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告訴我們真實續航里程有那么難嗎?”,問到了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痛處。
正在高速發展的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續航里程“變戲法”,越來越成為用戶集中抱怨的問題。一款標稱450km續航的電動汽車,北京用戶買回家后,夏天開是350km,冬天開變成了300km。要是住的再往北一點兒,比如長春,冬天就可能變成250km,到了哈爾濱,就剩200km了。
“騙子!”,一些用戶憤怒地要求廠家為此負責。但是,那么多的廠家,包括老廠、大廠、新廠,都是騙子嗎?這件事如果梳理不清楚,整個電動汽車行業都會被斷了后路。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簡稱國標委)2017年10月14日發布的《電動汽車能量消耗率和續駛里程實驗方法》(GB/T 18386-2017)規定,最大設計總質量不超過3500kg的電動汽車續駛里程測試方法,分工況法和等速法兩種。
其中工況法的測試要求是,20到30攝氏度的室內環境下,在底盤測功機上按照給定的NEDC循環標準進行實驗,其對應的測試結果即為目前廠家宣稱的NEDC續航里程。
而等速法的測試要求,20到30攝氏度的室內環境下,進行(60±2 km/h)的等速實驗,其對應的測試結果即為目前廠家宣稱的60km等速續航里程。
近日被李想批評為“自嗨”的,就是指廠家以“60km等速續航”作為主要續航宣傳指引這一做法;3月4日,多家汽車媒體聯合倡議“關掉美顏模式,不宣傳等速續航”,批評所指,也是這一點。也就是說,目前媒體的一致意見是,等速法的測試結果,不應該再被廠家拿來做消費指引了。
那么,工況法的測試結果(NEDC續航里程),廠家是不是就可以放心大膽地拿來做消費指引和宣傳呢?電動汽車老用戶都會說:不行!因為在冬夏兩季,實際續航里程要比NEDC續航里程折損很多——問題的關鍵,就出在測試環境和實際使用環境,尤其是溫度環境,存在極大的不同,而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的工作曲線,受溫度影響很大。
在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溫差明顯的國度,同樣一部車,比如蔚來ES8,冬夏兩季在不同的城市,會跑出完全不同的續航里程。正常上下班,18年12月在北京只能跑250km,但在廣州卻可以跑330km,而ES8的標稱NEDC續航是350km。其他廠牌和車型,莫不如此。
換句話說,用戶想要獲得與標稱NEDC續航里程接近的實際續航,應該做什么呢?他們該把車開到20到30攝氏度的城市去——在每年12月的時候,這樣的城市還是有的,比如海口和三亞。而在每年7、8月間應該去哪里呢?當然是承德、北戴河、青島、哈爾濱這些避暑勝地了。這樣一來,用戶和他的愛車就像候鳥一樣幸福,沿著25度等溫線在中國最美的城市間巡回。
盡管我們都希望能成為那樣的人,但顯然不太可能。所以,工況法測試標準應該盡快得到合理的更新和完善,否則NEDC續航里程仍然會給用戶誤導。鑒于中國電動汽車銷量正在爆炸式增長,如果廠家和相關主管部門不迅速展開行動,有可能引發公眾信任危機。
基于此,建議有關各方盡快采取行動:
1、 主力廠家聯合聲明,目前的標稱NEDC續航里程適用范圍僅適用于20℃~30℃,電動汽車實際續航里程在極寒極熱情況下會大幅折損。
2、 在國標委指導下,成立聯合行動組,共同推出基于中國城市真實路況的續航測試標準體系:中國城市路況循環測試標準(China's Urban Road Circle Test Standard),簡稱CURC。
3、根據中國城市等溫線(在-30℃~40℃范圍內,以10℃為一個測試區間),公布各廠家實測的不同城市續航里程。
4、該標準體系的建立,應采取開放和動態改善的原則, 號召用戶參與CURC測試并上傳真實續航數據,每季度刷新一次標準數據。
未來,我們將持續收集和報道用戶在這個問題上的反饋,期望有關各方能以開放的胸懷和對未來負責的態度,接納用戶意見、擁抱用戶的建議,在用戶參與和推動下,快速改善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綜合環境。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龐義成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87506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