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圖來源:威馬官方
作者 | 蘇 鵬
編輯 | 李歡歡
沉寂許久的威馬又一次回到大眾視野。
不過,卻是因為銷量不濟,被評價“掉隊了”。
從數據來看,威馬確實有些下滑。官方數據顯示,上半年“蔚小理”交付量均超過了3萬輛,哪吒也突破2萬輛,曾經躋身新造車前三強的威馬,卻在銷量排行榜滑落至第五名。
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卻不認同這種說法,“造新能源車是一個長期賽道,就像一場球賽,現在上半場15分鐘都沒有踢完,勝負還很難說。”并且,在中長期競爭中,威馬有信心成為頭部玩家。
威馬汽車CEO沈暉 來源:威馬官方
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沒了聲量”的威馬,一直在籌備科創板上市,漫長的靜默期令威馬招致不少懷疑。近來,“掉隊”的說法更是甚囂塵上,自嘲“不會說,只會做”的理工男沈暉終于也有些坐不住了。7月15日,威馬舉辦了一場年中溝通會,關于威馬的現狀、下半年規劃、甚至更長期的競爭思路,沈暉一一作了解答。
雖然出身于傳統車企,但沈暉并不喜歡“傳統車企老兵”的標簽。一位接近沈暉的業內人士告訴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沈暉經常對熟人“訴苦”,“外界都說我傳統,當年我在海外負責汽車板塊接觸新事物的時候,他們(李斌、何小鵬)還在互聯網呢。”
在這次年中溝通會中,沈暉為威馬制定了詳細的中長期戰略,也向外界展示了一位“老兵”對未來競爭格局的新思考。
沈暉觀察到,目前轎車銷量在新能源車銷量中常年穩占七成以上,主流智能純電品牌中多數已實現“轎車+SUV”雙線布局。
因此,威馬將在私人用戶端啟動SUV+轎車的全產品線規劃,推出“W世界”系列SUV和“M大師”系列轎車。根據規劃,威馬旗下首款純電動轎車威馬M7預計2021年年內推出,2022年交付。新車定位中高端智能電動車,搭載多顆激光雷達(至少三顆),并配備國際主流高算力芯片,算力在500-1000 TOPS,具備全場景自動駕駛能力。
目前,頭部造車新勢力蔚來和小鵬均推出了轎車產品,外界自然會拿來與威馬M7作比較。
來源:蔚來官方
如果僅從部分自動駕駛硬件配置來看,威馬M7與小鵬P5、蔚來ET7相比并不遜色。官方信息顯示,蔚來ET7擁有1個超遠距離高精度激光雷達,配備四顆英偉達NVIDIA Drive Orin芯片,算力可達1016TOPS;小鵬P5搭載2個激光雷達,采用英偉達的Xavier芯片,算力為30TOPS。
真正對消費者有吸引力的,是沈暉在現場表示,威馬是業界第一個承諾“無人駕駛事故責任歸主機廠”的車企。
來源:威馬官方
2021年第四季度,威馬W6還將上線PAVP無人高精地圖泊車功能,率先在成都大悅城、北京華潤五彩城、翠微印象城、上海仲盛世界廣場、深圳COCOPARK五大核心商圈開放。
為了配合新車銷售,威馬也將加快布局銷售網絡。
雖說上半場比拼才剛剛開場,但新造車們已經未雨綢繆制定好更長遠的目標與策略。
就在威馬召開年中溝通會同一天,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立下“2025年達到80萬輛年銷量”的Flag。理想汽車CEO李想也曾表示,將在2025年銷量達到160萬輛。
沈暉表示,長遠來看有信心帶領威馬成為新造車頭部玩家,并為之制定了“科技普惠”的戰略。
來源:威馬官方
沈暉認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正在從“啞鈴型”向“紡錘型”加速優化。中端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成為一片沃土。得益于產品和價格競爭力提升、科技普惠、基礎設施完善、牌照政策等優勢,15萬-25萬元主流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將從3%增長至40%。“這個價格區間的細分領域很快將迎來爆發,靠A00級小車支撐銷量的方法不可持續。”
其中,“科技普惠”成為沈暉多次提及的高頻詞匯,并重申威馬要給用戶造“用得爽、用得起的智能電動汽車”。不過,“普惠”也有一個門檻,沈暉認為“10萬元以下只能叫電動車,而不是智能電動車”。
這與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的觀點比較接近,何小鵬認為,15萬元是智能電動車的入門價格,主流車型的價格將在20萬-30萬元之間。
至于為何與何小鵬給智能電動車成本價的估價相差5萬元,沈暉笑言,這是給周鴻祎留一點空間。不久前,360公司創始人周鴻祎曾懟“15萬元以下造不出智能電動車”:“你做不出來,不等于別人也做不出來”。
除了進一步開拓私人消費市場,威馬也將拓展網約車和出行領域。沈暉認為,未來年輕人對擁有一輛私家車的欲望會越來越小,而網約車和出行領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來源:威馬官方
沈暉預計,至2025年中國合規網約車保有量規模將高達240萬輛,電動網約車年銷量可達50萬輛。為了搶占這個市場,威馬推出雙品牌LOGO,將面向個人用戶的車輛和面向出行市場的車輛加以區分。其中全新超橢圓外框LOGO代表威馬為個人用戶打造的產品,圓形外框LOGO代表針對出行用戶的產品。威馬專為出行市場定制的網約車威馬E5也將于2021年底上市。
未來汽車日報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蘇鵬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51611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