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股價飆升近20%,創一年來單日最大漲幅
3月9日,在數據顯示特斯拉在華銷量增長,并且一位分析師上調該股評級后,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股價飆升近20%,從大幅拋售中反彈,創下一年來最大單日漲幅,這讓特斯拉市值增加1,000多億美元,止住了該公司連續五天的下跌。
3月9日,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推特和領英上發出了3月15日大眾首屆“動力日”(Power Day)活動的邀請,該集團計劃在當日發布電池的最新情況,而非汽車。
LG希望2023年在美國和歐洲為特斯拉生產4680電芯
兩名知情人士透露,LG Energy Solution計劃2023年為特斯拉電動車生產先進電池,并正在考慮在美國和歐洲建立生產基地。但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稱,特斯拉尚未同意將LG在其供應鏈中的角色擴展到中國以外的交易。
因起火風險,起亞在美召回38萬輛汽車
起亞汽車表示,將召回近38萬輛Sportage和Cadenza,原因是電路問題可能導致發動機艙起火。此次召回涉及2017-2021年生產的相關車型,經銷商將更換接線盒中的部分保險絲。
因剎車燈問題,日產北美召回逾85萬輛森特拉
日產北美正召回逾85萬輛2016-2019年款森特拉(Sentra),原因是這些車輛的剎車燈可能無法亮起,從而增加撞車的風險。受影響的車輛在美國總計807,376輛,在加拿大總計46,737輛。
大陸:芯片短缺將在第二季度得到緩解
3月9日,大陸首席執行官Nikolai Setzer表示,芯片短缺的負面影響將在第一季度尤其明顯,總體形勢將在第二季度得到緩解,預計汽車行業的這場微芯片短缺還將持續數月。
歐盟制定2030年先進半導體產量目標
歐盟發布“2030數字指南針”(2030 Digital Compass)計劃,希望在2030年歐盟在互聯汽車、高性能計算機等方面的先進半導體產量將占全球產量的五分之一,以減少對中美等非歐盟國家的技術依賴。
起亞所有新款純電動車將采用“EV”新名稱
3月9日,起亞宣布,所有新款純電動車的名稱將以“EV”為前綴,后加一個數字,以便消費者更容易理解該公司哪些產品為純電動。起亞第一款基于新純電動平臺打造的汽車將為EV6,預計將在第一季度全球首發。
格芯將為博世代工生產芯片
3月9日,芯片制造商格芯(GlobalFoundries)宣布與博世達成合作,共同為自動駕駛汽車研發雷達芯片。格芯德國德累斯頓的Fab 1工廠將為博世生產高頻雷達芯片,預計2021年下半年開始交付。此次,博世是直接與芯片代工制造商合作,自行定制設計,而非從第三方公司采購芯片,然后放入雷達模塊中。
戴姆勒以15億美元解決柴油排放作弊案
3月9日,美國聯邦法官批準戴姆勒公司以15億美元達成和解,解決美國政府對該公司使用秘密軟件的調查。該款軟件允許該公司25萬輛汽車在美國排放過量的柴油污染物。
戴姆勒、寶馬出售停車業務Park Now
戴姆勒和寶馬同意將其共同擁有的停車應用Park Now出售給歐洲競爭對手EasyPark Group,這兩家德國制造商將更多地專注于其核心的汽車制造業務。
美國能源部長:“加倍努力” 促進電動汽車普及
3月9日,新任美國能源部長Jennifer Granholm表示,為協助美國政府的清潔能源計劃,能源部將在未來幾年投資數十億美元,研發加速電動汽車普及的技術,讓電動汽車更容易生產、更容易部署、更容易讓美國人使用。此外,到2035年,美國將需要100多個電池生產基地。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谷姣姣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41616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