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Columbia Engineering)的團隊提出利用核磁共振光譜技術來設計鋰金屬電池的陽極表面。研究人員還提供了新的數據和解釋,以闡明如何使用這種方法來獲得對這些表面結構的獨特見解,以便與相關領域分享。
(圖片來源:哥倫比亞大學)
該團隊的負責人、化學工程副教授Lauren Marbella表示:“研究人員認為,憑借所收集的所有數據,我們可以幫助加速鋰金屬電池設計,以及促進其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的服務。這是人們40多年來一直在為之努力的事情。”
鋰金屬電池的前景
這些電池使用鋰金屬陽極而不是石墨陽極(比如手機和電動汽車中使用的電池),有助于實現更實惠和多用途的電氣化運輸方式,包括半掛式卡車和小型飛機。舉例來說,電動汽車電池的價格會下降,同時提供更長的續航里程(從400公里到超過600公里)。
難以實現商業化的原因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32012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