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2017年第一場雪,終于再次等來特斯拉中國的試駕邀請。第二天下午前往僑福芳草地參加試駕活動。沒有專業的攝影技術,沒有華麗的圖片,有的只是使用者角度的一些切身體會。
預約了下午3點試駕,到達現場已經是3點零8分,跟負責接待的妹子表達了遲到歉意之后,妹子并沒介意,簽署了試駕協議后,開始通過電腦給我講解相關配置信息。顏色、可調節高度底盤,天窗、自動駕駛(還有很多,記不住了)很多配置均是可選配置,價格從幾千元至幾萬元不等。聽的太多有點麻木了,心想,如果這些配置都不選,特斯拉還是特斯拉嗎?
配置講解完成后進入試駕環節,妹子帶我到地下車庫,如果試駕新款SUV特斯拉Model X需要提前預約,所以本次試駕的是轎跑版Model S P85D。
鑰匙設計的很別致,是一款汽車模型。這個鑰匙科技感非常高,想打開車的某個位置,比如車門、天窗、后備箱等,只需要按鑰匙模型對應位置即可。特別人性化。
妹子首先給我演示了汽車自動泊車。按動鑰匙,汽車從車位自動開出來,她站在車前面,離本人還有0.5米左右時,車自動停下。
接下來是試乘試駕。首先是她駕車,我坐副駕駛。坐到副駕駛,最醒目也是最吸引人的就是中控那塊大的超級夸張的平板電腦。除了換擋以外,所有關于車的操作均在這塊平板電腦上完成(操作功能很多,這里不詳細介紹)。
多功能方向盤也有很多對車的操作,方向盤的操作顯示在儀表盤上。全部功能介紹完之后,我已經有點頭暈了,功能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介紹完車的基本功能之后準備上路,妹子首先展示的是車輛爬坡能力,從地庫到地上,動力很足。然而,當我問起這個坡起怎么樣時,妹子顯得有點緊張,說會溜車(我想,這么高配置的車輛,怎么沒有防溜車功能呢?我也只能主觀認為妹子對車了解不夠吧)。從地庫出來上主路,妹子得知我對加速沒有不適之后,猛烈深踩電門,推背感強烈,最重要的是視野瞬間變窄,中間清晰,周圍模糊。接下來是排隊左轉,妹子演示了自動跟車功能。自動跟車雖然可以適當休息,但妹子一再強調,手不能離開方向盤,腳要輕放制動踏板上,準備隨時接管車輛,為了應對隨時亂入的行人或非機動車。
左轉之后不遠,靠邊停車,換我駕駛,她坐副駕駛。首先調節座椅,全部是電子調節,很方便。雙向四車道,中間有隔離帶,車很多,不緊不慢的開了一會,方向盤指向精準,車輛隔音效果很不錯,過坑洼路面不會有很強的顛簸感,很舒服。
車沒有手剎!手剎與剎車集成在一體,車停住之后再深踩剎車進入駐車狀態。設置能量回收制動模式,松開電門,車就像深踩剎車一樣迅速減速。這時候剎車燈會亮。試駕結束按照妹子的指引返回地庫。下車開關車門的聲音感覺不太扎實,塑料感很強。坐電梯回店里,邊走邊問試駕感受,我說車還不錯,關鍵問題是,充電怎么充?這個時候一直溫文爾雅的妹子音調變高,語速也有些加快,她說,現在超級充電站特別多,三項插座也可以充,也可以安個充電樁等等。通過妹子語速和語調的變化不難看出,我應該不是第一個提出充電問題的人,應該是大多數試駕過的人都會提的問題吧。
一些體會和思考:
1、科技感非常高。智能化,人性化配置應有盡有,如有興趣可以參考其他專業媒體測評。
2、試駕時間短,路程短,感受不深。本人駕駛路程不到2公里,路況不好,最高速度沒到50,沒來得及感受自動駕駛等高科技帶來的體驗,駕駛感受不太全面。
3、塑料感強。沒有深入了解tesla做工及用料,只是感覺整個車都是塑料做的,尤其是在開關車門的聲音,pia,pia的。我就納悶了,這種聲音怎么會出現在百萬級特斯拉上?
4、高科技的配置是否拉低駕駛技術?如左前方障礙物提醒,如果長期依賴這種技術,駕駛員會不會不在左顧右看查看前方狀態?再比如自動泊車。如果用習慣了自動泊車,當自動泊車失靈時,又不會人工泊車,那麻煩大了。
5、高科技配置讓人變懶散增加事故風險?比如,自動駕駛。我想大部分人應該是雙手離開方向盤,手里拿著手機各種玩。如果遇到前方突然并線加塞,車輛反應不過來,那就極易造成并線追尾事故。如果是行人突然出現,很有可能威脅到行人的人身安全。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豁達的心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49481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