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國內電動汽車新勢力,車和家的CEO李想,在微博上表達了自己的憂慮,而且一針見血。
60km/h算續航里程,這就是虛假。
“看到國內不少有頭有臉的汽車品牌,推廣電動車的時候還在用60等速宣傳自己的續航里程,甚至直接把這樣的虛假續航里程數字貼在車屁股上,真有點大躍進的感覺。各位汽車行業的前輩和大哥們,特斯拉都已經達到家門口了,按照目前的匯率,國產Model 3鐵定直接賣到25-27萬起(補貼前售價),咱們就再搞這些丟人的宣傳手段自嗨了。”
李想的上述一番話,看起來算是苦口婆心了。誠然,國內很多電動車企一直將自己車型的高續航里程作為一大賣點來宣傳,畢竟對于消費者來說,選擇電動汽車的很大一個標準就是續航里程。
然而續航里程和續航里程也是不一樣的,在不同的工況標準下會得到完全不同,甚至差距很大的結果。關于續航里程的標準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閱讀我們以前的文章。(《新能源車續航里程不夠?以寶馬i3為例,教你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到底怎么看!》)
在這里,只能說李想所提到的60等速續航是最寬松的條件,在這一條件下的續航里程數值是最大的,但是參考意義非常小。
自欺欺人的游戲。
我們很認同李想的觀點。
不過,我們認為,在李想所提到的問題中,重點不在于續航里程的標準,而是在于“自嗨”。我們可以以等速續航來宣傳,也可以以綜合工況續航來標注,只要大家(包括國內外車型)都在一樣的環境下,都沒有問題。
但實際上,如果國內的電動車企以條件最寬松的等速續航里程,在數字上超過國外車型的EPA續航里程(工況條件更復雜的條件,參考意義更高),以此來試圖引導大眾相信自己的車型更加優秀,并且在此基礎上,國內的媒體也宣傳我們的電動技術已經在世界遙遙領先。
這種“自嗨”,無疑才是最要命的。
Model 3起售,BBA復蘇,時間不多了。
特斯拉最便宜的Model 3已經開售,國外的車企巨頭也開始紛紛推出純電動車型,比如寶馬、奔馳、大眾、本田等等,甚至還包括純電動超跑。
也許我們目前在電動汽車領域是領先的,但真的就如我們想象的占盡優勢嗎?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是需要坦然面對國外競爭對手的進步呢?
確實,對于國內電動車企來說,時間真的不多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8737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