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發布了一個新的目標:理想L7在10月份挑戰月交付量2萬輛,造車新勢力已經來到了單車交付量2萬輛水平的競爭了!
作為造車新勢力的先來后到者,從車和家到蔚小理,再到如今銷量和品牌雙高位發展,理想汽車詮釋了一家成功汽車企業應有的樣子。
從一款最高配車型實現年交付量超萬輛到一款車型月交付量超萬輛,從首款車型理想 ONE 到最新車型理想 L7 Air,理想汽車的上升路徑就是一條完美的上斜線,沒有跌宕起伏玩心跳。
理想汽車悄然間成為了新能源汽車持久戰的勝利者。
不管是各款新車型之間,還是新車上市交付,理想汽車的每一個節點都恰到好處地卡在點子上,沒有扎堆也沒有空虛,沒有產量的困境,也沒有交付的那些奇葩事。
單車車型目標很直接,交付量快速超過 1 萬輛,整體交付量很快也將超過 3 萬輛,理想汽車成為新造車的唯一優等生。
從一己之力支撐不被看好的插電式增程混動技術,到蔚小理頭部造車新勢力第三的位置,理想汽車仿佛只是一瞬間就用實實在在的銷量完成了自己和產業的蛻變。
我們曾經從汽車制造的角度分析理想汽車生產和交付的高效率,以及對成本的嚴格管控得以更快實現盈利,但理想的成功誠然不僅僅是如此。
車企的成功很多時候是源自一款爆款車型,而實現最終的成功,成為行業主流和頭部,需要從研發到銷售全產業鏈條的共同協力。
持續保持發展的節奏,維持市場的熱度,更要持續不斷給用戶創造驚喜,這是產品推廣的基本要求,卻是許多車企所忽略的問題,導致新車型發布之時轟轟烈烈,隨后快速歸于平淡。
理想 L9 發布之時那場火爆全網營銷策劃成為行業借鑒,比如新車發布標配各種熱搜,鋪天蓋地的新車試駕首發視頻,甚至還有1 小時超萬輛的預訂量等等。
然而,少有車企能夠像理想汽車這樣維持在平臺的不間斷運營,幾乎每一天都有理想汽車的新消息,甚至是讓粉絲防不勝防。
比如創始人李想的驚人言論,與競爭對手和媒體隔空喊話,還有理想產品經理的自制視頻,又或者是官方賬號的車主活動、功能介紹和 OTA 升級等等內容以及媒體的試駕和解說視頻等等。
不管是跨國巨頭的豐田和大眾,自主頭部的吉利和長安,還是新勢力的蔚來和小鵬,拋開產品本身,在新營銷和新傳播上都付出了努力,甚至是難以想象的突破。
然而,發布會轟轟烈烈,甚至預約了高大上的發布會場地,搭建了高大上的舞臺,卻是一次性操作,一次單一的營銷活動,很快就被市場遺忘。
傳統車企手上少說也有10 幾個車型,造車新勢力的車型也越來越多,考驗著研發和生產制造的成本控制和效率,而多車型之間的資源平衡,保持用戶和市場的感知卻是更重要的問題,甚至成為決定生死的關鍵。
題外話,產品是一切營銷操作的基礎,否則持續性就無從談起的空中樓閣。
總有人在學習豐田的零庫存精益生產,但總是沒有人能達到豐田的水平,因為那是一個體系的力量。
面對今天理想汽車的強勢上升,競爭對手更多地在模仿那一場新車發布會的操作,而且也能獲得空前的成功。
然而,目前來看,少有新車型能夠到達理想汽車相關車型同等級別的正面市場流量,并且持續獲得市場的關注。
理想汽車用持續的流量迎接這一場電動智能汽車的持久戰,并且已經打得爐火純青。
俗氣點說,這個汽車市場笑到最后的才是贏家,理想汽車起碼已經獲得了微微一笑的資本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TMC動力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0355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