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2 月,Waymo 推出自動駕駛載人服務 Waymo One 并在鳳凰城上線。這被外界視作是「全球 Robotaxi 商用的開端」。
在中國,2019 年 9 月,百度 Apollo 在長沙開啟 Robotaxi 載人試運營,這是自動駕駛在中國落地應用的一個里程碑。
以 Waymo 和百度 Apollo 為代表的兩個全球最具商用潛力的自動駕駛頭部玩家,正在推動自動駕駛服務走入尋常百姓家。
1、自動駕駛后浪發力,Robotaxi 邁入發展新階段
進入到 2020 年后,自動駕駛領域的「后浪們」也相繼發力,中國 Robotaxi 的發展邁入嶄新的階段。
先是 AutoX 宣布接入高德地圖,面向上海市民開放體驗。
到了 5 月,文遠知行宣布 Robotaxi 車隊規模超過 100 輛。緊接著,文遠知行宣布接入高德地圖,在廣州黃浦區和開發區對外開放運營。
6 月 27 日,滴滴自動駕駛宣布 Robotaxi 服務在上海嘉定上線。
更耐人尋味的是,滴滴和高德——這兩個自動駕駛領域的新變量,正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加入 Robotaxi 戰場。
滴滴出行(左)與高德打車(右)
大眾眼中兩款國民 App 的入局,一時也讓「自動駕駛」這項帶著黑科技標簽的技術,變得大眾化起來。
2、頭部玩家已經邁入 Robotaxi 前裝量產
自動駕駛研發難,Robotaxi 落地更難。
把「大象關進冰箱總共分幾步」雖然是一個十分老套的腦筋急轉彎,但這個問題告訴我們:困難可以通過分解,一步步解決。
Robotaxi 逐步落地,可以分為 5 個階段:
第一階段:打造一輛可以在實驗環境下運行的自動駕駛原型車;
第二階段:拿到自動駕駛路測許可,在有安全員的情況下上路測試;
第三階段:進行小規模的自動駕駛車隊部署,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進行載客運營;
第四階段:進行自動駕駛系統的前裝量產,推動更大規模的自動駕駛出租車隊運營;
第五階段:推出真正的無人出租車大規模載客運營。
從當前運營進展看,全球自動駕駛領域的頭部玩家已經進入到了前裝量產的第四階段,而 Robotaxi 的后浪們也進入到了小規模上路運營的第三階段。
Robotaxi落地現狀(以Waymo、百度為代表的前浪們)
Robotaxi 落地現狀(以小馬智行、文遠知行、滴滴等為代表的后浪們)
3、進擊的「后浪」
現階段,在國內已經進行 Robotaxi 運營的「后浪」主要包括:小馬智行、文遠知行、AutoX、滴滴等。
去年 10 月小馬智行在加州爾灣推出自動駕駛打車服務 BotRide;同時期,小馬智行在廣州南沙推出 PonyPilot Robotaxi 服務,但目前僅對特定用戶開放,用戶需要持有特定邀請碼進行試乘。
文遠知行在廣州市黃埔區、開發區這兩個占地近 145 平方公里的地區進行 Robotaxi 試運營。
到目前為止文遠一共部署了 100 輛自動駕駛車,其中 40 輛用作運營的 Robotaxi,允許公眾通過 WeRide Go App 進行打車試乘。
4 月底,AutoX 接入高德地圖,目前僅在上海嘉定汽車城范圍開放,用戶需要后臺人工審核過后才可以進行試乘體驗。
6 月 27 日,滴滴自動駕駛在上海嘉定區開放上路,上海市民可以通過滴滴 App 的「未來出行」界面申請體驗。 預約成功后,用戶可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內進行自動駕駛出租車的試乘體驗。
4、前裝量產是 Robotaxi 走向規模部署的必經之路
作為自動駕駛的領頭羊,Waymo 和百度分別在 2009 年和 2013 年就開始投入自動駕駛研發。
相比于 2016 年甚至 2017 年開始組建團隊開發自動駕駛創業公司,「前浪」們具有先發優勢。
來看看 Waymo 的運營狀況:截止目前,Waymo 的自動駕駛系統在全美 25 個城市,累計測試里程已經達到 2000 萬英里,此外還有超過 150 億英里的虛擬仿真測試積累。
Wamyo 位于底特律的全球首個專注于生產 L4 級自動駕駛車輛的工廠,已經交付了首批自動駕駛乘用車和卡車。
未來幾個月,手握 30 億美元巨額融資的 Waymo,還將大幅提高運營規模,因為 Waymo 新增的 62000 輛克萊斯勒 Pacifica 以及 20000 輛捷豹 I-Pace 電動 SUV 正在陸續交付中。
截至目前,百度 Apollo 的自動駕駛車輛在中國超過 24 個城市進行測試,車輛總數超過 400 輛,累積實現 10 萬次的安全載客出行,累計路測里程超過 300 萬公里。
百度在長沙打造了「車企- 政府 - 科技公司」的鐵三角模式:長沙主導了智能網聯示范區的建設,一汽紅旗提供了 Robotaxi 前裝量產的產線,百度 Apollo 提供了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的軟硬件系統。
這樣的合作模式在 2019 年 9 月落地了中國首支前裝量產的 Robotaxi 車隊。目前長沙市民通過百度地圖、百度 APP「Dutaxi」小程序就能預約免費試乘。
如今百度正利用鐵三角模式在中國各地攻城略地,比如在滄州和成都,Apollo 正在與城市合作落地 Robotaxi。
測試里程高、車隊規模大、牌照數量多、覆蓋范圍廣以及包括流量入口、資金投入等因素,是當前 Waymo、百度在內的「前浪」所擁有的優勢。
在這個基礎上,與車企合作進行前裝量產,則將進一步降低自動駕駛車輛的成本,提高自動駕駛系統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從而為更大規模的部署打下基礎。
目前,從全球范圍內看,Robotaxi 行業的企業格局已基本形成。
在國外,領頭企業主要是為 Waymo 和 Cruise。在國內,則由百度 Apollo 領銜。
雖然當前法律還不允許自動駕駛出租車真正「無人」上路,車上需要配備安全員,但規模化試運營意味著各公司已進入全新發展階段。
隨著滴滴、高德這樣的新勢力加入,對普通民眾來說,感受一把自動駕駛帶來的交通出行變革,也將變得越來越近。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19256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