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27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2)在北京舉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在主題發言時表示,智能汽車正在顛覆功能汽車,在這場汽車革命中,中國汽車產業換道先行,取得了一些先發效應,為中國由汽車大國轉向汽車強國提供了機會。但機會窗口期不會太長。
陳清泰強調,智能汽車比智能手機顛覆功能手機的影響范圍更大,對經濟社會的改變更加深刻,造福社會的效果也更加明顯。
對產業而言,陳清泰認為,第一,要把握好汽車革命的方向。電動化只是這場汽車革命的序幕。目前人們所擔憂的充電難、續航短等問題正在逐漸成為過去。而造福居民,深度改變經濟社會的是汽車的電動化、綠色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最終實現智能汽車、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協同融合。這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也是下一步競爭的焦點。
第二,要高度重視汽車“定義”和“屬性”的變化。軟件定義汽車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使汽車具備了自我進化的能力。使其由一個“買到手就開始落后”的“死物”,轉化為一個可以不斷進化的“新物種”。
在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廠商和用戶將由一次性的買賣關系轉化為全壽命周期的合作關系,形成“用戶不斷提供數據、廠商不斷擴展服務”的良性循環。廠家的商業模式正在由“制造”轉變為“制造+服務”,而服務的收益占比會逐步增長。
在中國,一些跨界的企業、投資者勇敢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形成了一股“造車新勢力”。至今還沒有看到第二個國家有這樣強大的勢頭。
第三,要高度重視汽車價值鏈、供應鏈重構的機會。一般而言,整車企業在技術集成上功不可沒,但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卻大都出自零部件公司,如汽油噴射、渦輪增壓、防抱死剎車、安全氣囊、子午線輪胎等等。
未來汽車對傳統汽車的顛覆性,使傳統零部件體系的50%以上面臨重構。從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電控、功率半導體,到網聯化、智能化涉及的芯片、系統軟件、計算平臺、視頻傳感器、激光雷達、控制器、執行器件,到車載控制系統、高清地圖、互聯網通信、云控平臺、AI算法等軟硬件都成了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未來汽車零部件的技術壁壘和體系壁壘尚未形成,一些技術路線還有選擇余地,很多新技術還在開發之中,為中國零部件企業特別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歷史性機遇。” 陳清泰最后表示。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趙杰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7120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