩年以后你就換代了,從5納米就要變3納米了。如果不然的話,你又沒市場,又沒有競爭力了,所以我覺得零跑,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產品做好還是找合作,因為那個時候確實我們那個時候是真沒有AI的芯片,就是 Mobileye, 它是要算法和芯片一起賣的,純芯片不賣的,所以那里唯一選擇就是說,那是不是就是說剛好大華自己也有需求,用AI芯片用來做人臉識別。那我們把大華和零跑湊在一起,所以研發了一顆叫凌芯01芯片,這是這么一個過程。從現在來看,隨著大規模地應用的話,還是要更專業的公司來做這件事情。
媒體:朱總好,我想問一下零跑十年一路高歌猛進。你此刻的話,你覺得你對零跑還有什么擔心的點嗎?
朱江明:我剛剛講了我們抗日戰爭才勝利,還是什么都缺的時候,我們在去年年底,第四季度才第一次止血略有盈利,所以還在盈虧的平衡點的邊界線上,所以就是說零跑如果說不能夠快速的增加你的銷量,讓你的盈利能力更強,你的市場的占有率更高,那你可能就很危險,可能就是又下去了。所以現階段我們還是希望零跑能夠持續的就是說能夠在銷量上有增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地站穩腳跟,可以在真正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里面,我們能夠持續地占有一席之地。
媒體:你好,我第一個問題問曹總,關于車輛我們發現這次C11在內飾方面,我們把副駕屏幕取消掉了,這是出于哪樣的考慮,因為我們發現現在很多車型車內屏幕是越來越多了,但是我們就是算上HUD的話,屏幕數量是沒有變化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問朱總,剛才您也說了,我們去年四季度實現了首次盈利。但是從一季度的財報來看好像又下滑了一點。我們對今年實現盈利目標的信心如何?
曹力:我先說第三塊屏,副駕屏事情,副駕屏是我們C11上面第一個做出來的概念。當時朱總親自手繪,我們把它做出來的三連屏,非常經典。實際上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智能汽車的發展,副駕屏的作用沒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大。而且我們的C11的第一款的副駕屏相對來說還比較小一點,而且現在的大部分的副駕屏它的交互,包括它的內容并不是能夠完全滿足用戶的真正的需求。而且我們通過數據來看,我們的這些副駕屏的操作的次數不是特別的占比不是特別高。所以說我們還是把它沒有去減少它的屏幕。我們還加了HUD, 所以說還是要去真正地去符合用戶的需求,所以做了調整。至于說我們將來的車型副駕屏要不要再加回去,我覺得要看整體的發展趨勢和用戶的需求,還需要經歷驗證的過程,比如說它的內容更豐富了,屏幕可以做得更大,當下副駕屏滿足用戶的需求。
媒體:朱總你好,首先祝賀零跑十歲了,也是看著一步一步走過來,非常不容易。剛才發布會的片子上,我們也看到了,我們經歷過的一些挫折,包括一些解決的一些難題。我個人會感覺,我們經歷了前十年的這種厚積薄發。到現在為止,可能有點像一個二次創業的一個時期,剛才您也聊到了,接下來面對的是解放戰爭。我想問您的,就是您認不認同這種二次創業的說法,以及就是我們在下一個階段的戰略和戰術上,可能會有哪些調整?謝謝。
朱江明:我也剛剛講了,我們第一個階段具備了一些能力。無論是銷量以及我們的技術能力以及盈利能力均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我回答前面媒體的提問,零跑今年全年的盈利還是有非常強的一個信心的。所以經歷階段以后,我們還是要聚焦我們的能力,聚焦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我們爭取在未來的三年之內,我們需要有一個大的爆發,我們才有可能真正成為一個車企,百萬輛能夠有一定的盈利的車企,原來傳統的燃油車時代也是一樣。像長城、吉利,他們都是經歷了過百萬輛,真正成為一個知名的車企的過程,零跑也一定需要經歷過程。所以我們還是要不斷地設立一個的目標,今年我們設了50萬+的銷量的目標。首先是第一個要完成今年的目標,我們在腳踏實地的我們一直說零跑兔子和烏龜賽跑里面的那只烏龜,我們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我們也不激進,但是我們也有信心,我們打好基礎,我們一步一個腳印。
剛剛也講了,就是說我們有ABCD系列,我們才出了兩張牌。我們還有另外兩張牌在陸續地在今年年底和明年要開始發力,這樣的話就是說我們也很有信心,在未來的增量方面,我們還是有信心就是說取得我們的成功。前提就是說我們要一步一個腳印,我們要像C11一樣每年銷量只能增長,同時我們也希望C10、C16,我們零跑的每一款車都能每年取得增長,而不是說,我把弄起來了,那個又下去了,那你總量就不行了。所以我們要打一個要成功一個,而且就是要逐步每年地去提升每一款產品的競爭力,讓它成為那一個價格的那一個市場的明星,只有這樣才可能不斷的取得一個的成功。
周穎:非常感謝大家。今天我們這場發布會給大家發的邀請函叫老朋友新經典。因為在座的大部分都是跟我們一起見證了四年前C11在這里發布,零跑開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今天確實我們發布了全新的C11,也是和大家一起見證我們未來十年的一個新的開啟。剛才大家一直反復在問說,零跑過去做對了什么,或者說面向未來的挑戰,到底我們要怎么做?剛才朱總那張片子里面也提到的,認定目標做好自己,保持熱愛,持續創新,那我們一定會繼續這樣去做,不辜負大家的一個期待,跟大家預告一下,我們很快就會再見了。因為這月肯定就會再見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鳴幽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carnews/xinche/27111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