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五大新能源汽車掌門人齊聚百人論壇,電動汽車產業進入智能化“下半場”
3月29日第一電動消息,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比亞迪王傳福、蔚來李斌、小米汽車雷軍、理想汽車李想、小鵬汽車何小鵬等車企領袖齊聚,圍繞電動化、智能化與行業競爭展開深度探討。
蔚來汽車李斌在論壇上強調了換電模式的優勢和電池壽命管理,同時宣布了蔚來自研芯片和整車OS對外開放。小米汽車雷軍分享了小米SU7的市場數據,并宣布了2025年超過300億元的研發投入計劃;雷軍表示,把智能化做好是小米的本分,并呼吁行業共享資源統一標準,讓消費者有完美的智能體驗。理想汽車李想宣布自研操作系統“星環OS”將于4月開源,適配周期縮短至4周,2024年節省成本數十億元,預計行業每年可省千萬元至億元授權費。而小鵬汽車何小鵬則預測了未來10-20年飛行汽車市場規模或達2萬億美元,小鵬匯天累計投入超100億元,2026年量產首款飛行汽車,年產能1萬臺,同時推進10-15萬元級AI智駕新品牌,第二季度AI大模型將上車。此外,比亞迪的王傳福提出了智能化變革的預測,斷言智能化變革將在2-3年內完成,并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技術、產品和產業鏈上領先全球3-5年;提出“安全平權”理念,強調技術疊加需以安全體系為底線。
同時,其他行業代表和相關部門領導也闡述了行業趨勢與技術突破,巨灣技研預計超快充電池2025年滲透率或超5%,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翻倍。地平線創始人余凱宣布征程6P芯片正式回片,稱L3級自動駕駛3年內可實現“脫手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張亞勤預測,無人駕駛的“ChatGPT時刻”將在2025年到來,但要實現規模化普及還需更長時間。長安預測中國市場最終留存品牌不超20個,奇瑞、吉利等車企通過本地化研發和合資模式拓展海外市場。黑芝麻智能預計2025年底NOA滲透率達20%。商務部計劃2025年投入3000億元支持以舊換新,推動綠色消費;寶馬、奧迪計劃兩年內推出超40款新車,強調“AI+安全”戰略。
▍廣汽集團2024年營收超4000億,廣汽集團與華為合作華望面向30萬級高端市場,產品由華為主導
第一電動3月29日消息,廣汽集團發布了2024年度報告,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約4016.5億元,累計派發現金股息超260億元。2024年,廣汽集團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91.66萬輛和200.31萬輛,銷量從8月到12月連續5個月環比增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銷量比例提升至45.21%,其中節能汽車約22.51%,新能源汽車約22.70%。自主品牌產銷76.23萬輛和78.95萬輛,銷量占比提升至約39.41%,新能源汽車銷量43.08萬輛,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約為55%。
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表示,公司計劃在2025年推出超過20款車型,并已投資15億成立華望汽車,加快與華為合作,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華望汽車將主要面向30萬級高端客戶市場,產品定義和定位主要由華為主導,廣汽集團則提供支持并保持華望團隊的決策權限。
▍比亞迪宣布多款非智駕版新能源車型降價,最高直降1.6萬元
第一電動3月30日消息,比亞迪王朝系列宣布推出“限時一口價”活動,涉及秦L DM-i、漢 DM-i、唐 DM-i 和宋L DM-i四款非智駕版車型。秦L DM-i非智駕版一口價為8.98萬元,2025 款漢 DM-i(非智駕版)限時一口價 15.58 萬元起,2025 款唐 DM-i(非智駕版)限時一口價 16.98 萬元起,宋L DM-i非智駕版一口價為11.98萬元起,活動將持續至4月30日。此次降價幅度顯著,秦L DM-i非智駕版原價9.98萬元起直降1萬元;宋L DM-i非智駕版原價13.58萬元起直降1.6萬元;比亞迪漢 DM-i / 唐 DM-i 非智駕版都直降1萬元。
此前,比亞迪還宣布啟動“海洋超值駕驚爆一口價”活動,針對旗下三款老款非智駕版車型進行降價。具體降價信息如下:海豹06 DM-i車型降價1萬元,現一口價為8.98萬元起;宋PLUS DM-i車型降價1.6萬元,現一口價為11.98萬元起;海豹07 DM-i車型降價1萬元,現一口價為12.98萬元起。此次降價活動不包括今年更新的智駕版車型。
▌國內
▍長城汽車2024年營收增16.73%,凈利潤增80.76%,新能源車型銷量同比增長25.65%
IT之家3月28日消息,長城汽車發布了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長城汽車2024年營業總收入達到2021.95億元,同比增長16.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6.92億元,同比增長80.76%;扣非凈利潤97.35億元,同比增長101.4%。在銷量方面,長城汽車2024年全年新車銷量為123.45萬輛,同比增長0.37%。其中,海外年銷售達到45.41萬輛,同比增長44.61%,海外累計銷量已超過180萬輛;新能源車型銷售32.22萬輛,同比增長25.65%。
長城汽車2024年經營性現金流為277.83億元,同比增長56.49%,毛利率19.51%,同比上升1.36個百分點。高單價車型占比提升,坦克品牌銷量達到23.22萬輛,同比增長42.57%,魏牌均價超過25萬元。
▍國資委宣布對整車央企汽車戰略重組,工信部將有條件批準L3級自動駕駛
3月29日第一電動消息,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宣布,將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以提高產業集中度。此舉旨在整合央企的研發制造和市場優勢資源,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并鼓勵央企間的進一步合作。國資委副主任茍坪提出,支持汽車央企與其他企業深化合作,加快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他還提到,2024年三大汽車央企新能源汽車直接投資同比增長35%,在投資總額中占比超過70%,自主品牌銷量達到175萬輛,同比增長超過80%。茍坪強調,將對中央企業汽車企業出臺一業一策、一企一策考核方案,單獨考核新能源汽車業務,并考慮戰略投入期的經營性虧損。
此外,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同一論壇上表示,工信部將編制新時期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加強部門協同,完善支持政策,持續鞏固擴大產業競爭優勢。他提出五點計劃:加強技術攻關,加快自動駕駛產業化發展,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推動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以及深化行業管理改革。辛國斌還提到,將有條件批準L3級自動駕駛車型生產準入,推動道路交通安全保險等法律法規完善。
▍阿里云高管回應特斯拉合作傳聞:特斯拉正廣泛接觸本土企業;特斯拉Model Y產線暫停,下月7號復工
3月29日消息,據《自動駕駛 Daily》消息,特斯拉正在與阿里云進行深入接觸,探討未來可能的合作機會。一位阿里云高層回復財聯社記 者透露,目前特斯拉正在和國內本土企業普遍接觸。據知情人士透露,阿里或將為特斯拉中國的FSD落地提供GPU數據中心服務。
此外,微博博主“胖虎Shawn”發布消息稱特斯拉Model Y產線近期停工,預計下個月7號復工,但未透露具體原因。網友猜測可能因訂單不足或為新三元鋰電池做準備。目前,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煥新款Model Y后輪驅動版預計交付時間為2-4周,長續航全輪驅動版預計交付時間為6-10周。
▍國軒高科宣布5月17日推300Wh/kg全新高安全固態電池
第一電動3月30日消息,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上,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朱星寶宣布,國軒高科將于5月17日發布全新高安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為300Wh/kg。去年5月,國軒高科已發布“金石電池”,采用全固態技術,能量密度達到350Wh/kg,比主流三元鋰電池提升40%以上。金石電池一次性通過了200度熱箱測試,高于130度的國家標準,為電動汽車提供更高安全保障。
▌國際
▍特斯拉新加坡推低功率Model Y,避動力稅省7萬元
3月30日第一電動消息,特斯拉在新加坡市場推出了一款特別設計的Model Y后輪驅動版本,名為“Rear-Wheel Drive 110”。這款新車型的總功率為110 kW,零百加速時間為9.6秒,相較于標準版5.9秒的加速時間,動力有所降低。盡管動力減弱,但這款新車型與標準版在WLTP續航里程上保持一致,均為466km,且兩者的指導價格僅相差500新加坡元。
特斯拉推出這款“Rear-Wheel Drive 110”版本的Model Y主要是為了規避新加坡的“動力稅”。在新加坡,購買車輛前需競標COE(擁車證),其中A類COE適用于不超過110 kW的車輛,而B類COE適用于超過110 kW的乘用車。A類和B類COE的成本差異,加上新車價格差異,使得購買這款新車型的新加坡消費者實際上可以節省約7萬元人民幣的購車成本。
▍百度蘿卜快跑宣布與迪拜RTA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部署超1000臺無人駕駛汽車
第一電動3月29日消息,百度旗下的蘿卜快跑宣布與迪拜道路交通局(RTA)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迪拜部署超過1000臺全無人駕駛汽車。這標志著蘿卜快跑首次在中國以外的地區開展無人駕駛規模化測試和服務。此次合作將使蘿卜快跑在迪拜市區進行無人駕駛規模化測試和服務,以驗證其無人駕駛系統的穩定性和成熟度。
▍OpenAI年底前須轉型營利性公司,否則融資減半
IT之家3月29日消息,ChatGPT的開發商OpenAI正在完成一輪規模巨大的融資,估值達到400億美元,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初創企業融資之一。此輪融資由軟銀領投,目前處于最后階段。
為了獲得全額融資,OpenAI必須在今年年底前轉型為一家營利性公司。如果不能滿足這一條件,融資規模可能會縮減至200億美元。這一轉變對OpenAI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可能會影響其未來的業務模式和發展方向。此輪融資的成功完成將為OpenAI提供更多的資源來繼續開發和推廣其人工智能技術,包括ChatGPT在內的多種應用。這也可能加強其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地位。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 第一電動編輯部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6546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