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推出了一款周邊產品,一枚刻著“別惹特斯拉”(Don’t Mess With Tesla)字樣的皮帶扣,上線后很快被搶購一空。
這是特斯拉為了慶祝德克薩斯州超級工廠即將竣工而推出的一款產品,每枚皮帶扣售價150美元,折合人民幣不到1000元。
雖然網絡上有言論認為特斯拉的周邊韭里韭氣的,有割韭菜的嫌疑,但實際上在說這些之前很多人只看到了售價較高的產品,忽略或者并不了解周邊產品所代表的意義。
首先,品牌的周邊產品并不是追求銷量或者賺錢的。而是很多品牌選擇“不務正業”的一種營業模式,大玩自己的品牌形象,從而延展出更多有趣品類。外網有人評論說特斯拉推出了很多沒啥用但蠻有趣的周邊產品。
就比如這枚皮帶扣由壓鑄鋅雕刻制成,表面為古董銀色飾面,上面刻著一顆星星,德克薩斯州又被成為“孤星州”和特斯拉的“T”標志,星星周圍還刻著幾個字“別惹我(Don’t Mess With)”。這是在模仿德克薩斯州的口號“別惹德州”(Don’t Mess With Texas)有人評論說特斯拉推出了很多沒啥用但有趣的周邊產品。
再比如幾個星期前,該公司發布了Cyberwhistle哨子,售價50美元。由經過拋光處理的醫用級不銹鋼制成,哨子據說包括一個附件功能,不過目前尚不知道這個附件是什么東西或有什么功能。
同時,馬斯克了解流量密碼,擅長利用社交媒體拉踩各業界的大佬。他曾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寫道:“別浪費錢在愚蠢的蘋果擦拭布,來買我們的哨子吧!并附上了哨子的購買鏈接,下一則還一語雙關的說“對特斯來吹口哨吧,”他希望大家勇當特斯拉的吹哨者。
而大家十分買賬,在馬斯克發文后的1個小時內就搶購一空,甚至國外二手網站Ebay的網拍價格已被炒高到2250美元。
其次,周邊產品還可以將品牌自身的文化屬性與當下不同流行元素相互結合、相互滲透,為品牌注入新意和活力。
從這個維度來講,特斯拉的周邊無論是與得克薩斯州結合的皮帶還是一語雙關的Cyberwhistle哨子,都切實的做到了與不同的流行元素相結合,賦予品牌時代生命感,從而拉近品牌與新生代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感。
此外,特斯拉還曾發布過面向兒童的Cyberquad ATV越野車,售價1900 美元,其設計靈感來自于Cybertruck皮卡,很快也銷售一空,目前在二手網站上價格也被炒到好幾倍。
說到一些昂貴的周邊,它們是真的考驗了消費者的忠誠和信仰。蘋果擦拭布下單后,至少要等6周才能到貨,被網友笑稱是考驗信仰之布。以往暢銷的昂貴周邊通常分為兩類,一種是粉絲支持的明星周邊,另一種是奢飾品崇拜者對品牌的忠誠。
這其實和“粉絲經濟”是有一定相似性的,所以現在車企需要擁有更多忠誠如像粉絲一樣的消費者,不僅要靠優秀的汽車產品,也需要更多熱度將品牌打響。
而隨著汽車從交通工具轉向智能終端,跨界造車的玩家越來越多,車企推出的周邊產品,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和難以預測。很多新興的汽車品牌正試圖用周邊吸引年輕消費者,特斯拉周邊產品賣得火爆,不僅是因為主打限量單品,更因為有世界第一帶貨高手馬斯克。
其他品牌沒有頂流老板,只能靠不遺余力地推出各種周邊,瘋狂示好年輕一代消費者,試圖包攬他們的衣食住行。相比起特斯拉的噱頭式周邊,國內的品牌的周邊更加注重實用。
例如國內的理想、領克、蔚來、零跑等,都開創了自己的潮牌周邊產品,從衣服鞋子到旅行戶外產品,還有一些與國際大牌合作的聯名款。
領克商城APP里,除了車載用品,還設置了7個門類,每個都有年輕人喜愛的“網紅產品”,都是領克專屬定制。
除了無線充電紫外線消毒盒、變頻筋膜槍、定制版充電寶、無線藍牙耳機這些常見的消費電子產品,甚至還提供公益扶貧產品貴州雷山茶葉。
蔚來也早早的就開始將周邊產品當做正事在做了,NIO Life作為生根于汽車工業的生活方式品牌,“跨界”始終是NIO Life 的關鍵詞。蔚來周邊產品的特點是更新速度快,緊跟社會熱點、季節變化和節日推出對應新品。
正式運營已經兩年了,有了225萬的出貨量。用戶認可的是NIO Life品牌的質量標準、設計品味,以及與品牌之間的情感鏈接。
目前NIO Life有上千款產品,全球范圍內擁有超過30個國籍的500余名設計師,產品橫跨食品、服飾、家居用品、電子產品等8個品類。服裝、燈具、沙發、最新聯名的包袋甚至是不同大小的麻將,這些看似與車企格格不入,卻又為蔚來賺足了眼球。
雖然NIO Life里的很多產品跟汽車本身沒有關系,但其目的在于更好地運營存量用戶。蔚來同樣不指著Nio life來賺錢,它的核心功能更多是是運營用戶,激發品牌向上,“我們的核心還是做好用戶企業。”
在愛里斯與杰克特勞特的市場定位理論中,核心思想是以塑造品牌為中心,以堅持競爭為導向和堅持占據客戶心智為基本點。所以在新時代如何能夠占據客戶的心智已經和以往大不相同,國內外汽車公司都在試圖用不同的方式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吸引眼球。
這些車企賣周邊,也不是單純是為了賺錢,而是映襯出車企的價值和屬性。同時,跨界推周邊,也能讓品牌展現更多面,畢竟汽車是一個C端消費品,最終目的是希望提升品牌認知度。
而對特斯拉來說,賣周邊則是為了博得持續的關注度。挑起話題、賺足眼球、維護形象,順便還能省掉一大筆廣告費,不得不說這一招馬斯克玩的得心應手。
有很多人吐槽有些車企的周邊價格嚴重高于其價值,但事實上,在實際功用之外,我們需要承認,心理作用和“社交價值”也是構成商品價值的一部分。所以售磬已經是最好的答案了。
就像蔚來曾經對Nio life有著很清晰的認知,汽車這個產品無論何時都是蔚來的核心,沒有人會單純的因為情懷而為汽車產品買單,它關系到全家的安全,必須要最好的質量。在此基礎上,周邊產品再來豐富日常生活。
無論是噱頭式周邊還是實用派周邊都在為品牌服務,最終大家吐槽也好,激情下單也罷,退去這場喧囂最重要的還是回到了車本身。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64134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