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汽集團發(fā)布了2022年銷量快報。
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12月上汽集團銷量53.64萬輛,相較2021年同期的66.10萬輛,下滑了18.85%;2022年全年,上汽集團累計銷量530.26萬輛,同比下滑2.94%。
其中,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組成的“三駕馬車”以追趕之姿實現(xiàn)對自己的趕超;自主板塊、新能源、海外市場組成的“新三駕馬車”表現(xiàn)持續(xù)亮眼,在上汽集團表現(xiàn)復蘇中,活力強勁,成為前者突破銷量桎梏的新生力量。
雖然整體出現(xiàn)小幅度下滑,但考慮到上半年奧米克榮肆虐上海,導致生產(chǎn)線停擺、終端銷售受阻和出港受限等多重影響下,產(chǎn)銷遭遇斷崖式下滑,上汽集團經(jīng)過半年時間的追趕,降幅下滑幅度控制在了3%之內,也大有可圈可點之處。
與此同時,破530萬輛的銷量表現(xiàn),也讓上汽集團成為連續(xù)17年保持國內第一,并率先成為中國首個新能源汽車、海外市場銷售“雙百萬輛企業(yè)”。
“三駕馬車”的追趕之路
我們都知道,作為大體量的代表,上汽集團主要還是由3個200萬輛的公司構成。因此,上汽集團的表現(xiàn)也要看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以及上汽通用五菱這“三駕馬車”的臉色。
而事實也是如此。四年前,在這“三駕馬車”推動下,上汽集團曾經(jīng)將年銷量上行至700萬輛水準。而隨著近幾年“三駕馬車”的式微,上汽集團也就跟著失速,年銷量在2022年前的三年時間丟掉了160萬輛。
不過,此三家在2022年的表現(xiàn),也迎來轉機。
首先是上汽大眾。
自2019年銷量出現(xiàn)3%的下降后,上汽大眾年銷量已連續(xù)三年出現(xiàn)下滑趨勢。2020年,上汽大眾從年銷量200萬輛的神壇跌落,最終銷量定格在150萬輛,而2021年出現(xiàn)的同比17.5%的跌幅,預示著其想要重回200萬輛年銷量規(guī)模相當困難。
而今,上汽大眾結束連降,最終以6.35%的同比增長,實現(xiàn)年銷量132.08萬輛的成績。雖然增長幅度和實際銷量距離曾經(jīng)的自己差距依然很大,但總算走出陰霾。
其中,備受關注的ID.純電車型銷量約7.5萬輛,并在2022年11月完成了累銷超10萬輛的目標。在它的加持下,上汽大眾(大眾品牌)新能源全年銷量約9.7萬輛,同比增長78.2%。
燃油車方面,上汽大眾全年銷量約117.61萬輛。2022年,上汽大眾換新上市了凌渡L、 帕薩特等多款車型,其中,凌渡L全年銷量約10.26萬輛;帕薩特家族全年銷量約19.06萬輛,同比增長52.9%;全新途昂家族全年銷量約6.38萬輛,同比增長16.9%。
不同于上汽大眾的增長,上汽通用銷售117.01萬輛新車,同比下滑12.13%。
要知道,上汽通用曾經(jīng)是可以與南北大眾并駕齊驅,占據(jù)國內汽車市場前三地位的,但自從旗下產(chǎn)品開始強推三缸發(fā)動機,不少經(jīng)典車型很快便受到消費者抵觸,這也成為上汽通用銷量的拐點。誰承想,如今上汽大眾止住頹勢時,上汽通用依舊陷入下滑的泥潭之中。
而原因之一就是,隨著英朗等經(jīng)典車型的停產(chǎn),和別克GL8一枝獨秀外,上汽通用的沖量車型越來越少。與之對應的是,凱迪拉克銳歌等電動化車型未形成規(guī)模化。隨著年后別克Electra E5的到來,以及武漢兩座奧特能超級工廠的落成,上汽通用也按下轉型的快捷鍵。
上汽通用五菱雖然同比下滑3.62%,但還是以超160萬輛的銷量實現(xiàn)內部領跑。
其中,神車宏光MINIEV在2022年依舊大放異彩,而在MPV市場上五菱宏光也表現(xiàn)不錯。因此,上汽通用五菱全年還是拿到了超160萬輛車的銷量成績。
“新三駕馬車”接力成功
此前,持續(xù)為上汽集團提供主要銷量支撐的“三駕馬車”遭遇整體下滑,這讓市場迫不及待為這個龐大體系的集團尋找新的亮點。與此同時,以自主板塊、新能源和海外出口,憑借持續(xù)亮眼的表現(xiàn),被譽為“新三駕馬車”。
而今年,“新三駕馬車”則以亮眼的表現(xiàn),一邊為自己正名,一邊打響上汽集團新名片。
其中,2022年,上汽自主品牌銷售278.5萬輛,在上汽集團總銷量中占比達到52.5%,創(chuàng)歷史新高。當然,在這一統(tǒng)計口徑下,是算上上汽通用五菱的。不然,對于合資依賴癥向來明顯的上汽集團來說,自主占比集團銷量50%的日子還遠遠沒有到來。
作為自主板塊的重要組成,上汽乘用車銷量達83.9萬輛,創(chuàng)歷史新高,相比2021年的80.1萬輛實現(xiàn)了穩(wěn)定增長。
究其原因,上汽乘用車在2022年實現(xiàn)了產(chǎn)品矩陣迭代更新,全新第三代榮威RX5/超混eRX5、榮威iMAX8 EV以及MG MULAN、MG7等在內的諸多重磅車型紛紛推出,在市場口碑、影響力以及銷量等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是上汽乘用車創(chuàng)新高的重要因素。
不過,像名爵品牌過度依賴海外表現(xiàn),榮威品牌陷入RX系列,飛凡汽車方才起步等,依然是上汽乘用車繞不開的問題。而這也被認為是上汽乘用車從自主頭部跌落腰部的主要原因。
小而精的上汽大通在2022年表現(xiàn)依舊不錯。
雖然從批發(fā)端來看,21.42萬輛的全年銷量跌幅超過8%,但從銷售端來看,2022年,上汽大通全年銷售超19.1萬輛,海外累積銷量突破22萬。
其中,輕客家族不斷壯大,皮卡家族經(jīng)過五年發(fā)展,成為國內增速第一、銷量第二的輕型皮卡品牌。同時,上汽大通在海外市場開疆擴土,多地市占率名列前茅。而海內外成績也標志著上汽大通已然成為全品類細分賽道的重要一員。
新能源板塊方面,去年上汽新能源汽車熱銷107.3萬輛,同比增長46.5%,穩(wěn)居全球第一陣營,自主品牌、合資品牌新能源汽車銷量均實現(xiàn)高速增長。
其中,上汽乘用車銷售新24.3萬輛,同比增長50%;上汽大通銷售3.7萬輛,同比增長72.1%;上汽大眾銷售9.9萬輛,同比增長72.7%;上汽通用銷售4.9萬輛,同比增長81.9%;上汽通用五菱銷售62.2萬輛,同比增長35.9%。
不過,交付半年之久的智己汽車依舊未能實現(xiàn)銷量攀爬,12月銷量更是只有455輛。好在其旗下第二款產(chǎn)品,也是首款SUV產(chǎn)品LS7即將到來,這為其沖擊更高銷量提供機會。
在海外市場方面,上汽集團2022年的銷量達到101.7萬輛,同比增長45.9%,連續(xù)七年位居國內車企榜首,產(chǎn)品和服務進入全球9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現(xiàn)在海外每賣出三輛“中國車”,就有一輛是“上汽造”,歐洲成為上汽首個“十萬輛級”海外區(qū)域市場。
2022年年初,上汽集團定下60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比上一年(2021年)的實際銷量多出40萬輛。而一年過去,上汽集團最終的年銷量定格在了530萬輛水準,不僅沒能完成年銷量目標,更是比去年還少了30萬輛。
不過,正如開篇時所說的,疫情的沖擊讓上海汽車產(chǎn)業(yè)損失了兩個月的追趕時間。在這一背景下,上汽集團從受疫情沖擊和芯片短缺導致生產(chǎn)進度受損,再到奮起直追,一年下來,上汽集團已經(jīng)在止損和增長上盡力而為,讓市場感受到體系的力量。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94051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