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正值上海車展舉辦之際,第一電動《龐觀》欄目于上海開啟了主題為 "見智問答" 的線上直播活動。第一電動網CEO龐義成與多家車企高管圍繞智能駕駛領域展開深度對話與交流。
阿維塔汽車自動駕駛及座艙總監董志華透露,阿維塔現在已經確定第一批在華系車中升級到ADS4.0。2025 年 Q3 內(最晚 9 月底)阿維塔存量車將升級到ADS4.0,下半年也會有一些新車型,除了體現軟實力之外,硬件實力也會同步提升,包括采用更先進的傳感器,更可靠的計算平臺等,會有軟硬雙向的提升。
阿維塔未來智能化方面的規劃:預計2026年高速L3商用,1-2 年實現從高速到城區,2027年城區L3開始商用,實現全場景、全功能智駕輔助,拓展ODD場景邊界。
智艙方面,統一大模型,借用智駕算力提升智能化,從簡單對話向更懂用戶進化,目前處于早期探討和儲備階段。未來車會進化成智能體形態,實現艙內艙外感知融合,融入生活。
預計2027年城區 L3 部分場景放開,可能實現車在園區、城區按指令自動行駛接人;車能與用戶在艙外交互,理解用戶情緒并做出反應,如放歌、撥打電話等。
以下為對話實錄(有刪減):
龐義成:非常歡迎董總,從您的了解,華為的整個智駕體系從3.0向4.0跨越,您覺得重點提升和有可能發生消費者體驗明顯提升的部分會在哪幾部分?
董志華:之前一直以來華系強調的點,或者說它跟其它頭部領先智駕方案不太一樣的點是它一直強調安全。我們都知道主動安全這樣的功能在我們行業是最基礎、時間最長的智能駕駛輔助類功能,但長久以來這個功能一般都是用來應付考試,大家為了通過考試要做一些針對性設計,它往往能在考試時拿到過分,單用戶不一定能在實際使用中感受到正向收益。
華系的智能輔助駕駛有一個非常好的基因是它對安全非常重視,它會把一些最基礎的主動駕駛類功能也用最頭部、L2++,甚至未來L3的AI能力降維提升水平,不僅考試能拿高分,同時還能幫助消費者在生活中真正化解風險,這是華系方案對安全的敬畏和重視。
4.0會進一步加強,包括昨天ADS4.0的發布會上大家也都注意到了駕駛員失能時的處理,甚至是爆胎場景下的應急應對,在業內都是非常領先的功能。安全基因在ADS4.0里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和發揚。
另一塊是駕駛體驗,ADS4.0會采用一段式端到端的方案,駕駛最直觀的感受是更像人、更擬人化。
還有一些功能體驗進一步的優化和提升,比如VPD,泊車代價,原先3有的功能,會做場景上的強化,整個來說,傳統強的部分會更強,體驗會更優,還有一些功能上的強化。
龐義成:今早我專門抽時間到展臺跟華為的朋友聊了聊,您說的很對,你們身份比較特殊,既是華為的合作伙伴,用了他們的方案,同時你又是他們的股東,而且是比較重要的股東,你們在乙方公司董事會是有席位的,阿維塔在跟華為合作的關系比較特殊,關于智駕這件事,阿維塔以后會綁定華為合作,還是會有其它選擇?
董志華:首先是一個現狀,我們和華為是緊密的戰略合作伙伴,這是公司的現狀和戰略目標,戰略目標制定后肯定要按照這個戰略指引去操作。
龐義成:所以其實就會沿著這條路往前走,不會有二心?
董志華:我們的戰略目標是我們選擇頭部和最最優秀的供應商,阿維塔現在認定華為就是這樣的供應商。
龐義成:供應商這一家夠了,在華為之外你們自研部分有沒有計劃?
董志華:有一些海外的產品,全球化的產品可能跟國內用華為的方案會形成互補,我們都知道華為有自己的強項,但也有一些使用場景上的局限。
龐義成:華為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全國老百姓都支持的,正因為這樣,老美對它非常在意,幾年前就被制裁,所以華為走向海外有一些使用場景的限制,董總的話我們都理解。相信這個策略也是華為很多合作伙伴共同的策略,董總能不能跟我們說說,基于您的專業,阿維塔在未來智能化的發展道路上,除了跟華為不斷深化合作之外,你們在消費者端會傳達怎樣的價值,比如今年下半年你們會怎樣,比如下半年為說會部分的L3場景,那時候你們會說“上了高速路后10秒鐘內出了事都是我們負責”嗎?
董志華:我們會跟隨國家的政策。
龐義成:假設法規是15秒。消費者怎么理解L3這件事?對他的價值有多大?
董志華:我覺得首先是知情度的提高,消費者對于智駕可以更信任一層,現在很多消費者都覺得用智駕不放心,用了之后才發現挺好用。首先L3意味著你可以更放心地使用它,在場景限定的范圍內你可以比較放心地使用它,對于這點,首先是對于智駕的普及,某種意義上是市場教育,實際上是非常好的法規保障和政策激勵。從技術層面來說它的確實現了技術上的跨越,因為我要能夠實現在ODD范圍內放心用,不是拍腦袋,背后有大量感知能力的提升,這是雙向的巨大進步。
龐義成:阿維塔的技術研發和長安集團研究總院是合在一起還是獨立的?
董志華:是獨立的。
龐義成:您和您的團隊是要把華為這套智駕基座方案更好地體現在產品上,跟消費者握手。
董志華:沒錯。
龐義成:2025年度現在還有三個季度,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后面大半年還有哪幾個重要里程碑?
董志華:首先是您剛才提到的ADS4.0的升級,阿維塔現在已經確定第一批在華系車中升級到ADS4.0,下半年也會有一些新車型,除了體現軟實力之外,我們的硬件實力也會同步提升,包括采用更先進的傳感器,更可靠的計算平臺等,會有軟硬雙向的提升。
龐義成:4.0的時間現在有了嗎?
董志華:4.0應該在Q3之內,所有阿維塔的存量車都會升級到這個。
龐義成:最晚9月底之前?
董志華:對。
龐義成:第一批名單除了尊界、阿維塔之外,還有別的嗎?
董志華:這個我也不清楚。
龐義成:剛才您說第二點除了4.0的迭代之外,新產品是指06之后,還是1112換代的產品?
董志華:今年可以說的主要是一些換代產品。
龐義成:主要換代點還是以智能化為主嗎?
董志華:智能化,整車本身也有很多進步,雖然講軟件迭代,但其實阿維塔的硬件迭代也不慢,網上有個梗,說阿維塔聽勸,我們經常去傾聽消費者的聲音,所以我們車型的迭代非常快,很多消費者反映的問題,可能我們上半年收到了,下半年就能在硬件上體現出來。
龐義成:您覺得從現在往后看兩年到三年,阿維塔的智艙和智駕到2027年這個時候有可能發展到什么樣的程度?消費者能想象、能體驗的是什么?
董志華:我覺得智駕一個非常堅定的方向,高速L3在明年應該能夠商用,高速到城區我預計1到2年時間,到2027年城區的L3開始商用。智駕最大的進化可能就體現在這上面,從功能來說,智駕輔助基本實現了全場景、全功能,所有用車場景都可以輔助人來開了,剩下這一步就是把ODD場景邊界不斷拓展,到2027年可能是L3城區能實現商業運營,這是我的想法。
智艙的話,現在能看到的一些趨勢,比如統一大模型,跟智駕共享算力,我們知道智駕輔助需要非常強大的算力,相對來說智艙的算力之前一直沒有那么強的訴求,如果我們能夠在智駕有榮譽的情況下借用一部分智駕算力給智艙使用,其實我們艙內也有大量需要感知、需要AI幫助的場景,這種情況下就能夠大大加速智艙的智能化,我們講智艙,實際上講它的智能過去更多是體現在有個大屏,能夠簡單聊兩句天,實際上這個“智”遠遠不夠,從大的趨勢判斷來說,駕的算力冗余會幫助艙實現非常高的AI程度,真正實現智,其實2027年不一定會有跨越式的發展,但已經開始啟動了,到2027年會有比較好的呈現。
龐義成:剛才您的描述我理解了,而且我贊同,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講可能他們關心的問題更直接一些,比如現在我進入車里可以跟車對話,你好小塔,我要干嗎,我要去哪,要吃什么,比較簡單的對話。不知道到2027年可否實現座艙能識別和記住我?
董志華:這是完全有機會能實現的。
龐義成:他不光能識別我是誰,還能識別我的生理特征,比如我的高矮胖瘦,適合的位置,甚至能識別我的呼吸、我的脈搏、我的血壓,他識別這些可以給我做陪護,甚至是監護,這是第一種識別。
記住我,他可能會懂我,懂我的喜怒哀樂,懂我現在需要點什么,你覺得是別人和懂人,更加識別人、更加懂你,這是不是座艙的發展方向?
董志華:這一定是重要的方向,做到“更懂”首先要更多觸達你,這種觸達需要依賴更多AI能力,更多傳感器,能夠把物理的你感知成一個數字化的你,這就是為什么說AI算力對艙的影響非常大。目的是更好的服務,更好服務的前提是更懂你的習慣、更了解你是誰、你想要啥。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方向。
龐義成:現在你們已經在這方面做了研發準備嗎?
董志華:還是非常早期的探討和儲備。
龐義成:從我的理解來看,更好地識別人和更好地懂人類本質是通用人工智能的發展。不光是傳感器,其實它需要大腦對人類的理解能力跨越一個很大的層級,否則是理解不了的,把這個信號給一只小狗、給一只海豚、給一只猩猩,它們作出的反應是不一樣的,不只是艙端的傳感和艙端計算的問題,在云端的超級大腦可能也要得到相應發展。在目前的關鍵時刻,智駕向L3跨越,我們也在想智艙是不是也快到了融合臨界點,打開那扇大門,那個世界到底長什么樣子,我們需要給消費者打開腦洞,讓大家展開想象。
董志華:我覺得車在那個階段,當然2027年不一定完成,它會進化成一個智能體的形態,我們講車原來只是一個交通工具,到那個狀態艙內感知、艙外感知和識別會融合在一起,它有眼睛,不光是在座艙里監視你有沒有疲勞,這只是非常小的一點,我們對于你從靠近車到上車整個過程,以及你在整個使用過程中的狀態和表現,甚至你在車外,不在車附近,它都可以通過某種手段感知你的用車習慣、生活習慣,車輛融入到你整個生活中成為有機的一環,點到點的通勤只是一個物理過程,但實際上它是你生活的一部分,由車來實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是全維的、多態的感知融合,將來一定朝這個方向去。
龐義成:在L3的階段比如我在停車場出口打個口哨,或者跟手機喊一聲,車就自動開到我身邊?
董志華:我是工程師出身…
龐義成:這個浪漫的描述是不是有點太不切實際了?
董志華:首先我也會有這樣的訴求,但工程上它的難度在于你怎么保證你打的這個口哨不被其他人模仿。
龐義成:所以可能我還是得跟APP下指令?
董志華:也不一定,剛才我也是拍腦袋,您說的同時我想到可以結合一些其它的身份識別方法來驗證,比如我的手機有藍牙鑰匙,我在車附近,車能感知到車主在它附近,再加上這樣的觸發它過來,是有可能的。
剛才您提到ADS4.0當中的一些進化,加入了更多維度的識別,包括車外的麥克風,對聲音的識別是ADS4.0中一部分的進化,這一點完全有機會實現。
龐義成:但法規并不允許它在公開道路上無人狀態下來接我?
董志華:目前還沒有。
龐義成:園區內是不是可以?
董志華:園區應該屬于城區L3的范疇。將來城區L3放開之后是可以的。
龐義成:在園區、城區,比如我站在停車場出口,發個指令,它就開過來到停車場出口接我。2027年的時候,應該是可以的。
董志華:應該是可以的。
龐義成:非常感謝董總的分享,他作為研發人員,對場景的實現路徑和法規環境更了解,我復述一下,2027年這時候也許我們有機會見證兩個畫面,第一個畫面是城區L3在部分場景內的打開,其中一個最性感的畫面就是剛才描述的那一段,不光你可以脫手,還可以看看手機,打打電話,但這不是最性感的,最性感的是站在你家門口,你家地面路邊,它從你家地庫自動開上來接你。或者下雨天你到某個地方,發個指令它自己去找,自己停下去,這是很性感的一件事。
董志華:這是完全能實現的。
龐義成:第二個畫面,到2027年上海車展,也許車可以跟你在艙外做一些交互,你可以跟它說說話,它可以跟你做回應,車能能理解你、更懂你,比如它能看到你今天好像不太開心,不太開心的時候它會給你做出一些試圖讓你開心的反應,比如給你放你想聽的歌,或者給你來一些你喜歡的音樂,甚至給你撥通某個特別關心你的人的電話,這都不是最重要的,可能它能跟你互訴衷腸,這是非常性感的一件事,尤其是對于很多城市中奮斗的精英們,其實他們內心很孤獨,需要這種非常細膩的了解和觸碰。
董志華:其實中年男性普遍壓力都大,每天下班后有人互訴一下衷腸,當然太太是很重要的,除了太太之外如果汽車能交流,也是非常棒的事。
龐義成:感謝董總開的腦洞,大家記住一下2027年是否能實現,謝謝董總今天的分享。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renwu/26700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