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鵬實現港股雙重上市后不久,新勢力三大巨頭的另一家——理想也完成了此舉,成為了第二家在港股上市的新勢力車企。8月12日早上九點半,伴隨著代號“2015”股票在香港聯交所主板開始交易,成立于2015年的理想汽車在一年內實現了兩次IPO。而僅一款產品的理想是如何做到的?在彈藥充足后理想又將在哪些方面有什么動作?
增程式+純電技術,理想開始多線作戰
在三巨頭組成的第一陣營中,理想有點特別,它不像蔚來一樣占據先機,在蔚來ES8車型已經大量交付,蔚來已經在紐交所敲鐘上市時,理想ONE才姍姍來遲。也不像小鵬一樣產品豐富,在小鵬已經擁有四款產品,并還在持續發新的情況下,理想依然只有理想ONE一款產品鏖戰。
但就憑一款產品,理想也在這片土地上站穩了腳跟,并偶爾占據山頭位置。在7月的銷量榜單中,理想就以8,589輛的交付成績成為了新勢力車企的第一名,并且在單車銷量排行榜上,超越Model 3、比亞迪宋DM等車型,排行第四,實力斐然。
今天,就理想ONE一款產品的理想再一次敲鐘,和另外兩家車企不同的是,產品單一的理想現在除了增程式以外,留給消費者的想象還有很多,還有很多的發揮空間。而這也是理想此次上市募得資金后的主要用途。而一向以增程式為獨特點的理想在此次上市后,中心似乎有所變動。
根據理想汽車官方公告顯示,募集所得款項凈額的45%于未來12~36個月分配至以下研發用途:20%將為研發高壓純電動汽車技術、平臺及未來車型提供資金;15%將為研發智能汽車及自動駕駛技術提供資金;10%將于未來12~30個月為研發未來增程式電動汽車車型提供資金。
從資金分配來看,理想汽車發家的增程式似乎已經進入了邊緣化地帶,理想也開始走上了純電的道路。在招股書中,理想也提到:“隨著下一代電動車技術不斷進步,我們相信這是引入高壓純電動平臺及未來高壓純電動車型的好時機。”
另外,按照理想汽車的規劃,在2022年推出增程式全尺寸豪華智能SUV,以及并在2023年推出另外兩款增程式SUV后,從2023年起,將每年至少推出兩款純電車型。而這也意味著目前沒有純電平臺的理想需要從零開始,搭建純電平臺。這對理想資金上的考驗也將更將嚴峻,因此身處需要備足糧草才能廝殺的戰場上,雙重上市不會是理想的終點。
資金儲備為主,A股上市未嘗不可
根據理想汽車公告,此次IPO國際發售及香港公開發售的最終發售價均定為每股發售股份118.00港元。假設超額配售權未獲行使,按發售價每股發售股份118.00港元計算,理想汽車將收取的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估計約為115.5億港元。
和一個月以前小鵬汽車的14.73倍認購倍數相比,理想汽車的5.5倍認購并不理想,在資本市場并沒有收獲積極的反響。另外,在剛剛開盤,理想汽車就跌超2%,此后雖然有起色,但一直處于破發狀態。
在上市儀式之后的媒體訪問環節,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也對媒體表示,短期內理想汽車不會特別關心股價,公司目前的融資核心是為了儲備彈藥,為下一步的競爭奠定基礎。此外,為了儲備彈藥,沈亞楠還表示:“無論是美股、港股,還是A股都是理想汽車融資的渠道,理想汽車之后不排除回歸A股的可能性,目前內部已在研討階段。”
雖然理想ONE目前看來很成功,但時間長了難免一木難支,而由于理理想汽車在每款車的研發投入上都非常多,基本上一款車的投資金額在25億元左右,因此在后續單線作戰到多線作戰的過程中,對整體的資金需求將會非常大,所以考慮A股上市是理想在目前還沒有盈利,以及沒有軟件收費等額外收入的情況下,資金儲備上的重要戰略之一。
另外,在越來越熱鬧的汽車市場里,理想的競爭對手,除了有同樣沒有開始盈利的小鵬、蔚來之輩,還有小米、百度等新玩家,他們作為在原來行業里已經非常成功的佼佼者,在資本的積累上更加基礎,在后續的“戰斗”中將會更加從容。而這對于理想汽車來說都是壓力,因此想要爭取更多彈藥的理想汽車,甚至小鵬和蔚來,在A股上市都只是時間的問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觀察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5362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