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來得如此之快。”
5月11日,一封落款為OPPO的總裁辦文件流出,宣告了綠廠造芯將畫上句號。
OPPO稱,因全球經濟、手機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公司需做出戰略調整,以應對長期發展的挑戰。經EMT決定,終止ZEKU業務。其同時稱,將會妥善處理此次業務調整所帶來的相關事宜,并將一如既往做好產品,持續創造價值。
同時有報道指出,ZEKU已發送內部員工信,解散公司,并終止所有勞動合同。
千人規模的芯片團隊如何安置,或是集體失業,受到市場廣泛關注。而這背后,更加反映出手機品牌造芯的不易,也不免令人沉思,2023年處于逆行期的半導體行業該如何破局。
All In造芯 籃子終究放不下了
資料顯示,ZEKU哲庫科技成立于2019年,為OPPO旗下芯片設計公司,隸屬于歐伽集團。該公司業務主要聚焦于應用處理器、5G射頻模塊、ISP和電源管理芯片等。
2021年底,OPPO發布了其首款自研芯片馬里亞納MariSilicon X。次年春天,OPPO Find X5系列搭載馬里亞納X上市了。蟄伏三年,OPPO給了自己一個交代。
之后,OPPO也發布了藍牙音頻SoC馬里亞納Y和三合一充放電一體的電源管理芯片SUPERVOOC S。
“馬里亞納”這個名字,根據OPPO創始人陳明永的解釋,是源自世界海洋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它代表了OPPO自研芯片之路將超乎想象。
然而,彼時的遠大理想,終不過黃粱夢一場。
有業內人士指出,一直以來,OPPO內部對芯片業務的態度有很大分歧。其中一個原因,高投入影響了公司很多人的獎金和分紅。“OPPO有時候太兩級了,要么太現實,要么太理想。一上來就是2000+人規模的SoC基帶大芯片布局,能不能成其實不僅僅是錢的問題。”
流片一次要上億元,失敗就要重來。不過OPPO過去很是堅定,無論如何,未來會在芯片自研上持續投入。
對于為何自研芯片,陳明永曾表示,現在的產品不像以前是一個單一產品,其背后有很多連接需求。真正的萬物互融,多設備互通是避不開的。而要把體驗做好的話,一定要有真正定制芯片的強大能力。
這也是,華為、小米以及蘋果等手機廠商持續造芯的原因之一。造芯絕對不是一件錯事,但市場趨勢變化之快,智能手機市場持續萎靡,留給OPPO的,已是一地狼藉。
反觀華為,盡管海思使用先進制程受到限制,但其設計的產品應用于手機、家電和汽車等多個領域,所產生的利潤可以支撐一部分的研發投入。但對此,有行業人士表示,要實現真正的業務協同,投入太大。
尋找買家,還是將多年努力付之一炬,是OPPO接下來要思考的事情。
消失的 可能還有一點汽車夢
OPPO終止ZEKU,關注這件事的,除了手機圈還有汽車人。
一年前,就有海外媒體報道稱,OPPO要在印度市場推出純電動汽車,首款車型將在2023年或2024年初亮相。 那一年,小米也官宣造車了。
更為市場期待的,是這些手機品牌的協同能力。李書福曾言,汽車智能化前景廣闊,但不能只停留于汽車產業。通過布局手機業務,消費電子產業和汽車產業深度融合,跨界打造用戶生態鏈,可以實現超級協同。
2021年,OPPO發布了跨終端、全場景的系統出行解決方案OPPO 智行(OPPO Carlink),其中的數字鑰匙已和蔚來、小鵬等展開合作,同時其又和上汽集團、上汽零束成立了聯合實驗室。
而要實現所謂的超級協同,芯片是最關鍵的底層能力。
包括特斯拉、蔚小理、吉利、比亞迪等車企都在持續深化芯片布局,除了和芯片公司展開合作,一些車企近年來也紛紛踏上了自研之路。另一邊,小米投資了黑芝麻智能等多家汽車芯片公司,OPPO也出現在杰開科技等汽車電子芯片公司的股東之列。
毫無疑問的是,當未來汽車越來越追求差異化和個性化,芯片定制的能力就顯得愈發重要。但自研能力不僅需要人才,還格外燒錢。
尤其自今年以來,全球半導體產業陷入低迷,前十大芯片公司中有9家出現利潤下滑甚至虧損。半導體行業的不景氣,或許也是一個導火索。
根據企查查的統計數據,2022年全年,中國吊銷、注銷芯片相關企業達5746家,較2021年的3420家增長68%。“國產替代”所催生的芯片企業注冊高潮正在慢慢冷卻,殘酷的市場競爭態勢開始顯現。
裁員、減員消息不斷。連行業媒體也透露,越來越多的企業營銷費用受到縮減,“往年的大客戶都想不續約了”。從某種角度說,這不僅僅是OPPO一家要面對的斗爭。
且不論OPPO是否真地想造車,種種消息無一不表明其對未來汽車市場的看好。至于關閉芯片業務后的前路如何,答案就留給時間吧。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徐珊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02497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