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而來的黑天鵝事件似乎給 2020 年的上半年按下了一個慢速播放鍵,在所有人都在用「閃電」的方式生活時,在電動星球里馬斯克卻似乎是唯一一個用正常倍數運行的人。
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加州,特斯拉都是復工復產的急先鋒,甚至不惜為此與地方政府對簿公堂,如今馬斯克又把“愛著急”的種子灑向了歐洲,不僅德國柏林超級工廠大規模破土動工,第五座超級工廠又有在英國拔地而起的趨勢……
在中國,2020 年特斯拉最值得期待的事情一定是 Model Y 的國產化進程,這從系列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航拍視頻在社交媒體的火爆就可見一斑了。那么問題來了:“猴急”的馬斯克會在何時讓國產 Model Y 與國人見面呢?
在此我們斗膽預測一個具體時間:Model Y 正式交付就在 2020 年的年底!甚至價格,我們都覺得長續航會在 37 萬。
別著急反駁,請繼續看我們的分析:
二期工程意料中「神速」
根據 5 月末最新的航拍資料顯示,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廠房的主體建筑已經基本成型,并且即將進入了全面封頂的階段,而從今年 1 月 7 日二期工程正式動工至今也還不到五個月的時間,期間還經歷不短的停工期。
圖片來自 YouTube Jason Yang 頻道
上述表現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特斯拉速度」的威力,不過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上演這樣的表演了,將時間撥回 2019,回顧 Model 3 的國產進程或許會給我們今天預測 Model Y 的量產進程提供參照.
特斯拉 Model 3 國產進程大事記:
1 月 17 日開工、
5 月底廠房完工、
10 月投產、
11 月 7 號首次公開亮相、
12 月 31 日首批交付
用于生產 Model Y 的二期廠房規模遠大于一期,而目前距離主體建筑完全建成還有一定差距,保守估計還需要約一個月的時間,到 6 月末預計會達到去年一期廠房在 5 月末的建設效果,也就是說進度相比去年晚了一個月。
按照 Model 3 的量產進度(廠房建成到首次亮相 6 個月)計算,Model Y 正式亮相會在今年的 12 月份,正式交付則要等到明年的第一季度,這也符合眾多業內人士的猜測。
這樣看來在這場賭局中我們必輸了……
且慢!你或許忽略了一點:Model Y 并非 Model 3。而且要是在過去的十年里所有的事情都按照“意料之中”發展,那么特斯拉也就不是現在的特斯拉了……
未知數——Y
近期美國 Model Y 的交付又有了變數。
五月初,在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廠復工之初,特斯拉美國官網顯示 Model Y 的交付周期是 8-12 周,而在僅僅兩周之后,這一數字就變為 4-8 周,整體提升了一個月,這也成為不少美國準電動車主近來為數不多的快樂來源。
分析上述情況出現的原因有二:首先是受到了近期嚴峻的經濟環境影響,眾多訂單被取消,大大減少了生產壓力;同時,特斯拉在停工期間曾經對 Model Y 的生產線進行了更新。
生產線的更新,究竟讓 Model Y 的生產效率提升了多少?這將是影響 Model Y 國產進度的重要原因。
“Y 出于 3 而勝于3”
美國汽車專家 Munro 博士 4 月 1 日開始開啟了一段特斯拉 Model Y 的拆解旅程,拆解實驗印證了 Model Y 與 Model 3 由同一平臺打造而來的說法,兩車零部件的共用率達到了 75%,但同時也發現了 Model Y 上眾多提升效率的設計。
特斯拉 Model Y 白車身轉向鋁鑄件設計的消息曾讓不少特吹又興奮了一次,馬斯克還稱:當我們有了大型鑄造機時,車身將從70個零件減少到1個零件。
馬斯克打廣告,Munro 查療效。
特斯拉將哪 70 個零件合成一個零件,他自己也沒有說明,不過 Munro 博士的拆解過程中的確發現了眾多一體式的鋁鑄件的存在。
首先在將 Model Y 后方座椅以及尾箱覆蓋件拆除后,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個巨大的一體式鑄鋁結構,「這看起來像一件式的大塊頭,實際上是兩部分」,Munro 指向焊接的部分,不過即使這樣,他依然表示非常喜歡這個設計。
圖片來自 B 站 Munro 蒙羅拆解分析室頻道
Munro 博士表示此處的一體式設計可以直接固定第二排座椅,而無需建造額外的固定支架,更節省了制作支架模具的過程。
圖片來自 B 站 Munro 蒙羅拆解分析室頻道
在 Model Y 與 Model 3 的尾箱蓋板下部都設有一個小型儲物箱,Model Y 針對這個儲物箱做出來更加人性化的調整,實用性有所提升,這個在我們拿到國產版 Model Y 的實車后應該會有更深體會。
圖片來自 B 站 Munro 蒙羅拆解分析室頻道
Model Y 的儲物箱被包含在上述的一體式鑄鋁件之中,為了以示對比,Munro 博士移步一旁的 Model 3,拆掉尾部儲物箱,一個嫌棄的眼神被攝像機記錄下來:
「我不知道 Model 3 的儲物箱有多少個零件,這真的很難裝配……這大約有 80 個零件,如果把所有的緊固件等一起算上,我想會超過 100 個,從車身過渡到輪轂這里就有 11 個零件……」
圖片來自 B 站 Munro 蒙羅拆解分析室頻道
結果 2:100+,至少證明馬斯克的 1:70 真不是吹牛。
一體式的鑄鋁件不僅在車尾部,Munro 博士在拆解的過程中還發現 Model Y 整個座艙的地板結構也同樣由一塊連續鑄件構成。
圖片來自 B 站 Munro 蒙羅拆解分析室頻道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不是沒有遺憾,儲物箱裝配螺栓不統一就被 Munro 博士點名,表示會對產業工人「造成困擾」。另外,頗受期待的線束拆解并沒有如愿帶來驚喜,雖然電線的尺寸明顯更細,「但是線束依舊那么長(對比 Model 3)」,「100米」的牛不知道馬斯克什么時候可以圓上。
圖片來自 B 站 Munro 蒙羅拆解分析室頻道
一體式鑄鋁件更大規模的使用會解放特斯拉 Model Y 的生產效率這是毫無疑問的,而隨著Model Y 在美國更大規模交付,弗里蒙特工廠生產線的改進也會漸入佳境,而上海超級工廠將會跳過試錯的階段直接步入最高效的生產階段,效率可期。
此前有消息稱,兩臺大型一體式鑄造機已經運抵上海,他們將會是特斯拉在今年下半年沖刺量產,制造驚喜的武器,也是我們贏得賭約的重要底牌。
對中國效率的信心
據 Electrek 報道,特斯拉柏林超級工程所在地引入大型作業機械,正式破土動工。
根據 JetFox 公司拍攝的一段無人機視頻顯示,挖掘機、推土機和卡車正忙著為新的地基做準備。根據視頻所呈現出的效果,該工廠的規模并不比上海超級工廠規模小。
圖片來自 Electrek
馬斯克一直致力于讓柏林超級工廠在明年 7 月下線首臺 Model Y,那么從今天算起就是還有整整一年零一個月的時間。
試想一下:歐洲有上海的條件?德國有中國的支持力度?
另外,國產特斯拉的零部件國產化率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受美國疫情影響,上海超級工廠曾在今年四月出現因零部件供應不足問題而被迫停工的局面,這也讓特斯拉意識到了全面加速國產化的意義。
特斯拉計劃今年7月份國產化率提升至 70%-80%,年底 100% 完成。這一過程又恰恰與國產 Model Y 量產沖刺的時間段所重合,這將最大程度上減少 Model Y 的量產受到國際市場劇烈變化的影響。
歐洲要用一年零一個月,中國則完全有能力抹個零,用一年,再抓點緊,在今年年底開啟交付。
后驅長續航版 Model Y 會是首選?
雖然我們預測國產 Model Y 會在年底正式交付,但多半也是形式大于實際意義。其中最值得關注反而是這臺率先交付的車型會是哪個版本,它代表的將會是 Model Y 先期的交付主力車型。
因為與 Model 3 存在大量的通用零部件,二期工程也屬于上海超級工廠的擴建工程,所以預計 Model Y 也會率先推出后驅版本,而且非常可能以長續航后輪驅動版為主。
首先Model Y 的標準續航后驅升級版的起售價很難再像 Model 3 一樣控制在 30 萬元以內,拿到國家補貼,從而使 Model Y標準續航后驅升級版與長續航后輪驅動版的實際售價不會如 Model 3 一樣有較大的差距。
其次配備了熱泵空調后的 Model Y 號稱「最節能的電動車」,也會使其在續航層面與相同版本的 Model 3 保持相近數據,那么預計續航超過 650km 的 Model Y 長續航后輪驅動版在現階段也會是中國消費者更青睞的對象。
最后一個問題,也是所有人最關心的,國產 Model Y 的最后究竟能買多少錢?
我們來做幾道有趣的算術題:
Model 3 單電機長續航版美國停售前價格為 4.65 萬美元,國產版補貼前售價 36.655 萬元,「特斯拉匯率」為 7.88。
馬斯克去年在 Model Y 發布會上的 PPT 上面也提到,單電機長續航版Model Y售價 4.7 萬美元,如果將美國停售了的 Model Y 進入中國生產,按照上面的「特斯拉匯率」換算,最終價格可能會是 37 萬。
當然這個數字也只是猜測,實際售價有可能會更低,我們非常期待的是特斯拉會在 Model Y 量產之后將最有誠意的價格最早拿出來,而不是在上市之后再一次出現價格震蕩……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靜待 2020 年 12 月 31 日結果揭曉那刻,不到最后一秒我是不會放棄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1758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