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花小豬官方
作者 | 吳曉宇
編輯 | 王妍
“打車可以更便宜”,橫空出世的網約車新品牌花小豬的廣告語點燃了瑞秋的好奇心。8月25日中午,在滴滴快車已有3人排隊的情況下,瑞秋點開花小豬決定一試。然而,初次體驗的瑞秋并未等到司機秒接單,10分鐘過去,頁面上仍顯示需要等待。
最終重新呼叫后,瑞秋以1塊9的價格完成了此次8公里的行程,還返現22元。這也讓她直言,“比坐公交車還便宜,不愧是打車界的拼多多”。但拋開價格,在她看來,花小豬的體驗仍有待提升。“一口價模式,車舊且衛生差,司機未帶口罩不開空調,不按照導航走,還在下車時趕人快點下車。”
作為滴滴的“新馬甲”,花小豬前身是“途途網約車”。2019年4月,滴滴將途途網約車旗下所有產品和資源收購,并打包至被北京鴻易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后者由滴滴完全控股,其法人兼唯一股東是滴滴副總裁趙意波。
花小豬曾在部分城市率先試水。早在今年3月,花小豬在山東臨沂和貴州遵義悄悄上線試運營,打著“全網最低價”的旗號,搶走當地不少快車訂單。隨后,花小豬開始在三四線城市開城掠池,并進軍北上廣深,當前已拓展至全國120個城市。
但在新品牌迅速擴張崛起的同時,花小豬卻被質疑為“順風車的新衣”,合規問題也隨之卷土重來。在網約車漸趨飽和的背景下,花小豬能成為滴滴新的“秘密武器”嗎?
圖片來源于網絡
打車界“拼多多”
打車界“拼多多”
不想做核酸檢測,沒有運營證件,希望能接著出車拉活的老羅,在微信群里看到花小豬的廣告后,突然動心了。這位來自山東聊城的老大哥,此前是一名快車司機,因為滴滴上的訂單日漸減少,“接了一單,半小時也等不到下一單”,他決定在花小豬上“逮豬”。
吸引老羅不止是新訂單,還有補貼政策。“滴滴的司機會收到注冊花小豬的邀請,注冊給300元,一天拉滿5單還獎勵60元”。同時,拉一位司機注冊,就能獲得30-50元不等的返現金額讓他動力十足。
老羅仔細琢磨平臺上的玩法,他舉例,“拉一單補貼5元,比如現在這個價格是15塊8毛3,然后再補5塊,一趟能拿20多。午高峰期間,從11:30到1:00的這一個半小時里,拉夠4單,額外再補貼30,拉3單補20元。”
這也讓他感慨,“主要是靠補貼,不靠補貼沒人干”。但因為補貼按每單5元計算,并非里程,所以也讓不少司機覺得,“只有拉短途比較合適,全天24小時之內,40單就能補200塊錢,差不多都趕上一天的流水了,油錢和飯錢都夠了。”
而為了迎合七夕節,滴滴則再出大手筆,推出“七夕晚高峰瓜分獎”。根據車主提供的截圖顯示:排名前30%的車主是一等獎,瓜分6000元;排名前31%~60%的車主是二等獎,瓜分5000元;排名50%~100%的車主是三等獎,預計瓜分4200元。
花小豬抽傭比例在20%左右,如果不算補貼,平均客單價比滴滴便宜3~4元。老羅還給用戶提建議,“第一次用這個軟件打車,要跑遠的才更合適。”一天前,老羅8點出車,晚上6點便跑夠20單早早回家,“光補貼和獎勵就有240塊,還不算正常拉單掙的錢。”
但老羅仍是幸運的少數。在花小豬司機群里,有司機抱怨稱連著3個都是去郊區的單子,“一次40分鐘的路程,今天完成5單的任務泡湯了。”也有司機表示空跑太多,“跑了2公里拉了一個4塊5的單子,跑了一天也沒有幾十塊錢。”
花小豬司機端截圖 來源:花小豬司機
為了吸引用戶,花小豬也加大了乘客端的補貼力度。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發現,花小豬采取的方式為:每邀1名好友,得12元現金,好友注冊必得3元,第一次打車得4元,第二次打車得5元。除了邀請注冊外,用戶還可分享平臺鏈接到微信邀請助力,3人助力則可獲得68折優惠券,類似于拼多多的“砍價”。
雖然訂單少、車少,但在巨大的補貼力度下,花小豬仍在快速圈地,目前已拓展至全國120個城市。
被合規問題“卡脖子”
被合規問題“卡脖子”
長久以來,安全始終都是懸在所有網約車平臺頭頂上的達摩克斯之劍。
在2018年的兩次順風車事件之后,滴滴不得不調轉船頭,為安全問題補課。從2019年7月開始,在一年的時間里,滴滴清退了30萬名不合規司機。同年9月,滴滴還制定出多達96項條款的《網約車安全標準》,并公開表態稱,“將持續清退平臺上不符合要求的司機和車輛”。
據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了解,目前,從事網約車運營的必備條件是“雙證”,即網約車從業資格證和網約車道路運輸證(營運證)。其中,辦理營運證則要滿足具有本市號牌、車輛排氣量不小于1.6L或1.4T、將車輛衛星定位裝置相關數據直接接入政府監管平臺等嚴苛條件。而本市車牌需要的本市戶籍,也使得非“京戶”司機的合規化成為難事。
然而,站在老大哥“滴滴”背后的“花小豬”,因為司機入駐門檻較低,合規問題也卷土重來。
花小豬司機端顯示,成為花小豬司機只需要:準備身份證、行駛證、駕駛證;駕齡3年及以上;無犯罪和酒駕記錄;連續三個記分周期內沒有超過12分;車齡未滿8年,行駛里程低于60萬公里,車型和車輛按照入駐城市的標準執行。在注冊標準中,并未對“雙證”進行明確要求。
花小豬司機老楊向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證實,“不同城市監管力度不同,很多地方沒有雙證的司機、開大排量車的司機也能得到花小豬的派單,但風險也較大”。
“我們群里有一個沒有雙證的青島私家車司機,從注冊到被運管當作‘黑車’抓,只跑了兩單。后來車被扣留,需要平臺出面時,花小豬卻遲遲不給回復,導致車輛查扣半個月還無法取回。”老楊具體說道。
由于沒有墊付機制,在花小豬司機群里,乘客逃單問題成為司機們熱議的話題。另一位司機表示,:“我有一單130多元,10天過去了乘客還沒有結賬,我聯系平臺,客服卻讓自己去聯系乘客。司機的權益沒有保障,聯系乘客,還擔心被乘客‘反咬’平臺非法營運。”
對于乘客來說,導航路線亂規劃、司機素質參差不齊、服務管理不健全等問題仍是不少用戶口中的“槽點”。
在合規邊緣試探的花小豬也因此被約談、下架、吃罰單。今年5月,因為尚未取得當地網約車經營許可證就開始運營,花小豬在遼寧省阜新市剛剛開放注冊就遭遇下架。7月13日,花小豬因企業經營資質、涉嫌違規宣傳等問題被天津市道路運輸局等部門聯合約談。8月18日,青島市交通運輸局也因其不具備網約車經營資質便開始運營,對花小豬進行罰款。
來源:花小豬官方
為什么要做花小豬
為什么要做花小豬
今年以來,滴滴馬不停蹄地開辟同城貨運、“青菜拼車”、花小豬等多個新業務。花小豬肩負的則是打開下沉新市場的秘密武器。
事實上,從 2017 年年初起,滴滴便宣布開始向三、四線及縣級城市下沉。CNNIC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約車用戶規模已達3.62億人。從覆蓋區域來看,目前我國網約車滲透率最高的一線城市約為4成,二線城市大約只有兩成,三、四線城市則更低。但三四線城市人口卻占全國總人口的50%以上,人口基數大也意味著出行釋放需求多。
對于這個網約車巨頭來說,滴滴仍有自己的苦楚。
此前有媒體統計稱,截止2019年底,滴滴7年累計虧損超過了500億,其中僅2018年一年就虧損110億。直到今年5月,滴滴出行總裁柳青在接受CNBC采訪時公開宣布,滴滴核心網約車業務已經實現盈利。但艾媒咨詢數據顯示,滴滴在網約車市場中占據的市場份額已超60%。
這意味著,滴滴網約車業務遭遇天花板,急需尋找新的增量市場。今年4月,滴滴又在戰略會上定下新的增長目標,3年內實現全球每天服務1億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8%;全球服務用戶MAU超8億。
作為IPO傳聞中的一大主角。早在2018年7月,便有媒體報道稱,滴滴預計于2019年下半年進行IPO,彼時估值約550億美元。但之后,滴滴的IPO計劃一拖再拖。
今年7月20日,IPO傳聞再次涌起。據知情投資人消息,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滴滴出行)正與投行洽談,計劃最快年內在香港首次公開發行(IPO),目標估值超過 6000 億港幣,約 800 億美元。但滴滴近日回應傳聞稱,“IPO不是滴滴當前最優先的事項”。
但對于尋找新的增長點的滴滴來說,網約車下沉并非易事。
據德勤管理咨詢總監周全介紹,相比一二線城市旺盛的出行需求和多元化的用車場景,下沉城市多集中在客運站、火車站等高流量地域,用車時間段較為固定,主要由不愿入駐平臺的黑車來進行運營。這意味著,絕大多用戶難以被轉換成高頻用戶,平臺難以獲得穩定的專職司機并獲得對應的平臺抽成。
另一方面,據業內人士分析,滴滴 “一口價”模式更能為三四線城市用戶的打車習慣,花小豬能把地方不合規“黑車”司機收編、整合。不僅有利于擴充三四線城市客流,還有利于滴滴在上市之前規避風險,減少對品牌和商業主體的影響。
不過,滴滴通過補貼開辟的新業務“花小豬”,競爭對手環伺。
近日,其老對手美團被曝正在加大對用戶的補貼,即用戶通過美團打車的專享入口打車,每一單可以獲得20%-30%的優惠,目標是在主流城市搶占10%以上的市場份額。此外,高德打車、曹操打車、享道出行也在蠶食著滴滴的原本的市場。
走向下沉市場的花小豬能否助力滴滴敲響上市的鐘聲,仍是個未知數。
(文中受訪者皆為化名)
未來汽車日報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吳曉宇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24263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