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陜西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一期項目在渭南正式投產。“面對動力電池行業拐點,沃特瑪將提高設備集成化、精度要求和工業技術配套等標準,力爭在五年內打造先進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沃特瑪集團總裁李金林堅定表示,沃特瑪將率先向動力電池高端市場發起沖擊。
沃特瑪集團總裁李金林
全新自動化智能工廠
渭南高新區規劃占地4000畝建設新能源產業及應用示范基地,沃特瑪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已經建成的一期工程總投資4億元,總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分為制造、研發、倉儲物流和商業生活四大功能區,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75億元。按照“一次規劃,分批實施”方式,未來還將引進5-6家電動汽車核心零部件企業投資建廠,整個項目全部完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利稅40億元。
該項目2015年5月簽約落戶渭南高新區,7月開工建設。2016年7月,第一批生產設備進廠安裝,8月初進入調試階段,9月20日正式投產,規劃產能3GWH,致力于打造全線生產自動化的智能工廠,配備了自動上粉料系統、高效擠壓式涂布機、制片-卷繞一體機、自動超焊正極耳一體機、自動測短路稱重分檔入盒一體機、自動注液機、自動超焊蓋帽機、行業內先進的X面密度檢測儀等一系列自動化設備,未來將會開發和引入智能檢測設備、工業機器人、大數據平臺、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等先進生產裝備,實現動力電池制造技術在智能化程度、制造效率和品質合格率的再突破。
李金林在投產儀式上表示,該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沃特瑪本地化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實力。
陜西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投產啟動儀式
沃特瑪打響品質升級戰
如果說智能制造僅僅解決了生產環節的品質保障外,技術上的創新和突破才是本土電池廠商未來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技術研發方面,沃特瑪最新研發的低溫動力電池經權威機構信息產業部化學物理電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結果顯示在-20℃、-35℃條件下,仍能保持96%、94%以上的放電能力,-20℃下循環100次室溫容量保持率≥80%,60℃高溫荷電保持率99.86%、容量恢復率100.01%。據悉,目前這一技術成果已通過專家鑒定。
沃特瑪最新研發的高容量型磷酸鐵鋰動力電池,比傳統電池在能量密度方面有顯著的提升,能量密度從110wh/kg提升至140wh/kg,可以達到三元動力電池實際使用水平,同時兼顧安全性能,具備整車續航里程大幅增加及成本優勢。
在運營環節,沃特瑪率先建立起新能源汽車信息化監控中心,實現了對所有運行的電動汽車及電池實現在線監控,實時采集車輛、電池工況數據,及時向后臺及用戶發送車輛及電池工況預警信息,實現車輛故障診斷智能化,有效排除新能源汽車運行安全隱患。
李金林表示,作為首批入選工信部《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目錄的企業之一,沃特瑪將充分利用自己的研發平臺實力,共享沃特瑪先進研發成果和實驗檢測平臺,打造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自動化動力電池生產基地,率先推動產業升級。
智能制造“揚帆計劃”
智能制造是產業發展的必爭高地。工信部發布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2016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2016年要重點遴選60個以上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形成關鍵領域一批智能制造標準,不斷形成并推廣智能制造新模式,為產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因此,沃特瑪要在五年內打造成為先進智能制造標桿企業,這是一個系統性的“揚帆計劃”。
這個計劃將如何展開?李金林表示,沃特瑪將在三個方面進行積極探索,首先是打造試點示范。渭南是“一帶一路”的起點城市,不僅搭上絲綢之路的列車開始走向世界,而且通過大力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增強、新興產業蓬勃興起、工業園區邁向高端發展,使經濟發展優勢凸顯,為落戶渭南的企業提供發展壯大的廣闊空間。沃特瑪將以渭南基地智能工廠為樣板,努力提升動力電池的生產效率、成品率,同時進一步成本控制,推動產業升級。
其次是強化應用服務。李金林認為,智能化帶來的不僅僅是產品和制造升級,智能為企業和用戶之間搭建起了連接橋梁,智能背后的價值是數據化運營和服務模式創新。“對我們來說,智能制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僅僅是制造環節,而且要覆蓋到應用推廣和運營環節。我們要通過領先的智能制造模式為新能源汽車技術突破提供有力支撐,為應用示范、推廣普及提供堅強后盾。大家都知道,沃特瑪集團和創新聯盟企業一起,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在2014年推出了‘融資租賃+汽車銷售、固移并舉、八年質保、充維結合’的城市交通電動化創新模式,并率先在渭南成功驗證。渭南成為陜西省地級城市使用新能源公交大巴最多、最經濟、社會和環保效益最好的城市。渭南模式成功實施后,又陸續在西安西咸新區、山西臨汾、深圳、惠州、荊州、十堰、四川都江堰、江蘇無錫、河北唐山、安徽銅陵、內蒙古呼和浩特等9省11市全面推廣。隨著陜西沃特瑪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正式運營和智能生產線的投產,這將進一步釋放出智能制造的活力,強化本地化應用服務能力,為創新模式奠定堅實基礎。
陜西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三是依托聯盟協作創新增加后勁。“發展智能制造是一項長期任務,不可能一步到位。對于新興的動力鋰電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如言,任重而道遠。前不久,沃特瑪創新聯盟在內蒙古召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峰論壇,聯盟理事長李瑤提出了創新聯盟將通過技術驅動、協同驅動、創新驅動和市場驅動的‘四驅戰略’打出組合拳,要做到沒有貼補背景下,充分發揮市場化作用,推進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推廣和產業健康發展。我們要依托聯盟協作創新,增強智能制造的后勁,在掌握新能源汽車的電機、控制器等關鍵核心技術的同時,從新材料、新結構、新動力、新工藝、新模式五個方面持續創新,實現設備研發、工藝制程、規范標準、智能管理等方面的自主化,為品質升級提升有力支持,打造中國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使電動汽車行業不再像傳統汽車那樣受制于國外。”李金林表示,顛覆和創新是包括沃特瑪在內的本土新能源汽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來源,而在產業升級的今天,沃特瑪將先行一步。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楊曉紅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45722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