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TOPS 算力,800萬 像素攝像頭,300 線激光雷達,無框電吸門,AR-HUD,座椅加熱/通風/按摩...
關鍵是,這些統統都是標配。
2021 年一開年,蔚來用這種方式打響了智能電動車的軍備戰。
智能汽車正變成一種大型消費電子設備。
2021 年 1 月 9 日,蔚來首款轎車 ET7正式發布。
這場 NIO Day 采用類似奧運會的「申辦制」,通過用戶票選從 10 個城市中選出成都為舉辦地。
當晚另有 64 個分會場同步舉行。
NIO Day 上,蔚來用戶的合唱、微電影固然有趣,但 ET7 才是大家翹首以盼的絕對主角。
ET7 的概念車最早于 2019 年在上海車展上發布。
量產后,這款車定位智能電動旗艦轎車:
首發紀念版補貼前售價52.6 萬元
標準版補貼前售價 44.8 萬元
采用 BaaS 方案補貼前售價人民幣37.8 萬元
按照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的說法,這款車對標寶馬 7 系。
從最終售價看,ET7 比最低配的寶馬7系還要便宜近 30 萬,只比 3 系高出 10 萬元左右。
這是典型的「同等配置,但價格不到一半」的打法。
在此之前,另一家造車新勢力理想也采取了同樣的策略,理想ONE定位「寶馬 X5 的配置,售價不到一半」。
目前,在新造車中,也只有蔚來和理想兩家直接對標 BBA,并真正搶下不少市場份額。
回到 ET7 這款車,高配智能化或許是它敢于對標寶馬 7 系的核心競爭力。
具體將在正文逐一闡述。
透過蔚來 ET7,還可以看到在供應商一端,高性能計算平臺和高性能激光雷達正加速上車,整個產業鏈都在為高級別自動駕駛落地摩拳擦掌。
蔚來 ET7 打響了新一輪的自動駕駛軍備競賽。
1、大殺器「NAD」亮相
去掉「輔助」二字,留下「自動駕駛」,蔚來的智能駕駛開始快步前行。
此前,蔚來已推出 ES8、ES6 和 EC6 三款 SUV 車型,ET7 發布后,將進一步豐富蔚來的產品矩陣。
除了擴大產品矩陣,ET7 更大的使命是為自動駕駛探路。
繼 NIO Pilot、NOP 之后,蔚來首次發布NAD(NIO Autonomous Driving)。
通俗理解,NAD 就是對標特斯拉 FSD,也就是全自動駕駛。
NAD 基于 NIO Aquila 超感系統、NIO ADAM 超算平臺設計,整套系統可以逐步實現在高速、城區、泊車、加電等場景下的點到點自動駕駛。
NAD 采用的硬件配置是目前行業最強的:
(1)感知層:超感系統 Aquila配備了 33 個傳感器,包括 11 個 800 萬像素攝像頭、1 個激光雷達、5 個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雷達、2 個高精度定位單元、1 個車路協同感知和 1 個增強主駕感知(DMS)。
蔚來官方稱,這套系統每秒可產生 8GB 圖像數據。
(2)計算層:蔚來超算平臺 ADAM 配備四顆英偉達 NVIDIA Drive Orin 芯片,算力高達 1016T OPS。
軟件方面,蔚來宣布已經建立了包含感知算法、地圖定位、決策控制和底層系統在內的全棧自動駕駛技術能力。
在定價上,NAD 也首開先河,推出「按月開通、按月付費」的服務訂閱模式。
訂閱模式將給蔚來帶來雙面的影響:
一方面,訂閱方式支付門檻低,有利擴大用戶群。
按月付費,也意味著,一旦不好用,可能面臨大量用戶退訂。
目前蔚來,為 NAD 設置的訂閱服務費是 680 元,「相當于100美元」。
李斌在會后解釋了 NAD 訂閱制與現有 NIO Pilot 的差異:
「(完全)自動駕駛更像是一種服務,就像你雇一個司機,不可能雇一輩子,因此采取訂閱制是合理的;但輔助駕駛不是,更像是一個車輛功能,因此買斷制是合理的。
680 元是蔚來一貫以來定價的邏輯,我們傾向于定低一點,能讓更多的用戶用起來。我們現在的價格和特斯拉 FSD 比,FSD 的價格差不多夠我們功能用十年。」
2、加碼感知能力,激光雷達花落 Innovusion
要實現 L3 及以上的自動駕駛,各家都在加碼感知硬件。
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已經成熟,唯獨激光雷達上車進程緩慢。
在前不久,秦力洪曾透露,相比蔚來搭載的激光雷達,「別家弱爆了」。在 NIO Day 上,李斌交上了蔚來激光雷達的答卷。
ET7 搭載了 1 個超遠距離高精度激光雷達,供應商為Innovusion(圖達通)。
Innovusion 于 2016 年 11 月成立于硅谷,目前主要的產品是混合固態激光雷達。
2018年,蔚來資本投資了 Innovusion。
后者的第一款產品是 Cheetah 獵豹,可以探測 200 米以外的物體,此前主要用于支持 L4 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回到 E7T 上搭載的激光雷達:「等效 300 線,120° 超廣視角,500 米超遠探測距離,具備動態聚焦的凝視功能。」
事實上,評價一款激光雷達產品的指標有很多,包括信噪比,功耗,有效探測距離,FOV 視場角,點云密度,體積,成本,以及是否車規級等等。
僅憑官方已公布的信息,很難對比蔚來選用的激光雷達是否吊打別家。
但從蔚來搭載的激光雷達產品上面,還是可以看出一些趨勢。
當前,市場上最常見的激光雷達是以 16 線和 32 線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最高到 128 線。
由于物理條件限制,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很難做到更小體積、更高線數、符合車規。
激光雷達里,最早量產上車的法雷奧 SCALA:
其第一代產品為 4 線的機械旋轉激光雷達
第二代 SCALA 仍采用機械旋轉的方式
預計第三代 SCALA ,會告別機械式,采用 MEMS 半固態激光雷達路線。
在接下來的 L3 及以上自動駕駛量產階段,半固態、純固態激光雷達才是真正的主角。
值得注意的是:
在 Innovusion 提供的 300 線激光雷達外,ET7 還搭載了 11 個 800 萬像素高清攝像頭,5 個毫米波雷達,其計算平臺預置了業界史無前例的超高算力水平。
硬件已經定型,接下來,壓力在蔚來的自動駕駛軟件開發團隊上。
這支團隊由蔚來自動駕駛 VP 章健勇以及去年新加入的深度學習大拿任少卿帶領。
據汽車之心了解到,這年蔚來招攬了不少深度學習領域的人才。
ET7 的交付將從 2022 年第一季度開始,那 NAD 的開放時間呢?
李斌和秦力洪透露:
NAD 的功能交付會比車輛交付相對較晚。在軟件功能開放的區域和幅度上,會根據實際情況逐步開放,比如有條件的城市,會開放更多的功能。
3、最強算力平臺,芯片選了英偉達 Orin
1016 TOPS,這是蔚來ADAM 超算平臺的算力水平。
據了解,蔚來超算平臺 ADAM 配備四顆英偉達 NVIDIA Drive Orin 芯片。
此前,理想宣布采用英偉達 Orin ,并將在車上為終端用戶提供可升級的方案:
標配單片 Orin 可擁有 200TOPS 算力,可提供 Level 2+ 級別的高級輔助駕駛功能;
升級到雙片 Orin 后算力達到 400TOPS,可提供 Level 4 級別自動駕駛方案。
Orin 將在理想的下一款車型 X01 上搭載,預計量產時間為 2022 年。
很顯然,蔚來向英偉達定制了一個特別的版本,并且將 SOP 的時間大幅提前了小半年。
至此,新造車三強都選擇了英偉達作為自動駕駛量產平臺,理想、蔚來新車選擇 Orin,小鵬 P7 已基于 Xavier 量產。
這三家也同時選擇了,放棄 Mobileye 平臺。
一位蔚來內部人士告訴汽車之心,蔚來對芯片選型背后做了很多工作,團隊對市面上幾乎所有叫得出名字的芯片樣片都進行了評估,最終定下了 Orin。
蔚來在進行芯片選型時,會綜合考慮算力、生態、架構、車規和支持等等。
根據汽車之心了解,另一家全球知名的自動駕駛芯片供應商,在今年 7 月已經與蔚來簽署合作,但最終,由于開發者生態不夠完善,蔚來放棄了前述平臺,轉而選擇了英偉達。
芯片選型定了大算力的英偉達 Orin,是蔚來大步走向全棧自研的轉折點。
在上代車型上,蔚來使用的是 Mobileye 的 EyeQ4。
李斌此前透露,「基于 NT20 的第二代平臺車型,在自動駕駛上將具備全棧自研能力。」
隨著蔚來、理想和小鵬全面開啟全棧自研,自動駕駛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4、智能化之外的「利器」
將感知和計算硬件俱強,ET7 還有許多地方充滿著競爭力。
ET7 整車長寬高分別為 5098mm、1987mm、1505mm,軸距 3060mm,延續蔚來一慣的大車風格。
外觀上,采用了遠近光一體式 LED 大燈、double-dash 日行燈以及貫穿式心跳尾燈設計。
ET7 將高性能激光雷達融入車身線條,為自動駕駛時代的汽車外觀,做了一個示范。
在車內,ET7 還搭載高通第三代數字座艙計算平臺(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高通「8155」),擁有更強的車載移動互聯與通訊能力。
全新升級的 12.8 英寸 AMOLED 中控屏,邊框更窄,分辨率更高。
車載人工智能系統 NOMI 持續進化,內置了 NPU,增加了聲紋識別功能。
全車標配 23 個揚聲器,輸出功率達 1000 瓦。
動力層面,車輛搭載前 180 千瓦永磁電機和后 300 千瓦感應電機,最大功率 480 千瓦,峰值扭矩 850 牛米,零到百公里加速3.9 秒,百公里時速剎停距離 33.5 米。
風阻系數 0.23Cd,配合應用了碳化硅功率模塊的第二代高效電驅平臺,能效水平整體提升。
搭載 70kWh電池包 NEDC 續航超 500 公里,搭載 100kWh 電池包續航超 700 公里,搭載全新 150kWh 電池包后續航超1000 公里。
沒錯,蔚來將搭載與寧德時代合作研發的固態電池,150kWh 電池包的能量密度可以達到 360Wh/kg。
最后,ET7 首發紀念版補貼前售價 52.6 萬元,標準版補貼前起售價 44.8 萬元, BaaS 方案補貼前起售價 37.8 萬元。
這款車預計在 2022 年一季度開啟交付。
5、對抗特斯拉 or 奪食 BBA?
從一系列指標看,ET7 競爭力十足,它也明確直指 BBA 中的一家。
不過,就在 ET7 發布后,在一個題為「蔚來 ET7 對標寶馬 7 系,如何?」的提問下,一位業內人士很快評論稱沒戲,「差100年的積淀。」
那么,蔚來 ET7 對標寶馬 7 系的底氣是什么?
答案肯定不是品牌積淀。
蔚來成立剛滿六年,寶馬則是一家百年品牌,無論蔚來將用戶服務做到多么好,品牌打造都需要時間沉淀。
如何與 BBA 競爭?
李斌在這場 NIO Day 之前曾這樣總結道,「蔚來品牌會聚焦在豪華車市場。寶馬、奔馳、奧迪的油車賣多少錢,在那個級別,蔚來用電動車賣同樣的價格,比它們的服務和性能更好,智能化程度更高,這是我們的整體策略。」
這樣看,配置、性能、服務、智能化技術,這些都是蔚來的武器。
同樣在 BBA 口中奪食,蔚來與特斯拉的關系也十分微妙。
此次 NIO Day 前幾天,汽車行業的另一件大事是,國產 Model Y 大幅降價十多萬。
在 Model Y 發布后的 48 小時里,不斷有人詢問秦力洪蔚來何時會跟進降價。
秦力洪的回應是,蔚來的新車不會降價,「因為蔚來用戶的待遇就是比別人家好,產品的用工用料和級別就應該在那個價位上。」
李斌則更直接地回應了蔚來的 SUV 與 Model Y 的競爭:
「Model Y 應該叫 Model 3 GT,就應該只賣 20 多萬,它真得不是 SUV。
因為 Model Y 并不是從 SUV 角度做的設計,而是在 Model 3 基礎上加高的。」
李斌透露:
特斯拉是按照成本進行定價,成本下降后價格自然會下降。
而蔚來的定價邏輯是,提前預測將來產品可能的降本空間,在售賣第一天就按照那個區間進行定價。
NIO Day 2020 再次向我們展示了蔚來是如何定位豪華品牌,以過硬的產品、智能化的技術、「海底撈」式的服務,連接起車輛和用戶。
如果走價格戰路線,蔚來會被特斯拉掃平,所以保持錯位競爭,才是生存之道。
ET7 向上,Model Y 向下,汽車正越來越消費電子化。
傳統燃油車的世界正被撕開一道口子。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3577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