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圈的 789 大戰正酣,6 字頭同樣掀起了波瀾。
小鵬 G6 上市三個多月,依舊是智能電動圈子里難以繞開的話題,剛剛上市的智己 LS6 現在也熱度正盛:累計預售訂單已超 3.8 萬 、上市當晚入門版本部分配置售罄、上市 48 小時鎖單突破 6000 臺……
發布會當晚,官方開篇就奠定了「見證超級爆品誕生」的激昂基調。
發布會結束后,在一眾熱烈討論中,我們想到了智己汽車聯席 CEO 劉濤在預熱 LS6 時曾說過的「良性卷」。
就在上周,預熱了三個多月的智己 LS6 上市,售價 22.99 萬元起,限時權益價格為 21.49 萬元起。
什么是智己 LS6 的「良性內卷」?
標配激光雷達、準 900V 超強性能平臺、意式輕奢內飾、極速 305km/h、CLTC 續航 560-760km、最快充電功率 396kW……貼邊 20 萬的起售價,哪些品牌要捏把汗?
這樣的卷法之下,智己 LS6 能不能如官方所愿,成為「超級爆品」?
今天的文章來聊聊智己 LS6 的「放手一搏」。
車企的發布會上,留出一頁 PPT 來清點「百項標配」已經不是新鮮事,越來越多廠商選擇把一些高成本的軟硬件變成標準配置。
每家有每家的賣點和玩法,新勢力車企們也有過標配輔助駕駛功能的先例,但全系標配激光雷達的做法仍然少見。
把價格區間拉到 20-30 萬后,智己 LS6 標配激光雷達的「含金量」又高了一些。
1、OrinX + RoboSense
在主流價位區間,智己 LS6 的新玩法是,把兩個關鍵智駕硬件變成全系 4 款車型的標配:
包括一塊車企爭搶裝車的英偉達 OrinX 芯片,和一顆 RoboSense 速騰聚創 M 系列激光雷達。
硬件這一塊,除了速騰聚創的這顆 126 線激光雷達,智己 LS6 還配備 27 個感知元器件,包括 11 個攝像頭、3 個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雷達和 1 個高精度定位單元。
再看軟件,IM AD 終身免費使用權在上市期內限免,官網顯示,這個選裝包的訂閱正價是 3.68 萬元。
眼下,IM AD 能在路上啟用高速高架領航輔助和自動泊車等功能,可做到一鍵 AI 代駕、一鍵脫困、一鍵貼邊、一鍵循跡等等。
智己 LS6 的城區高階智駕功能也即將上車,官方已經公布了 IM AD 城區智駕進度表:
2023 年底,正式逐步推送城市 NOA 公測,上海首發;
2024 年中,實現無圖方案城市 NOA,年內通勤模式覆蓋 100 城;
2025 年,邁入 Door to Door 全場景通勤時代;
3-5 年將實現絕大多數場景的自動駕駛。
城市 NOA 待解鎖,但官方已經展示了智己 LS6 的部分 NOA 潛力:可應對鬧市路口無保護左轉、城市復雜環形道路、鬧市路口無保護 U-Turn 掉頭等場景。
智己汽車 IM AD 產品高級總監脫悅還預告,這些是 IM AD 2.0 算法在智己量產車上將實現的城市 NOA 功能,明年推送。
為什么智己 LS6 要標配成本較高的硬件,來預埋城市 NOA 能力?
直白一點說,城區 NOA 是各個主張智能化的車企們角逐的新戰場,不激進則可能陷入被動,進而可能影響銷量。
前面說的是追逐城市 NOA 對于廠商的增益,從消費者的立場上看,城市 NOA 能力能用、好用,意味著駕乘過程中信息效率的提升、駕駛場景的焦慮減少。
IM AD 當前在信息效率方面做到什么程度了?
官方稱,智己 IM AD 安全性已經達到人類駕駛的 3.2 倍,有兩組數據可以參考:
基于中國道路,IM AD 碰撞事故頻次是 0.6 次/百萬公里,人類駕駛 1.9 次/百萬公里;
IM AD 的安全類誤制動頻次是百萬公里小于 1 次,高于行業水平 5 倍。
安全也是效率的一部分。2024 年開始,智己也要加入圈子里智駕開城的報數小分隊了,能用之后,是不是好用、易用?到時候見分曉。
除了智駕,智己 LS6 另一項亮眼的標配,放在了智能座艙。
2、數據「八倍鏡」
26.3 英寸全畫幅數字駕艙屏,這是智己 LS6「未來智艙」的關鍵之一。
這塊屏幕融合了「全域數字視野補盲」功能,可以調用行車攝像頭,將所有交通環境的敏感信息用智駕 AI 算法提純,在駕駛員第一視角高顯標注,展現物理視線看不到的路況。
這樣的配置建立在「駕駛第一性」原則上,基于 Linux 底層實現智艙與智駕的融合。
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智己 LS6 的「雨夜模式」,官方稱其為行業首創,這一功能采用了「MR 增強顯示」技術,能在滂沱雨夜等極端視線受阻場景中,高精度顯示標線、紅綠燈、行人等信息。
全域數字視野補盲、或者雨夜模式,用傳感器的數據來彌補人眼視野的有限性和遲滯性,屏幕變成一塊「八倍鏡」,就成效而言,本質上還是信息效率的提升。
以往流行的倒車影像、透明底盤、流媒體后視鏡,現在智己 LS6 的數字智艙屏,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其實都是借數據傳輸來減少「視野盲區」。
智己 LS6 的全域數字視野補盲,意義在于觀感的跨越,嘗試挖掘「汽車智能」的新理解。
3、標配思維
為什么要有這些智能標配?原因可能錯綜復雜,但方向隱約可以概括。
一方面,智能電動時代,任何一家有野心、有長線思維的廠商,都不敢忽略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即便是十幾萬的小車,也開始推出智駕包。
另一方面,「智能」在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中排位越來越前,有人還在謹慎觀望,但越來越多人表示對于智艙、智駕「旦用難回」。
在外,智能化在用戶的購車決策中權重越來越高,在內,智己的自我定位是「智能時代出行變革的實現者」,LS6 又是一款承載「爆品」期待的新品。
縱覽下來,智己 LS6 推出不一樣的全系標配,有驚喜,也在意料之中。
不止 800V 的「小步快跑」
智己 LS6 的四個版本中,兩個基于準 900V 平臺打造,另外兩個脫胎于準 500V 平臺。
官方口中的「行業首個準 900V 超強性能平臺」,包含電池、電機、電控、熱管理系統、充電系統在內,額定電壓 751V,最大工作電壓 875V;而更強調經濟性的「準 500V」平臺,最大工作電壓也到 458V。
「準 900V」、「準 500V」為智己 LS6 帶來了更高的能源效率。
1、5 分鐘 200 KM
首先是補能的效率。
兩個「準 900V」版本搭載雙碳化硅模塊,配備一塊 100kWh 三元鋰電池,后驅和四驅版的 CLTC 續航分別是 760km、702km。
得益于「準 900V」平臺,智己 LS6 的峰值充電功率是 396kW,「效率」放在實際場景中則是「5 分鐘補能 200km+」。
這樣的補能速度,放在用車場景中來看,已經談不上焦慮,放在行業中看,也比較亮眼。
作為參照,全域 800V 的小鵬 G9,3C 電池版本最快充電功率 300kW,5 分鐘可補能 130km。
一份實測充電數據顯示,同樣使用 400kW-400A 液冷充電樁,與小鵬 G6、阿維塔 11 等多款品牌重磅車型相比,智己 LS6 的 20%-90% SOC 充電時長是 20 分鐘,存在 5-16 分鐘不等的優勢。
使用普通風冷-250A 主流公共充電樁時,智己 LS6 與其他車型的補能時間都拉長了一些,但充電速度也排在前列。
判斷一款電動車的能源效率,除了觀察補能快不快,也要看能耗低不低,尤其在冬夏兩季。
對于智己 LS6 的能耗表現,官方喊話「黃河以北無焦慮」。
這樣喊話的信心,一部分來自于智己全棧自研的集成式熱管理系統。全域低能耗技術能使智己 LS6 冬季續航提升 15%。
續航低于 50km 時,用戶可以開啟 SuperEco 節能模式,同樣堅持「駕駛第一性」原則,車內與駕駛關聯度較低的功能,例如屏幕、空調等都將進入低電耗工況,車輛最長可行駛 80km,續航提升 60%。
不止行駛,熱管理系統的功效,在座艙內比較容易感知的是空調。
官方稱,智己 LS6 應用了雙冷凝技術,出風口溫度從 35℃ 降到 20℃ 需要 30s,作為參考,特斯拉 Model Y 需要 1 分鐘。
調節速度是否迅速?體感是否舒適?從這些效果來看,在相對直觀的體感上,智己 LS6 在追求把每一度電都用到極致。
溫度范圍再拉寬一下,用時 15 分鐘,LS6 的車內溫度可以從 65.7℃ 降到 25 ℃,相比主流競品,這個速度大致快一倍。
除了酷熱,嚴寒也是電動車要面臨的嚴苛場景。智己 LS6 應用了低溫熱泵技術,運行溫度可以下拉到 -18℃,適應極寒天氣中的駕駛環境,可覆蓋大部分北方城市的冬日用車場景。
數據不說謊,就數字而言,面對電動汽車備受關注的抗凍和耐熱兩項考驗,智己 LS6 已經做好了多重準備。
車的本質拋不開行駛,「準 900V」的效率也體現在動力上。
智己 LS6 頂配四驅版本搭載了「颶風電機」,峰值功率 579kW,峰值扭矩 800kW,峰值轉速 21000rpm。
由颶風電機驅動,智己 LS6 的零百加速成績去到 3.48s,在封閉場地的極限測試中跑出 305km/h 的極速。
305km/h 是官方所言的「全球量產 SUV 最高時速」,在國內公共道路上的意義或許沒有這么顯性,但數字驗證了智己 LS6 三電以及底盤的性能,與智己強調的「駕控」基因相符。
作為參考,國內售價 183.8 萬元起的保時捷 Taycan Turbo S Cross Turismo,零百加速成績 2.9s,最大功率 560kW,極速 250km/h。
準 900V 平臺是「小步快跑」,為智己 LS6 帶來相對極致的能源效率,準 500V 也不落伍。相對中高配版本,兩個入門版本的優勢更在于經濟性,而非將就。
譬如入門的 LS6 Max 標準版,裝了一塊 71kWh 電池,CLTC 續航 560km,官方稱其在 80% 公共充電樁上能實現近 9 成的滿功率充電;
它還搭載了一個高功率鎂鋁合金黑標電機,峰值功率 231-250kW,最大扭矩 450N·m,整車極速在 200km/h,零百加速成績是 5.9s。
從這些數據來看,智己 LS6 入門版的水平,向 400V 競品車型輸出了強勢的戰斗氣息,部分表現已經足以媲美市面上一些 800V 平臺車型。
21.49 萬的起售價,足夠成為影響用戶購車決策的關鍵之一。未來智艙、全系 MAX、準 900V 等等標簽,也都是智己 LS6 的底氣來源。
不過,售價、產品力是一部分,渠道觸點、補能體系、交付能力也是銷售周期中的考慮因素,關乎用戶的實際體驗,對于品牌而言,也是需要長期部署的基盤。
作為上汽「創二代」品牌,智己即將迎來三周年,第三款車型 LS6 重任在肩——要贏得更多聲量,也要取得更高的銷量,去接近智己 2023 年 4.5 萬輛的年銷目標。
將滿三周歲的智己,在競爭空前激烈的大環境里,能否憑借 LS6 在智能電動大潮中掀起新的激流?
讓風再吹一會兒。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1186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