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測算2017年1-12月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占比達6.8%,12月達到11.6%,這也是很好的表現。由于12月的的新能源車銷量大幅提升,2017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較16年提升2.6%個百分點。2017年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達到15.9%,大幅領先于合資品牌的0.5%,這也是自主品牌自主掌握產品規劃和政策支持的共同結果。未來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仍有巨大的潛力,但政策推動未來合資品牌也會加速推動新能源車的產銷提升。
1、新能源積分實際值計算
我們根據工信部的合格證分型號數量與對應的續航里程進行計算。由于目前基本沒有燃料電池乘用車的有效批量產品,因此目前仍是插混和純電動的產品,也是較好測算的。
插電混動產品從車型數量看大部分是50-80公里之間的,但主力車型的已經跨越80公里門檻,未來插混應該都能拿到2分,這次測算也是都按照兩分測算。
12月的新能源車生產9.5萬臺,形成新能源積分28.2萬分,每臺乘用車平均3分,較16年12月的3.21分下降89%。17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車產量54.8萬臺,較2016年增長71%,而新能源積分達到160萬分,較16年同期增長66%。
2、2017年新能源乘用車產量占比2.4%
2017年1-12月的新能源車銷量占比2.3%,較2016年全年的1.4%有了大幅改善提升。其中合資企業的改善較小,2017年產量2.9萬臺,相對自主的52萬臺,差距很大。
3、新能源積分占比分析
總體看,2017年1-12月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占比達到6.8%,較2016年的4.1%有明顯的提升。而且由于2016年是完整的年度,屬于前低后高的特征,例如2016年12月是4.6%,而2017年12月是11.6%,環比2016年12月高出近7個百分點,這也是傳統車的生產少,出口多,因此17年的提升幅度顯得更大。
6、主力廠家集團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達標改善
總體看,比亞迪、江淮、吉利等表現很強,前三位的上汽、東風、一汽的新能源達標提升較快,但仍沒有準備充分。尤其是一汽和東風的新能源占比僅有不足12%, 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也是幾乎為零。這樣的狀態也導致企業平均油耗與新能源車雙積分政策有較大實現難度,政策難以快速推進。但上汽逐步加速跟進,12月的新能源積分達到4.4%。相信隨著2020年的各家新能源車產品逐步到位,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應該能有效實現。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崔東樹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61312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