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王傳福是技術狂人,但同時他也是一位前瞻的戰略家、有擔當的實業家。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前瞻實業家最為精準。他帶領比亞迪剛剛發布的第五代DM技術再次改寫全球汽車工業油耗史,正是最佳注腳。
2001年,王傳福帶領比亞迪開始研究新能源汽車路線與技術,2004年,比亞迪攜首款混合動力概念車ET亮相北京車展,種下了全球插混的第一顆種子。
2024年5月28日,王傳福推出第五代DM技術,實現三個全球之最:全球最高量產發動機熱效率46.06%,再一次刷新世界紀錄,成為全球發動機技術的引領者;全球最低的百公里虧電油耗2.9L,開創油耗“2”時代,再一次改寫全球汽車油耗史;全球最長的綜合續航2100公里,是燃油車的3倍。
王傳福堅定地把造電池賺到的第一桶金全部投進去,全棧自研插混核心技術,突破了技術封鎖。在實現量產的階段,比亞迪遇到了供應鏈難題,面對當時行業要么看不上、要么不愿意冒險開新的生產線的境地,王傳福只能硬著頭皮帶著工程師們攻克資質關、技術關、量產關,用3年埋頭苦干完成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基地的建設。同時,最關鍵的三電技術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2001年籌備造車以來,比亞迪研發累計投入1400億,幾乎每年研發投入都比利潤高;目前,比亞迪擁有超十萬名工程師,是全球研發人員最多的車企。在第四代DM技術推出之后,王傳福問DM技術總設計師楊冬生:“下一代DM技術,我們能把虧電油耗干到多少?”楊冬生說:“3L以下。”王傳福當即拍板馬上開干,即使研發失敗也就是幾十個小目標打水漂,如果成功,獲得的是一個劃時代的新能源技術。
王傳福也曾多次介紹比亞迪有一個“技術魚池”,先培育技術,市場需要時就撈出一條來,刀片電池、DM技術、e平臺3.0、云輦、易四方、DiLink等核心技術都是這里面的一條條“魚”。第五代DM技術,正是王傳福撈出來的又一條“大魚”。
第五代DM技術基于對極致能耗、極致體驗的追求,以第四代為基石,對發動機、電機、電池等核心零部件全面優化升級。新一代插混專用發動機參數為1.5L,74kW,126Nm;新一代EHS電混系統參數為EHS120,120kW,210Nm,和EHS160,160kW,260Nm;新一代插混專用刀片電池是10.08kWh和15.87kWh;12V磷酸鐵鋰小電池與整車同壽命,實現了無鉛化。
第五代DM技術油耗能夠做到史無前例的超低數值,與核心硬件性能的騰飛式進步息息相關,同時也離不開高效的軟件控制策略,硬件性能的開創新突破與軟件控制策略的相結合提供了雙重節油保障。
從2020年到2023年,中國插混車型銷量增長超過十倍。2020年,插混滲透率只有1%,現在已經大幅提升至17%,中國品牌在全球插混市場占比達70%。中國品牌紛紛推出自己的插混技術,技術深度、應用廣度、產業鏈完整度已領先全球。現在,全球每賣出4輛插混,就有3輛是中國品牌。日系在混動領域的神話被徹底打破,全球插混已經進入中國時刻。
今年4年上半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零售滲透率首次超過50%。5月的第三周新能源汽車的上險滲透率首次突破50%,這也意味著新能源汽車成為主流,燃油車成為非主流。
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的發布,不僅實現了3個“全球之最”,更是“發布即量產”,首搭車型秦L DM-i和海豹06 DM-i同步開啟上市和交付,售價9.98萬-13.98萬。兩款全新的插混車型,油耗只有燃油車的三分之一,綜合續航是燃油車的3倍,將顛覆燃油車進行到底,為用戶帶來更極致、更省心的用車體驗。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星時代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3299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