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工信部、農業農村部和商務部出臺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在城市市場尚未飽和之時,新能源汽車下鄉之路,能否一路順風?新能源汽車下鄉,市場到底運轉幾何?新能源汽車下鄉,有什么困難,哪一些政府推動,哪一些是企業的努力解決?
8月12日,第十二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運營化”分會場上,開云汽車董事長王超,合眾汽車董事長方運舟,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北汽營銷公司執行副總經理王春風,中海同創投資董事長李金勇就“電動車到底應該如何下鄉”展開討論,軒轅大學營銷導師、中德諾浩CEO孫勇主持了圓桌討論。
以下為圓桌討論實錄
主持人(孫勇):每次都是最有挑戰的主持最后一場。所以必須要有創新性的討論才能吸引大家的興趣,讓大家不要睡覺。我相信今天經過我和我的討論伙伴的配合,應該會讓大家興奮起來。我這一場有五位重量級的嘉賓來討論。他們是:開云汽車董事長王超先生,合眾汽車董事長方運舟先生,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先生,北汽營銷公司執行副總經理王春風先生,中海同創投資董事長李金勇先生。
大家可能還不知道,7月15日,工信部、農業農村部和商務部出臺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這來源于我們全國人大代表的一個議案,今天提出這個議案的嘉賓來到了我們現場,就是方運舟先生,正是他連續幾年的議案,促使了我們這個通知的出臺。所以今天開始討論之前,我想我們讓方董事長跟我們分享一下這個通知背后的由來。
方運舟:謝謝孫老師,我從事新能源車大概有20年,當時創建了奇瑞,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從2000年到2018年,18年時間,為國家能源汽車做規劃和研討。
能源汽車在2018年之前經過十幾年的技術研發和發展,在一、二線城市形成一定的規模,但是因為限牌,城市停車位,充電樁等等問題,我感覺新能源汽車在一、二線城市發展以后會到一個天花板。
中國有一個國情,三、四、五線城市,有停車位,有自己的需求。我17年3月份參加全國人大代表會議,17年10月份走訪了河南,河北,山東,這三個省份的車是非常廣,走訪了十幾個城市了解了一下。大家對于高性能的,鋰電新能源車有需求。
18,19年提了新能源如何下鄉,如何把新能源汽車的國家紅利帶到鄉村,普惠鄉村。2020年又是疫情,全面支持新能源車發展,疫情之后國家三部委,各個部門交流,就是說新能源汽車如何下鄉,參與了討論。
但是我的設想,就是想在下鄉的時候,國家財政給予3000到5000補貼。但是后來經過國家的補貼,新能源汽車已經有補貼,不能對于鄉村又有另外補貼。我覺得這個方式是非常好,由國家三部委牽頭,在我國六個省份做六場大的活動。國家牽頭,每一場活動都是由國家部委領導參加,然后讓各個地方省份與企業一起聯合,拿出自己好的產品,拿出自己的企業的補貼,地方的補貼來促進。同時也期望,這個大家可以看看當時發的通知,也希望各個省份如何引導新能源汽車如何下鄉。
8月16號我們聯合河南省在河南發起地方組織的新能源汽車下鄉,與河南省三部委一起聯合發起的。出臺這個新能源下鄉的背景和它的初衷,我覺得有兩點。
第一,中國的新汽車的發展經過20年的研發,7、8年的市場推廣,一、二線城市有它的市場空間,但是鄉村有它的優勢,中國新能源鄉村,特別是要消費升級,我們習總書記也提到內循環,大消費,這也是促進的背景,這是其一。
其二,新能源汽車作為一個國家未來發展的一個重點的戰略和新興產業,一定要通過廣大的市場來促進汽車技術升級,反而促進產品的升級。可以通過這種龐大的市場培育的,只能在鄉村。
我以前說過一個觀點,就是說中國汽車第一波大的汽車紅利是汽車進入家庭,但是這幾年也知道,包括QQ進入家庭,帶來了中國汽車的第一波,達到每年兩千萬級到三千萬級的水平。中國汽車還有第二波,不講汽車保有量這個詞,第二波就是汽車進入鄉村,因為鄉村不像一、二線城市道路擁擠,也有它的停車場,也有它的出行需求。另外鄉村里面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特征是充電比較方便,因為我也是農村出生,一個鎮上有一個加油站很好,有時候加30、40公里加油,來回70、80公里沒有了。但是每個家庭充電還是有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爆發是真正的拐點,來源于鄉村,來源于三、四、五線城市,所以今天有幸孫老師主持,我們一起討論一下新能源汽車如何下鄉,我把這個汽車下鄉的背景給大家做一個介紹,謝謝。
主持人(孫勇):感謝方董事長的分享,他對汽車下鄉這么長期以來的思考,同時也把新能源汽車下鄉這件事通過他連續三年不斷的努力,終于有了一些推動,盡管不是十分完美。政府由于多種原因,沒有加入到再進行補貼,但是起了這么一個好的頭。然后這在品牌推廣上,在促進地方重視新能源汽車下鄉方面應該起了一個非常好的推動作用。
下面就開始今天的主題探討,大家知道7月15號通知發出以來,已經有一個月的時間,很多人也關心,包括業內很多廠家也在關心,廠家經銷商,用戶都在關心,一個月以來整個汽車,新能源汽車下鄉,那個市場到底運轉得怎么樣?我想各位從不同的渠道,可能獲得了很多的信息,所以在這里面先給我們做一些分享。首先有請王超董事長給我們介紹一下。
王超:我們一直的反思就是,汽車下鄉在之前燃油車時代也搞過,好多也搞過類似的政策,但是我覺得這其中的癥結還是在產品。就是大家想著汽車鄉鎮這一塊的蛋糕,但是其實沒有人老老實實的,認認真真的給人家做一個產品,都是拿著城里不要的產品往鄉下去經銷,我是這種感覺。
所以我不認為之前通過政策引導,通過什么東西就能解決老百姓買車的問題,尤其是鄉下買車的問題。確實有充電條件,確實有更好的使用場景,但是我覺得正因為這個,作為汽車廠應該老老實實拿到這個市場,老老實實為他們開發一個適合他們場景的車,這是我們的思考。
主持人(孫勇):非常好,剛才王超董事長沒有分享汽車下鄉之后的市場情況,但是他提出了我們一個需要關注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需要用什么樣的產品來下鄉,這是最根本的,首先還是要市場來驅動。方董事長我估計,您也是議案的提出者,也推動了通知的下發,我想這一個月以來你們公司應該做了很多工作,情況怎么樣?
方運舟:剛才李老師在PPT分享的時候,我覺得很多觀點,很多數據都非常真實的。我覺得大家有時間可以分析一下他的數據,有兩個我覺得非常好。
第一個是要有適合的產品,要安全電動化,或者叫新能源汽車專用開發,不能拿油改電的。然后我也同意開云他們說的,不能拿著城里不要的放到鄉村。現在鄉村建得非常好,他們對于這些高科技,大家看到他們使用的手機就知道,一些智能化的,特別是鄉村這些,小鎮青年也好,他們有這些特征,所以我們合眾是創意者,也是很好的踐行者。
我們這個車是全新開發,售價6、7萬,有300公里到400公里,這次為了配合汽車下鄉活動,我們平時賣6.68萬,這次降到5.98萬,同時零利息,零首付這些政策,我們算了一下所有的政策下來,我們大概降了1.55萬。
我們這樣做了,我覺得有兩點,第一點汽車下鄉推動,利潤少了,甚至虧了,但是量做起來,產品大家會認你,會成為忠誠的粉絲。所以我們具體的討論覺得還是下狠心,這次在河南做的活動就是5.98萬起步,讓利1.55萬。
第二個我們同時也在幾個大的省份,聯合省一起做,做了兩個方面。第一個就是希望各個省份有一、兩個典型的產品推到鄉下,讓真正鄉村認識到新能源汽車和他們以前使用的新能源汽車是兩個不同的產品,或者是叫消費升級的產品,讓大家真正感受到我們五萬多的產品,或者接近6萬多的產品,有智能導航,手機控制這些技術在上面。
所以我們合眾的戰略目標,就是農村包圍城市,實行農村革新,我們是政策的倡議者,也是政策的踐行者,做好自己的政策,做好自己的產品。我們這一個月,當時上市產品還是比較快。
主持人(孫勇):好,下面有請朱總。
朱江明:2020年,很多企業已經倒在長跑的路上,很多媒體寫文章說零跑能不能拿到造車新勢力的最后一張船票,我很有信心說我們一定能拿到。
剛才李老師分享了A00車到新能源汽車上市到2020年的整個上市,最終的結果是需要A00的小車,我們零跑T03就是5月份發布這樣一款車,6月份,7月份保持了700輛以上的銷量,同時也得到了用戶非常好的口碑,在汽車之家的排行榜上我們大部分時間是在第一名,口碑的榜單上我們也是在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間徘徊,所以我覺得我們所謂的高配,就是有400多公里的續航,有55千瓦高配的動力,有L2級別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有精致內飾和小車里面的大空間,這些都得到了我們用戶的好評。我們也體會到了用戶的那種贊美,用戶的那種用車心得,給我們很大的安慰,我們可以走得更遠。未來我們可以做好,目前我們的T03,沒有一輛是通過B端的,全部是C端成交,我們不希望追求大銷量和高增長,而是如何把用戶的口碑做好,如何讓用戶真正認同你,你的這個品牌才可以走得更遠。
對于下鄉這件事情來說,下鄉這個詞很難理解,什么樣算下鄉。比如說我們公司在杭州,杭州周邊的城市比如說富陽,千島湖,建德等等就算是下鄉。下鄉這個詞是一個廣義詞,包括上海的遠郊也是一樣,我們這款車非常適合郊區的上班族,郊區做小買賣,因為它需要一個比較長的續航。現在大家完全體會到純電車的用車成本,第一個是家里充電方便,第二個就是每公里只要5分錢,6分錢,這樣使用是非常有優勢,是有非常遠大的前景的。同時作為家庭的第二輛車,更多考慮是代步,我們也充分相信,中國人的這種消費習慣也會慢慢把汽車作為一個交通工具,會像日本那樣,像T03這款車的大小,占據了日本40%的在行使車輛里面,整個觀念是會改變,所以未來很大一部分是城鄉接合部。我剛才講鄉下的概念很難講,大城市的周邊也是鄉下,這是一個很廣闊的市場。找準產品定位,我們產品定位在相對小車里面的高端,同時我們很多用戶,我昨天看到我們APP群里看到用戶,家里有六輛車,T03是第六輛車,有保時捷,寶馬X3,奧迪Q5,但是他覺得用了我們的車,還是覺得很興奮,真的是市場很廣闊,只要你定位好,就一定有市場。
主持人(孫勇):感謝朱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在我們的傳統的觀點里面,汽車下鄉一定到縣里面,鎮里面,到下面的鄉里面,真的不是這樣,概念的理解還是偏狹窄了。汽車下鄉的下鄉是有一個特定的區域,大城市的周邊,北京的六環以外也算下鄉了,因為那是一個群體和地域雙重結合的概念,正因為對市場的定位認識比較準,所以及時推出了相應的產品,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業績。其實在這一個市場里面,探索比較早還是北汽新能源,有一段時間在5萬,6萬,在這個國民車市場里面,非常耀眼,所以王總對這一塊也理解比較多,我也看到你們是電動汽車下鄉活動里面很重要的單位,也請分享一下最近的情況。
王春風:汽車下鄉很多年前已經做了,當時不叫汽車下鄉,我們叫國民車,國民神車,主要針對這一部分客戶群體,針對是這一部分和客戶的需求,和他的消費能力能夠匹配的。和具體的區域有沒有關系呢?有關系,能夠高度匹配,但不局限于縣級市,鄉鎮也好,相對廣泛,做得也比較好,做到7、8萬。
第二次本次的汽車下鄉的活動,7月底積極響應,在青島市和政府一起搞了一個大型的汽車下鄉活動,效果還不錯。在青島當地,山東省內,以及包括央視也給了很高關注,兩部委也給了很高的評價。
第三點,我們這次參與的內容也是拿出一款車,EC3,也是國民車,拿出我們的誠意,綜合補貼2萬,包括金融,包括置換,拿出2萬綜合優惠和補貼,讓利給消費者。
另外是主要聚焦三個省,河南,河北,山東,在這些區域更加深化把網絡做下沉,所以有了一款車2萬的綜合優惠,聚焦三省,把汽車下鄉的活動在我們這一塊做實了。
主持人(孫勇):看來北汽新能源有備而來,這一塊工作做了很踏實,他們也會相應有不錯的收獲。
除了四個主機廠之外,李總也是專門做新能源汽車銷售服務的一個銷售服務商,您剛才給我們分享了很多新能源汽車的數據,在電動汽車下鄉這一塊,您給我們講一下您了解到的總體的運行情況。
李金勇:這次汽車下鄉政策時間周期短,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比較低,相對來說汽車作為一個工業產品,如果應對汽車產品,剛才說了了有一個好的產品,真正給老百姓做一個產品,顯然從7月份到年底,這個時間是來不及的,因為可能看到一個政策再做這個產品,可能剛做出這個產品來了,然后這個時間就到期了,所以時間上來不及。所以討論今年下半年的汽車下鄉,還不如討論一個大汽車下鄉。
什么是大汽車下鄉呢?就是剛才提到的A00級和A0的產品,如何讓它市場化,真正是老百姓需求的,滿足它需求的這樣一個車。
新能源汽車,特別是我們的純電動汽車,天然屬性運行成本低,然后大城市當中的充電樁沒有安裝,沒有停車位,在中小城市,縣城農村這個不存在,非常好裝。電不存在問題,停車位不存在問題,所以非常容易裝了慢充樁。也就是說電動汽車在中小城市,和縣城,農村,它的天然屬性是非常適合的,但是它的價格是非常不適合的。因為它的價格相對來說,剛才我提到大部分的車輛都在6到8萬之間,那6到8萬之間,我們這個車輛為什么不適合呢,是因為這個車輛定位當中是滿足7大限牌城市的一個車輛,因為新能源汽車的第一大市場,是限牌城市,然后才往非限牌城市轉,近幾年非限牌城市逐漸在提升,只不過2019年到2020年我們看到,由于受到國家的政策影響,想往下探沒有辦法探,我想生產200公里,150公里續航的,市場有巨大需求,沒有辦法生產。
我生產150公里續航的車和300公里續航的車的成本是一樣,消費者調研報告是一樣,你希望續航多少呢?消費者當然說越高越高,因為消費者發現150公里,160公里的車比現在300公里的車越貴,續航越做越高,車的價格越做越低,這樣過程中消費者說我當然要越高,1000公里越好。未來做一些智能化的車,或者說自動駕駛的車輛大概500,600公里的續航越好。但是大部分10萬塊錢以下的車輛,什么樣的續航是符合要求,什么樣的續航的性價比是特別匹配的。還有一個百公里電的問題,電池越多,車輛越重,百公里電耗越高。討論汽車下鄉,與其討論這幾個月,因為來不及,從申報目錄,然后減配也好,還是做怎么樣的適合產品也和,都來不及。
那么我們倒不如討論什么樣的狀態下國家推出什么樣的政策才能新能源普及,第一個階段新能源普及,而不是把A00的車裝上自動駕駛,讓它能夠智能化了,所以我在車里面一說話什么都能做了,我們的老百姓是不是需要這樣的功能,特別是城鎮,中小城市需不需要導航,導航加上就會增加成本。所以我倒覺得與其討論今年下半年的汽車下鄉,應該去討論我們目前的汽車產業政策,包括對政策當中如何進行微調,適應更多的車輛到非限牌城市銷售,這樣才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主持人(孫勇):可不可以這樣理解,由于我們現在的補貼政策在某種意義上反而讓我們汽車下鄉這件事情進展得不是很順利?
李金勇:是的。
主持人(孫勇):這個我覺得政策的制定者,某種意義上需要認真關注,通過我們的討論,實際上也是提出了我們的一些新思路。
確確實實剛才方董事長也說到,其實我們國家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總體來講真正要實現大規模的需求迸發出來,實際上跟燃油車還是有一點相似。其實我們燃油車是在中國進入WTO之后開始進入家庭,進入到城市家庭。
主持人(孫勇):大部分進入農村,08年的金融危機補貼之后慢慢進入農村。但是我們現在要討論關于市場的問題,過去有一些人是這么想的,我也聽到很多人的想法。就是電動汽車或者新能源汽車一定要下鄉,為什么呢?因為現在有很多低速電動車,每年銷售大幾百萬輛,只要切一點過來這個市場都不得了。到底我們汽車下鄉是爭低速電動車市場還是與燃油車市場爭奪,你們怎么看待這個市場?
王超:這個問題挺好,因為開云以前就是做低速,對低速的用戶有比較深刻的研究。因為競爭者都是不按標準出牌的。很多人提這個問題,買低速電動車跟買高速電動車最大的鴻溝是駕照,我們這里面有做乘用車,我們算是做商用車,做皮卡,按中國的標準講它叫商用車,其實正常也是乘用車一種,這里面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這個農村里面,剛才說的很狹義的內容。
農村里買車來代步,單純代步,小鎮青年能買多好買多好,有一般是以結婚的,就是嫁妝,預算很高,這方面的消費觀念跟城里日沒有任何區別。還有買乘用功能,還有就是上歲數的人,大真的是有出行需求,但是他真的沒有駕照。但是我們現在想的就是說,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如果關注這些用戶的話,假設說小鎮青年這種,這種肯定是所有的品牌都想運營的,你那些單純代步上歲數的老年人就滿足他們的需求,但是這些有活力的小鎮青年,如果我們的產品僅僅是讓他代步的話,實際上他有太多的選擇。
舉一個例子,比如說燃油車,雖然說電動車有一定的成本優勢,但是他的出行距離不遠,就是這個成本優勢不是那么明顯,反而是品牌,智能化程度變成這個年輕人之間互相攀比的一個點。但是我認為是在這個領域應該是讓,如果能讓它作為生產資料,就是它拿它去賺錢,它不僅僅是一個生活的工具,可能有機會,不然我們面對這些競爭對手錯綜復雜,以我們的要求很難切現有的電動車所持有的這些以代步出行為主的這些,很渺茫,但是年輕人是有機會。
主持人(孫勇):就是說低速電動車轉化成我們的電動車,現在我們的這種,有上牌照的電動車主要問題,用戶還是一個價格的問題。
王超:還是用戶場景。
主持人(孫勇):還有使用費用的問題,畢竟正式上牌之后,整個上牌的費用節省很多。
方運舟:一個觀點,中國汽車市場未來十年的格局,我作出一個判斷就是三國演義,第一個就是中國傳統的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的轉變,當然不得不轉,因為國家的強制要求,它是油改電的有很多,這是一個。
第二個就是外資品牌+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要占一定的份額,也不得不做新能源汽車,這兩個是被動的。
第三個是新勢力,因為它有自己的創新,有它自己的資產,有它自己的運用。
第二個觀點有很多媒體經常問我,大家經常聊,特斯拉怎么樣,誰怎么樣了,你應該怎么樣,我覺得眼光和格局太小。未來汽車格局的競爭不是新能源汽車之間的競爭,而是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車之間的競爭,這是兩個業態的競爭。傳統汽車因為油耗要求,積極成本的要求,它成本上升是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隨著國家新基建規模越來越大,它是向下走的,趨勢是對的。一個上升,一個下降,這兩條線相交,就是傳統汽車的拐點,我們不用擔心誰與誰競爭,特斯拉有特斯拉的市場,中國的市場是龐大的,就像進入WTO的時候,也經歷過這個過程,大家討論過,外資品牌進來了,進入WTO以后,中國汽車會全線崩盤,奇瑞,吉利,長安等等。
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在新能源汽車20年的觀點,我是跳出汽車行業思考問題。
回答孫老師提出的問題,我個人的觀點是這樣的,低速車一定有它的市場,但是它向上升級的時候有50%或60%會考慮升級,我要它升級的時候可能5、6萬再買一個高一點,這個是有趨勢,一定要隨著趨勢發展。不管未來新能源汽車,低速車,燃油車,特斯拉,合眾,以及其他各種品牌的,一定有它的市場空間。但是這市場空間你能不能在這市場空間中站住腳,最重要一步一步去做,一個客戶一個客戶去經營,要把客戶走到你的心里去。新能源汽車一定要從客戶角度,包括互聯網造車有它的優勢,客戶要什么做什么,但是還要造車的功底。所以我的判斷就是這三者,低速車,新能源車,燃油車也是共存,有各自的細分市場,不會一夜消失,中國的市場這么大,太平洋這么大,大家都可以增長,是一樣的道理。
主持人(孫勇):謝謝方總。剛才他講到,其實我也聽到,這里面講的就是說新能源汽車肯定是一個上升的趨勢,和燃油車之間肯定是這么一個競爭的趨勢。在這個競爭的趨勢中新能源占的比例會越來越大。第二個即使在電動汽車下鄉這個市場里面,原來的電動汽車升級的那一部分很有可能是電動汽車,乘用車里面的主要爭取的一部分用戶。
朱總怎么看待?
朱江明:那個時候還有幾億人騎電動摩托車,我們能不能為這部分人員換一個略為安全的交通工具,把兩輛電動自行車并行起來四個輪子,成本是不是雙倍,甚至多一點,也就是一萬到兩萬塊錢的一個車,可能這個是好的想法。但是更多是需要政策,法規。因為我們也參與了前期低速電動車標準的制定,這個標準里面需要碰撞安全,需要燈光,照明效果也要跟傳統車一樣,這個時候成本就上去,沒有辦法競爭。我們把制定政策的部門退一步去講,是鐵包皮還是皮包鐵,如果解決了電動自行車只是兩個輪子,身體在外面,把它變成里面,暫且不要說我這個碰撞有多安全,這樣一個思維就是國家制定一定的標準,就是說希望這個群體轉化,希望有定位在1、2萬塊錢有沒有空調,但是可以解決一部分安全的問題,至少比電動自行車安全了,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才有定位,我們需要消費升級。現在該是大家消費升級,很多人都去買奔馳,寶馬,但是我們也需要怎么樣把那一部分人消費升級,然后就是如何把這些低速電動車作為目前還是一個非法的狀態變成一個合規的狀態,國家制定適合需求的一個標準,我相信這個行業就是快速發展起來,大家的生活水平,很多人都可以提升很大一步,這是我的觀點。
主持人(孫勇):確確實實是這樣。就是說在這個低速電動車轉化成我們的電動車的這個市場過程中,政府要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們對這個,應該說非法運行,應該說沒有法規的,如果我們在這里面力度大一些,應該轉化的速度就會快一些,這個市場的規模也會形成的快一點。
王總,你們在這一塊,他們關注的市場這一次也是山東,河南,河北,這些都是低速電動車發達的幾個省份,你們是不是在這一塊市場里面也要切一塊。
王春風:兩個,一個是燃油車,A00級里面李總的數據有體現,新能源A00的占比到96%和97%,以前路上看到的長安奔奔等等的車已經沒了,A00級的能不能代替新能源車,但是肯定把A00的電動車代替了。
第一類就是4萬以下的,就是只關注價格,你是個車,但是比以前低速電動車要好很多,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交通工具,這是第一類,對于廠家來說價格一定要低,對成本的控制能力要極強,寶駿100,寶駿200,包括最近剛出來的弘光mini。第二類就是價格6萬以內,對車的設計,造型,品質,小的樂趣也有很高的關注,這方面長城歐拉,包括奇瑞小螞蟻這方面做得不錯,關注不僅是價格,還有產品本身。還有5萬5左右的,跟王總講的有一點類似,對產品綜合的可靠,實用,關注這一點。
所以這三個目標市場里面,5萬5左右的中間,6萬左右的這個市場的高端,和低速是沒有關系,但是4萬5以下的一大部分是搶低速電動車市場。
主持人(孫勇):確實,要兩個市場都要收獲。第一個是低速,把另外一塊也要奪一部分過來。另外把更高端一點,搶一部分,或者替代一部分我們傳統的燃油車的市場份額,這兩邊都有所收獲才能做起來。李總怎么看待,到底缺哪一些?
李金勇:低速電動車,河南,河北,山東,走得比較早,做了大量的客戶教育,這三個市場帶來高速電動車的市場就好。
主持人(孫勇):認知電動車的認同感比較強。
李金勇:電動汽車的優點能體會到,充電非常便宜,開起來就走,優勢都感受到。所以這個市場等于給高速電動車做了市場教育,所以這樣的話眾多的高速電動車市場把這三個市場作為重點市場,等同于一線城市北京、天津、上海等等這樣的城市。
所以從低速電動車轉化為高速電動車,顯然是毫無疑問,肯定能轉化一部分。當然也有從燃油車轉化的一部分,其實目前我們看到的零跑也好,看到的合眾也好,現在A00的車做得非常好,不是大家想象的低速車的概念,但是就差1、2萬塊錢降不下去,如果降了馬上市場爆發性增長。現在6萬,變成5萬多,4萬多馬上爆發增長,現在就是6萬坎上,4萬坎上,零跑做到400公里續航,A00的車400公里續航,帶自泊車功能,A00的車帶自動泊車功能,是燃油車奔馳,寶馬才帶的,所以我們車的功能性,時尚性,內飾等等安全性都不缺了,就缺政策。
政策是由于補貼政策帶來的影響,我們不得不做高續航和高配置的車,因為不做高配置,我的車的價更沒有辦法接受不了,這個沒有,那個沒有,我還賣7萬,更賣不了,我有了才能到7萬,8萬。如果到了7萬和8萬和燃油車競爭,發現真的爭不過,7萬,8萬部分自主品牌到A級品牌,想去哪去哪,想加油就走,電動車的痛點它都沒有。
我們只說一個,從新能源積分上來說,150公里是一個坎,150公里以下的車都沒有積分,150公里到200公里是一個積分,既然能給一個積分,為什么補貼不能幾千塊錢,是國家政策的漏洞。如果A00的車,200公里的車給補貼,我們怕補不起。說明一個什么問題,國家制定政策的部門他也知道,如果這個車稍微補貼一點量就大,量大了就沒有錢,所以寧可補高續航,然后這個車輛的數據少,政策的引導,大家生產20萬以上的車,而20萬以上的車可以看到超5千臺的上半年不多,一年銷售一萬臺都是很少的。在這種狀態下國家補貼拿出來是少了,但是能出量的車,我們產業的機械化,本來應該市場化的事做不到市場化了。而且積分值不值錢呢,積分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明確的感受值多少錢,所以我也在呼吁國家要抓積分,因為國家新能源負500萬,2020年新能源如果也賣120萬輛,積分還是400萬分左右,400萬分和800萬分的需求產生巨大的空間,國家由于疫情的影響,積分不能那么嚴,要不然燃油車做不了。所以2020年可以補2019年的,這個政策推了完蛋了,積分不值錢,大家不著急。
燃油汽車大家提到了,未來燃油汽車成本越來越高,高在哪?第一個汽油越來越高,一旦局部某個地發生一些戰爭,可能影響就是一年,兩年的影響,汽油,當然在這個場上不能說,某一些局部戰爭發生,有可能中國遠的發生一點影響石油進口,一旦以石油進口物以希為貴,要漲價。
新能源不值錢,如果一個新能源積分3千塊錢呢,一臺燃油車就得增加4、5千塊錢的成本,如果一個新能源積分值1萬塊錢呢,2021年之后,新能源汽車得到的積分少了,原來300公里得4分,現在得2分多一點,先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考慮單純續航因素影響,4分變2分,2021年如果生產,從400萬降到200萬,2020年還要降百公里油耗,這個基礎上負幾分可能1500萬分,1500萬分的需求,200萬分的需求,國家政策說只能讓燃油車降低新的目錄,這個長期的,不是短期就能產生影響的。
所以這些政策都帶來,眼看雙積分政策要接補貼的班,就是接不上。今年的新能源汽車一分值3000塊錢,一臺300公里續航就能拿到12000,甚至更多。如果12000能給企業吃一個定心丸,12000給一臺車上,馬上下鄉就實現了,所以不一定國家要拿錢來補貼汽車下鄉,如果從現有的積分制度,管嚴了,管徹底了,在今年9月份會體現,因為咱們公布了2月份要填平,9月份實現,如果已經實現了3000塊錢一個積分,汽車下鄉今年政策非常好,一個帶來一萬多塊錢的補貼,補貼到終端,成本下來了,就爆發了。
所以這個還是大家要一起呼吁,如果說其他的補貼政策想要改變很難,但是已有的政策如何落地,盡快落地,讓它產生效果,這個是非常關鍵的。
主持人(孫勇):非常感謝李總提出了這么好真知灼見,其實他也引出了第三個話題,最后一個話題。
就是在新能源汽車下鄉,有什么困難,哪一些政府推動,哪一些是企業的努力解決。剛才李總開了一個很好的頭,就是說政府不拿錢,積分方面有所作為,其實對我們電動汽車下鄉非常有推動。前面他演講中也講過,就是說我們企業要做適合于市場的,真正需求的車企,所以最后這個問題我們想從那邊過來。李總講完了請王總講,在新能源汽車下鄉過程中,有什么樣難點,哪一些是需要政府解決,哪一些是需要通過企業努力解決。
王春風:廠家積極,廠家投入,政府配合,投入很少,這是現狀。產品的問題,廠家該做的事情都在做。
政府里面舉一個例子,廣西柳州支持寶駿發展,推出八項政策都不花錢,停車位,上牌等等,但是政府可以做一些樣板,豎一些標桿,加大宣傳,做一些引導,以及對這些老百姓來消費新能源,特別是針對這些汽車下鄉的群體,很多的配套是可以做的,而且現在最缺的是在這方面,除了剛才李總從國家層面做了,各個國家的政策,當地有很多政策,現在的工具還沒有打開。
主持人(孫勇):剛才王總用簡短語言講解了柳州在政府各個方面做了努力,國家也沒有補貼,但是起了很好的促進效果。朱總?
朱江明: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是一個好東西,買過電動車的人開過電動車的人就再也回不去了,這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國家要推新能源汽車,這樣一個好東西,我覺得如果說沒有一些資金這方面支持,那么更多在宣傳方面,我認為是可以扮演更重要角色的,就是說去正面引導,因為這個畢竟是好的東西,而且從整個構成成本角度來看,我相信從2020年購車,全生命周期燃油車和電動車的成本已經非常接近,那么大家也不難想象2023年可能就是購車成本,也就是同樣的配置,也就達到持平,所以我覺得希望比如說政府能不能更大的宣傳的力度,讓大家充分認識未來純電動一定是趨勢,三年以后年輕人如果再去買那輛車可能要被別人笑話了,有這樣一種氛圍的話,我相信推廣就越來越好。
主持人(孫勇):確確實實的,創造一個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的良好的輿論環境,確確實實是特別重要。因為現在在新能源汽車這一塊的認知,大家可能還有一些不夠的地方。比如說在全生命周期的這一塊,真正的新能源汽車,確實比燃油車有很多的優勢,所以這一塊我覺得是非常好的。因為我本身干了很長時間的媒體,我發現媒體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還是非常重要。
有請方總。
方運舟:剛才李總提出了一個積分的方式,我一直在思考。去年人大代表提出了積分,但是沒有具體的措施和方式方法,提上去就很難執行。所以今年下半年我可能重點研究一下,跑一些企業和一些地方政府,以及一些市場,研究一下在今后幾年,或者補貼期間,如何做好積分杠桿效應,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我會聯合一些行業和專家交流一下,我覺得剛才李總提出這個,很大啟發。如果積分到3千,不說到1萬,到3千已經不得了,這是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看看明年能不能提出更好的建議。
主持人(孫勇):謝謝方總。其實我們這個藍皮書論壇的價值顯現出來,通過我們的討論促進了像方總這樣的人大代表思考很多問題,下一步在提出相應的議案,推動政府在這方面有所作為,我覺得這是藍皮書的很大作用。
最后有請王總。
王超:對國家的政策剛才說了很好了,我們小兄弟跟著跑就行了。對自己的要求就是研究好用戶,做好產品,讓我們用戶能拿著我們的產品賺到錢,我相信就能做好。
主持人(孫勇):謝謝。今天我們的討論雖然時間比較短暫,但是大家形成了很多的共識,我在這里總結一下。
第一,我們電動汽車下鄉的市場是巨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真正要實現大規模運營,必須要促進電動汽車下鄉,這是過去我們在燃油車大規模增長中我們獲得的經驗,啟動不了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實際上我們新能源汽車市場想做出規模是不太可能。
第二,電動汽車下鄉,作為主機廠來講真正切合這一市場的用戶需求,推出他們符合要求各種各樣的產品,用產品和服務來搶占這個市場。
第三,政府要發揮作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從補貼這方面要支持,政策的支持,包括充電樁,運營方面提供好的環境,加上品牌宣傳都是要有所作為。
我相信通過政府,企業各方面的努力,我們電動汽車汽車下鄉能有大發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謝謝各位。
敬請關注蓋世汽車“【蓋世直播】2020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專題。
https://auto.gasgoo.com/NewsTopic/262.html
來源:蓋世直播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22855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直播,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