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正致力于通過推出新的措施以提振國內不斷放緩的汽車市場。降低制造業稅率將有助降低汽車和零部件的成本,從而降低汽車整體購置成本。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提振需求。
由于制造業活動疲軟和海外需求放緩,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勢頭將有所放緩。
中國政府宣布將減稅降費近2萬億元人民幣(約合2,978億美元)以刺激制造業、運輸業和建筑業。據路透社援引一份預算報告報道,從今年開始,制造業增值稅將從16%降至13%。交通運輸業和建筑業的增值稅也將從目前的10%下調至9%。政府還將繼續免除新能源汽車的購置稅,并進一步調整和完善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
此外,中國正考慮出臺回收報廢機動車的新政策,以刺激市場對新車和二手車的需求。該政策旨在通過將報廢機動車的發動機、變速箱、前后橋和車架以市場價格出售給符合條件的汽車再制造企業,從而提高報廢機動車的價值。隨著報廢機動車價格的上漲將促使車主報廢舊車并購置新車。據《中國日報》報道,中國乘用車協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和汽車產品更新換代日趨加快的情況下,汽車報廢行業迫切需要出臺新的規定。
新政策還旨在結束汽車報廢行業的壟斷。目前,國內每個地區原則上可以設立一家報廢機動車回收企業,這意味著對全國的機動車報廢回收企業設立了總量控制。據《中國日報》報道,商業部副部長王炳南上個月表示:“伴隨著壟斷被打破,各路資本進入,市場競爭加劇將有力地提升車主報廢機動車的積極性,同時也將提高企業報廢機動車的回收效率。”新規定還將要求汽車報廢企業在存儲場地、設備、設施和操作規范等方面要符合環保要求。
深度解析
由于中美兩國之間持續的貿易戰,在過去幾個月,中國汽車市場有所放緩。貿易沖突導致中國經濟放緩,消費者信心下降。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和對美出口下降,導致中國居民可支配凈收入下降,從而抑制了中國消費者對新車的需求。1月份,中國新車銷量環比下降11%。其中乘用車銷量下降環比9.5%,商用車銷量環比下降19.2%。
面對國內需求放緩和全球日益上升的不確定性,中國將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從去年的6.5%左右下調至6%-6.5%。中國政府正集中精力出臺新措施,提振國內日益放緩的汽車市場。降低制造業稅率將有助降低汽車和零部件的成本,從而降低汽車整體購置成本。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提振需求。中國的汽車經銷商們也在提供購車折扣和貸款,以吸引消費者,從而應對市場放緩。根據彭博社最近的一篇報道,中美兩國即將達成一項貿易協議,只要中國同意購買大量美國產品,美國對中國商品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關稅就有可能免除。不過這一消息目前還沒有得到證實。由于制造業活動疲軟和海外需求放緩,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勢頭將有所放緩。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雖然總量較小,但一直在保持強勁增長。作為改善環境努力的一部分,中國政府一直鼓勵使用電動汽車,并為電動汽車制造商和消費者提供了慷慨的補貼。今年1月,包括純電動汽車(BE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和燃料電池汽車(FCV)在內的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銷量同比增長138.0%,至9.6萬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IHS Markit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8883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