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智駕大賽深圳站極狐阿爾法S奪得擂主,小鵬G9、智界S7分獲二、三名
7月14日,第二屆中國智駕大賽第四站之深圳站城市NOA賽結果揭曉:極狐阿爾法S奪得深圳站擂主,小鵬G9、智界S7分獲二、三名。問界M7、極越01緊隨其后。
▍寶馬中國回應退出價格戰:重點關注業務質量,支持經銷商穩扎穩打
新京報7月12日消息,網傳因為價格戰導致門店虧損嚴重,寶馬將從7月起通過減少銷售量來穩定價格,緩解門店的經營壓力,并降低返利門檻,取消金融滲透、密采考核。
針對于寶馬中國將退出價格戰的傳聞,寶馬中國方面回應稱,下半年寶馬在中國市場將重點關注業務質量,支持經銷商穩扎穩打。據此前報道,去年寶馬降價的策略保住份額。全年折扣率為 17.66%,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不過降價沒有換銷量顯著增長。寶馬中國上半年累計賣出 37.6 萬輛車,同比下滑 4%。
▍吉利楊學良:打假牌就應該接受處罰,而不是要求守規矩的牌友出局
睿見Economy消息,“2024中國汽車論壇”于7月11日-13日在上海舉行,主題為“引領新變革共贏新未來”。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出席并演講。談到此前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提到的牌桌論“價格戰量力而行,如果跟不了可以過”,楊學良表示,目前吉利還有幸在牌桌上打牌,我們希望牌友們嚴守規矩,如果某些牌友偷牌換牌,打假牌被發現了,就應該自覺主動地接受處罰,而不是要求守規矩的牌友們出局。相信中國的法律一定能支持良幣驅除劣幣。
▍比亞迪李云飛:中國汽車“越卷越強”,出海全球化還要走進去
上海證券報7月14日消息,在2024中國汽車論壇上,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發言表示,比亞迪希望在海外能夠給中國品牌打下一塊天地。他還表示:“中國汽車是越卷越強,越卷越好。”關于“越卷越強,越卷越好“,李云飛表示,首先是中國汽車技術越卷越強。過去四年,中國主流汽車品牌的研發投入是四年之前的2.5倍,大家都非常重視技術研發。
其次,中國汽車產品越卷越好。在李云飛看來,中國車企最近這三五年的產品,跟三五年以前的產品去比,自己跟自己比,自己跟外資的、合資的同行去比,產品確實是越卷越好。
另外,中國汽車企業的服務也是越卷越好。同時,中國汽車出口越卷越多。“所以我覺得這就是卷的意義之所在,我們的技術越卷越強,產品越卷越好,服務越卷越好,品質越卷越硬,出口越卷越多,市占率越卷越高。”
▍小米汽車獲獨立生產資質,SU7 尾標去掉“北京”二字
IT之家7月12日消息,工信部今日發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 385 批),新準入車輛生產企業中出現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在新產品公示中,小米 SU7 尾標的“北京小米”正式變更為“小米”。小米在工信部的掛網信息顯示,小米汽車產品商標為“小米牌”,企業名稱為“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此前該信息為“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
▍歐盟7月15日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臨時關稅進行首輪投票,德國被曝將投棄權票
觀察者網消息,當地時間7月15日,歐盟成員國將就針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臨時關稅的計劃進行表決投票。當地時間7月12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報道稱,德國將投下棄權票。報道形容,此次表決投票是“對歐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貿易案的首次考驗”。
報道介紹,歐盟成員國的第一次投票以書面和保密方式進行,不具有約束力。在臨時階段,歐盟委員會擁有征收關稅的全部權力,不過會征求歐盟成員國的意見,并應當考慮其立場。而后,歐盟委員會將在調查結束時進行最終投票,屆時可提議征收最終關稅,通常有效期為5年。報道稱,德國在第一階段投票中選擇棄權,實際上意味著,德方支持歐盟委員會繼續與中國就歐盟迄今為止最大的貿易案進行談判。當被問及有關投棄權票的問題時,德國總理朔爾茨拒絕證實德方將如何投票,他表示,德國預計歐盟委員會將會成功和中國就電動汽車問題達成協議,協議將有利于歐洲汽車業。
▍加拿大財政部長:將討論對中國汽車設置貿易壁壘,對華貿易問題可能不止涉及汽車
觀察者網消息,當地時間7月12日,加拿大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克里斯蒂婭·弗里蘭(Chrystia Freeland)透露,她將于下周與商業和勞工組織舉行會談,討論對中國制造汽車設置貿易壁壘的問題,并暗示加拿大政府在對華貿易問題上甚至可能不止涉及汽車領域。
彭博社報道稱,加拿大嚴重依賴與美國的雙向貿易,一直在密切關注拜登政府對中國電動汽車、太陽能光伏、電池、鋼鐵和其他產品征收更高關稅的舉措。弗里蘭聲稱:“加拿大別無選擇”,只能從所謂“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待其貿易關系。中國是僅次于美國,是加拿大的第二大貿易伙伴。
▍上汽集團歐洲首座電動汽車工廠擬落地西班牙,2027 年第四季度投產
7 月 12 日消息,綜合 Europa Press 和 Expansión 的報道,上汽集團正考慮在西班牙建立其在歐洲的首座電動汽車工廠,以生產將在該地區各市場銷售的名爵(MG)汽車。當前,上汽集團正與西班牙工業部就在該國設立一家工廠進行磋商。這一消息是上汽方面相關人士于當地時間周五向 Europa Press 確認的。據悉,公司將在 9 月 30 日前作出決定,新工廠計劃在 2027 年第四季度生產首款汽車。MG 預計在 2024 年在整個歐洲的銷售量將達到 25 萬輛,這些數字使得在歐洲本土進行部分生產成為可能。上汽還提到,建立一個覆蓋全西班牙的近 100 個綜合服務點的網絡,并在巴塞羅那設立了一個物流樞紐,以管理 MG 汽車在整個南歐的運營。此外,上汽方面還強調,在不到 40 個月的時間里,它在西班牙直接創造了超過 500 個就業崗位,以及與其業務相關的超過 1000 個間接就業崗位。
▍瑞銀集團下調評級特斯拉評級為賣出,最新目標價197美元
瑞銀集團將其評級從中性下調至賣出,目標價為197美元。瑞銀在報告中指出,特斯拉股價“漲得太多、太快”,使其當前估值越來越難以證明合理。
該股票目前的交易價格是一年期遠期收益的86倍,缺乏可見性,且存在延遲甚至根本完成不了增長目標的風險。該機構認為,在人工智能熱情的推動下,特斯拉非核心業務的高估值已經達到了一個可能引發擔憂的水平。根據歷史經驗,當汽車業務占特斯拉股價比例下降至30%以下之后,其股價將進入下行通道。瑞銀還指出,特斯拉將原定的RobotTaxi推出的時間推遲,這暗示項目實施可能比預期的更具挑戰性。
▌國內
▍小馬智行副總裁張寧:無人駕駛沖擊傳統出行市場至少還需5年,不會完全取代人
中新經緯7月12日消息,最近,“蘿卜快跑”成了熱詞,開出租車的老司機們擔心無人駕駛出租車會搶走他們的“飯碗”。記 者近日專訪了小馬智行副總裁、北京研發中心負責人張寧。對于“搶飯碗”一事,張寧表示,目前無人駕駛的市場份額對市場的影響是非常小的,5年后才會對傳統出行方式形成結構性的變化。以目前的市場份額來說,無人駕駛出租車對市場的影響其實還是非常小的。張寧還表示,無人駕駛不會完全取代人,這是由人的需求決定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提供的是標準化的服務,再好的服務也只能滿足一部分人的需求,有些乘客需要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需要差異化的服務,從這點來講,未來的出租車會朝著更精細化的方向去做。
▍官方回應問界M7加速事故:車輛非智能駕駛/加速踏板100%開度
快科技7月12日消息,近日有博主分享了一起問界M7突然加速至車禍事故。據車主反饋,自己的問界M7還沒有開啟智駕就突然加速,致使失控與前面的大客車相撞。AITO汽車客服日前對此事進行了回應,官方表示,數據顯示碰撞前車輛非智能駕駛,加速踏板100%開度,不屬AEB觸發場景,且未見主動制動記錄。AITO汽車將積極配合警方調查,最終結果以官方通報為準。據博主分享信息顯示,一位用戶于2024年1月買了一輛問界M7,今年7月6日,車主出門去和朋友聚會,車輛還沒啟動智駕功能就突然加速,車主猛踩剎車卻沒有反應,最終失控與前方的大貨車相撞。AITO汽車客服在回應中表示,我們已關注該情況,對駕駛員表示慰問,積極配合警方調查。
▍理想汽車辟謠AI醫療領域合作:涉事方已刪除不當言論并致歉
快科技7月12日消息,近日,理想汽車針對有關其與醫施德(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在AI醫療領域合作的不實宣傳進行辟謠。理想汽車法務部明確表示,醫施德公司的宣傳內容毫無事實依據,屬于造謠和欺騙消費者。涉事方醫施德公司已經刪除所有侵權內容,并向理想汽車發出書面致歉。理想汽車強調對此類侵權行為持零容忍態度,并將通過法律手段持續打擊不法行為,以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極氪否認“新版本 001本月底公布”,征集線索獎勵全網首臺極氪7X汽車
IT之家7月12日消息,@極氪法務部針對“新版本 001 于本月底正式公布”這一網傳消息發布辟謠聲明稱,此消息為不實消息,將嚴厲追究此類違法行為。隨后,極氪智能科技 CMO 關海濤轉發該條微博并表示:“針對造謠和抹黑,對極氪品牌和產品進行貶低、拉踩和惡意詆毀的行為,我們也公開征集相關線索和證據。如查證屬實,將獎勵線索提供者極氪 7X 一輛,全網第一臺用戶。極氪將與廣大網友和社會各界,共同響應清朗行動,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環境。”極氪首款家用 SUV 車型 —— 極氪 7X 今日首次公布了外觀圖。該車定位“豪華大五座 SUV”,主打“極致安全、豪華外形、舒適大空間”。
▍湖南一榮威新能源試駕車自燃,此前官方稱若自燃將免費換新車
7月13日,據衡陽新聞網報道,7月11日上午11時,在湖南衡陽市政務中心街路口附近,一輛路面行駛的電動汽車突發自燃。據悉,自燃車輛為榮威D5XDMH,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受傷,火災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上汽榮威就面向榮威D5X DMH、榮威D7 EV、榮威D7 DMH及榮威iMAX8 EV的非營運車主推出了針對車輛自燃給出的保障權益。明確表示在排除人為因素及外界火源干擾的情況下,若發生因車輛高壓電池包(動力蓄電池)自身原因導致的起火事件,榮威將在20個工作日內,為車主免費更換一臺與原車配置相同的新車,或由車主自由選擇一臺原購車價同等價位且同品牌的新車。
▍廣汽集團召開2024年中期工作會議,決戰全年目標任務
廣汽集團消息,7月13日,廣汽集團召開2024年中期工作會議,全面總結集團上半年各項工作,分析存在問題,研究解決對策,并對下半年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稱,接下來重點做好七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堅定信心,力扭轉經營局面。二是狠抓六力(產品力、品牌力、營銷力、銷售力、服務力、執行力),提升終端銷量。三是高效協同,全力做強自主品牌。四是增量提質,全力做大海外規模。五是聚焦核心,全力推進科技創新。六是破立并舉,全力深化改革攻堅。七是強基固本,全力抓實黨建領航。
▍江淮汽車項興初:與華為合作的首款產品已進入整車驗證階段,計劃年底下線
IT之家7月12日消息,第 14 屆中國汽車論壇于7月11日~13日在上海市舉辦,江淮汽車董事長項興初今日在論壇上表示,江淮與華為合作的首款產品現已進入整車驗證階段,計劃年底下線,明年上半年上市。余承東 5 月曾表示,華為與江淮合作的智選車品牌首款車型將于 2025 年春季上市。今年 3 月,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公示了《江淮年產20萬輛中高端智能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信息顯示該工廠預計年產量20萬輛,將開發江淮汽車全新的新能源專屬 DE 平臺、華為智能技術賦能的 X6 平臺。江淮汽車公布的 6 月產銷快報顯示,該公司 6 月銷量 32915 輛,同比下降 3.69%;前 6 月汽車銷量 20.62 萬輛,同比下降 7.57%。
▍比亞迪海獅 05 DM-i 完成申報,搭載 DM 5.0 動力系統
快科技7月12日消息,我們從工信部網站獲得了一組比亞迪海獅05申報圖。在外觀上,新車采用了海洋網系列前臉,定位為五座緊湊型SUV。動力上,新車采用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或搭載第五代DM技術。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依然為4710*1880*1720mm,軸距則為2712mm,定位一款緊湊型SUV。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74千瓦,電機最大功率120千瓦,與之匹配的是弗迪磷酸鐵鋰刀片電池。
▍極氪首款家用 SUV 車型 7X 通過工信部申報:可選雙電機、激光雷達
快科技7月13日消息,工信部昨日發布了第 385 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其中極氪首款家用 SUV 車型 —— 極氪 7X 通過申報。極氪 7X 共申報了 3 個版本,車長 4825mm、車寬 1930mm、車高 1656/1666mm(裝配空氣彈簧時車高 1656mm),擁有 2925mm 軸距。該車搭載衢州極電電動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的電機,可選 310kW 單電機、165/310kW 雙電機版本。
▍小鵬新車 P7 + 完成工信部申報:車長超 5 米,“兩段式”車尾設計
7 月 13日消息,又到了一月一度的“工信部車展”時間,工信部昨日發布了《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 385 批),小鵬汽車此前官宣的號稱“開啟智駕新時代”的新車 —— 小鵬 P7 + 現身申報名單。這次亮相的新車為粉紫色 + 黑色及銀灰色 + 黑色雙拼車身,采用了與現款小鵬 P7 不同的設計風格,車身更為修長,且線條要顯得硬朗一些。這款新車尾部則采用了“兩段式”設計,整個車頂與擾流板融為一體。匯總小鵬 P7 + 主要信息如下:該車長 5056mm,寬 1937mm,高 1512mm,軸距 3000mm,總質量 2400kg 或 2500kg。此次申報的車型為單電機版,最大功率為 180kW 或 230kW 可選,磷酸鐵鋰電池來自湖北億緯動力有限公司。新車可選裝同色車身、黑色前后標識及后攝像頭。
▍智界R7申報圖,定位轎跑SUV/預計售價區間30-40萬元
7月12日,在工信部最新一期申報圖中,發現了智界R7的身影。作為鴻蒙智行首款轎跑SUV,新車此前已經發布了官圖,據悉新車預計定價為30-40萬元。外觀方面,新車在前臉部分基本采用了與智界S7相同的設計,車頭部分依舊是全封閉式設計,貫穿式日行燈搭配飽滿的LED大燈,視覺效果很科技動感。智界R7的車身長4956毫米、寬1981毫米、高1634毫米,軸距達2950毫米。動力方面,新車將繼續配備華為電機系統,標配800V碳化硅高壓平臺,有單電機版本和雙電機版本,單電機版最大功率215千瓦,雙電機版本最大功率365千瓦。
▍工信部羅道軍:芯片自給率僅10%,結構性短缺成瓶頸,企業應往高端發展
睿見Economy消息,“2024中國汽車論壇”于7月11日-13日在上海舉行,主題為“引領新變革共贏新未來”。工信部電子五所元器件與材料研究院高級副院長羅道軍出席并演講。羅道軍談到,中國擁有最大的新能源車產能,用量也是越來越多。但是,芯片的自給率確實目前不到10%,是結構性的短缺。他建議做車規芯片的企業盡量往高端走,低端現在又開始卷的不行了。“我們有一句俗語叫只要國人會做的事情,很快就會決掉,所以必須要不斷的創新”,他說。羅道軍強調,中國現在的產業里面兩個亮點,一個新能源,一個汽車。他坦言道,“如今國際環境越來越差,車企的內卷也越來越厲害。所以對芯片來講,車是一個好的行業,應用也越來越多。結構性矛盾也給我們創造了很好的機會。”
▍吉利總裁楊學良:中國汽車出海,不要重蹈摩托車覆轍
快科技7月13日消息,在日前召開的2024中國汽車論壇上,吉利高級副總裁楊學良發表了主題演講。楊學良談到了國內車企內卷的狀況,并發出對國產汽車出海重蹈摩托車行業覆轍的擔憂。楊學良稱,中國的摩托車行業,也曾走過了類似于今天汽車行業所走過的道路,曾經風靡全球,整個東南亞幾乎都是中國生產的摩托,而今在東南亞,幾乎不見中國摩托車的蹤影。原因是什么,就是這些出海摩托車企瘋狂地打價格戰,更是壓縮質量空間,(東南亞消費用戶)用過以后就知道了,就不會再買了。我也聽同行講,已經有人將內卷的戰火帶到了海外,燒到了海外,破壞了當地市場競爭的生態,這種現象也必須得到改變,否則中國汽車在國際汽車市場發展,也將重蹈摩托車行業的覆轍。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瑯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王瑯表示,適度的市場競爭是推動企業進步和市場繁榮的驅動力,但過度的內卷現象不僅阻礙了企業的健康發展,也對整個汽車產業的長期可持續性構成了威脅。
▍中汽協付炳鋒: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需加強全球合作 共同實現跨越
中國經營報消息,2024年7月11—13日,2024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辦。在7月12日上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發表演講。付炳鋒介紹,L2級自動駕駛在新能源汽車配置率達到56.2%,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加速落地,無人駕駛車輛進入商業化試點運營。軟件開發應用日新月異,芯片、傳感等硬件系統全面發展,在應用領域開發形成巨大的創新洪流。付炳鋒認為,協同創新推動全球汽車技術發展。當前,固態電池、燃料電池及高壓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正在加快突破,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及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等技術不斷迭代。隨著這些技術深度發展,協同研發和全球產業鏈合作更加重要,協同創新成為全球發展的主流模式。
付炳鋒指出,標準的一致性是產品全球化的基礎,通過國際標準協同制定,減少技術壁壘,促進全球汽車產業協同發展和技術互通,實現快速發展。為了加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底層關鍵技術和軟硬件的協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行業企業共同發起了“中國車用操作系統開源共建”項目,推動車用操作系統內核向開源共建模式發展,并向全球開放。
▍中機電商會:預計全年汽車出口量增速為15%-20%
新京報7月14日消息,7月11日-7月13日,2024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舉辦。中國機電商會汽車分會秘書長陳菁晶在論壇上表示,“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整車出口量規模為293萬輛,接近我們300萬輛的預期水平,我們希望下半年中國汽車出口有穩健的表現。”陳菁晶表示,中國汽車從目前出口額上看,仍然落后于德國和日本排在全球第三位;雖然中國汽車出口量比較大,但出口價格等方面仍與西方汽車制造商有一定差距。
對于汽車企業的出口,陳菁晶建議首先車企要維持正常的利潤率,不斷提升服務質量,不能只靠銷售目標來維持市占率;其次,對于海外市場要有合理分區,哪些是貿易類型,哪些是投資類型,在投資友好型市場要做合理的可行性分析。此外,車企在新興市場的出海布局也要審慎考慮,比如中國車企在東南亞的投資,目前東南亞電動汽車主要市場集中在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市場,中企在當地投資存在過于集中可能會導致中方之間的競爭加劇。
針對今年全年汽車出口形勢,陳菁晶表示仍維持年初的預測,預計全年汽車出口量增速在15%-20%之間,汽車出口規模有望達到6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望提升至35%以上。
▍2024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將于9月在宜賓舉行
四川日報7月13日消息,由省政府主辦的2024世界動力電池大會,擬于9月1日至2日在宜賓舉行。7月12日,記 者從2024世界動力電池大會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大會將集中亮相一批動力電池領域的重磅成果,邀請全球動力電池TOP10企業和產業鏈頭部企業共商合作。將舉辦6個專題會議、成果展示等活動。6個專題會議包括全球動力電池TOP10企業研討、全球先進電池前瞻技術、新型儲能產業發展、世界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動力電池質量提升、動力電池安全高效運輸6個方面。這也是宜賓第三次承辦世界動力電池大會。
▌國際
▍特斯拉在美國推出新款 Model3長續航后驅車型:售價42490美元
快科技7月12日消息,特斯拉官網顯示,該公司在美國推出了新款 Model 3長續航后驅車型,售價為 42490 美元(當前約 30.9 萬元人民幣),可享 7500 美元補貼。該版本續航可達 363 英里(約 584.19 公里),成為了目前 Model 3 美國在售版本中最便宜的一款(標準續航后輪驅動版無法享受 7500 美元美國補貼)。特斯拉中國官網暫未上架 Model 3 長續航后輪驅動版車型。
▍特斯拉美國 Model Y 標準續航后驅版 1600 美元解鎖 50 英里續航
快科技7月14日消息,據媒體報道,特斯拉美國官網最近推出了針對Model Y標準續航后驅版的“能量升級”服務。用戶可以通過支付1000美元或1600美元,增加車輛續航30至50英里(大約48至85公里)。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數字僅基于“內部建模”而非 EPA 官方測試數據,實際解鎖里程可能會略有不同。不過這與特斯拉之前承諾的不太一樣,用戶目前只能花 1000~1600 美元解鎖 30~50 英里續航,略低于此前宣傳的 1500~2000 美元解鎖 40~60 英里續航。
▍取消懷擋,新款特斯拉 Model Y 內飾及車頭造型曝光
IT之家 7 月 14 日消息,新款特斯拉 Model Y 的內飾諜照已曝光,從諜照來看,新車的內飾設計與新款 Model 3 相似,中控屏幕上還顯示了新款 Model Y 的 3D 模型圖,設計風格也與新款 Model 3 相仿。內飾方面,新款 Model Y 延續了新款 Model 3 的設計風格,貫穿整個中控臺的氛圍燈非常引人注目,中控臺面層次感更強。新車還換裝了全新的方向盤,取消了懷擋和撥桿轉向燈,改為方向盤上的轉向燈操作和屏幕換擋。動力方面,新款 Model Y 預計將延續現款車型的動力配置。值得一提的是,馬斯克此前表示,新款 Model Y 不會在今年更新,預計將推遲至 2025 年發布。
▍現代汽車與工會達成史上最大加薪協議,連續六年避免罷工
新浪財經7月13日消息,現代汽車工會方面周六表示,其成員已投票接受本周早些時候達成的初步工資協議。根據協議現代汽車將把員工的基本月薪提高4.65%,即11.12萬韓元(約合81美元),并向每位員工發放相當于基本月薪500%的一次性績效獎金,再加上1800萬韓元。此外,每位員工將獲得25股公司股票。此次商定的加薪幅度是該公司歷史上最高的。該協議是在工會計劃罷工的前兩天達成的。由此,現代汽車自2019年以來連續六年在沒有罷工的情況下完成了工資談判。雙方將于周一舉行簽字儀式。
▍美參議院暫未將大疆無人機列入禁令
據臺灣地區中時新聞網7月12日消息,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近日公布了其《2025 財年國防授權法》草案,其中并未包含任何禁止新大疆無人機進入美國市場的條款,這為大疆提供了暫時的緩解。然而,大疆在美國市場的前景依然充滿不確定性。該草案接下來將提交至參議院全體會議進行審議。一旦通過,參議院和眾議院將開始協調各自版本的法案。在此過程中有可能重新考慮禁令,或者達成對大疆無人機的限制性協議。根據Drone Industry Insights的數據,去年大疆在美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份額接近80%,全球的消費級無人機份額占比將近70%。而剩下的30%,國產品牌道通同樣占據了一半。
▍為招攬中國車企建廠,曝意大利擬考慮將Stellantis停產品牌轉讓給中企
快科技7月14日消息,為鼓勵中國汽車企業在意大利投資設廠,意大利政府正考慮通過法律手段“接管”歐洲汽車巨頭斯泰蘭蒂斯集團(Stellantis)旗下已停產的汽車品牌,將其使用權“轉讓”給中企。報道稱,意大利政府考慮“轉讓”的品牌包括Innocenti和Autobianchi,兩者均于上世紀90年代停產。意大利已于去年12月份通過了一項法律,允許政府“接管”至少停用了五年的品牌,并可以轉讓給打算在意大利投資的公司。斯泰蘭蒂斯集團則表示,還未從政府方面收到此類計劃的相關消息。
▍奧迪精簡產品線,A5 / S5 / RS5 雙門及敞篷版轎跑車將停產
IT之家 7 月 14 日消息,據外媒 motor1 報道,奧迪 A5、S5、RS5 的雙門轎跑車及敞篷版不會更新至 2025 款車型,將面臨停產。奧迪將保留四門轎跑車版本,這家德國豪華品牌正在精簡其產品組合。報道稱,現實情況是兩門車的銷量很糟糕,不要忘了奧迪已經停產了 TT 和 R8 車型,A3 敞篷版已經從奧迪陣容中消失了很多年。而奧迪的競爭對手梅賽德斯融合了 C 級雙門轎跑車 / 敞篷車和 E 級雙門轎跑車 / 敞篷車,打造了 CLE 雙門轎跑車 / 敞篷車。
報道還重申,奧迪決定讓燃油汽車在其名稱中帶有奇數,而電動汽車都將用偶數命名。出于這個原因,原來內燃機驅動的 A6 將成為 A7,為電動 A6 E-Tron 的陣容留出空間。
▍韓國汽車出口單價突破2.5萬美元 刷新歷史同期紀錄
7月14日,韓國汽車移動產業協會(KAMA)發布數據,2024年上半年韓國汽車出口單價達到2.5224萬美元,刷新歷史同期紀錄。
自2018年的1.6685萬美元起,韓國汽車的平均出口價格呈現持續上升趨勢,2020年首次超過2萬美元,隨后三年年均增長率為2.8%。數據顯示,韓國汽車出口額自2021年的195.53億美元增長至2024年的370.09億美元,連續四年實現增長。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宇寧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3757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