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9月1日起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的消息傳出后,21日,國務院辦公廳又下發了《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將近期關于新能源汽車的一攬子政策利好落實為可操作措施。作者7月24日采訪獲悉,在政策“組合拳”的連環刺激下,品牌汽車廠商紛紛摩拳擦掌,為搶占市場先機,已有品牌電動汽車搶先進駐福州。業內人士認為,國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給新能源汽車產業升級帶來了機遇,也必將助推福州乃至福建汽車產業的升級。
新能源汽車市場升溫
受價格高、產品不豐富、續航里程和充電設施等因素限制,福州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未形成氣候。此前,福州新能源汽車市場上不僅車型少,銷售情況也十分慘淡,一些店里雖然有擺出車型,但實際銷售并未啟動,有些4S店的新能源汽車月銷量僅個位數。
不過,這種局面正在改變。作者昨日了解到,隨著今年來一系列新政及市場利好因素的強力刺激,福州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始升溫,一些國產戰隊近日已搶先進駐福州。為了吸引客源,個別商家甚至打出“你購車,我交稅”優惠,此外還有號稱“市場指導價10.88萬元,活動期間只賣4.18萬元”“充電6小時,百公里耗電僅4元”等誘人標語。
與此同時,市民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也開始提升。“銷售情況還不錯,首批20輛純電動汽車在進駐福州不久便銷售一空,現在正在補貨。”代理知豆微行電動汽車的何先生稱。比亞迪福建區域銷售經理黃先生昨日告訴作者,目前已經接到30多個混合動力車的訂單。德易起亞市場部陳經理也稱,現在消費者接受度越來越高,店里多款混合動力車的銷量比以前提升了很多。
充電樁偏少成掣肘
相對燃油汽車,電動汽車最大的優勢是省油錢。一品牌電動汽車商家介紹,受電池能量密度制約,家用純電動轎車充一次電大約能跑150公里左右,百公里電耗成本約10元,最低的不到5元。而傳統汽車百公里油耗約8升,費用至少50元。市民之所以對電動汽車還不“感冒”,除了擔心動力不足、電池續航能力有限外,跟充電樁等基礎配套設施偏少也密切相關。
目前,雖然福州市部分公共大型停車場和新建居民小區裝有電動汽車充電樁,能實現計時、計電度和計金額充電,但數量十分有限,不利于電動汽車推廣。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業內人士認為,在新能源汽車推廣中,基礎設施先行至關重要。相比購置稅優惠等,消費者更需要完善的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福建順祥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何先生告訴作者,為緩解電動汽車充電難題,公司代理的品牌電動汽車廠家準備在福州五城區增設充電樁,“每個區新安裝1個到2個,預計兩個月內推出。”
閩新能源汽車研制走在全國前列
據了解,福建省新能源汽車研制走在全國前列。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基礎已經形成,已成功走出了一條以混合動力為技術路線、以城市公交為商業模式的成長路徑。
福建省福工動力技術股份公司與福建工程學院合作,推出的混聯式混合動力系統、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等驅動總成系統,已累計搭載在20多個城市的近2000輛新能源公交車上,擁有全國五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公交車節油率超過29.7%。在純電動車領域,東南V3菱悅底盤快速換電式純電動轎車,成為國內首款獲工信部公告的底盤換電式電動車。而福汽集團研發的國內首款純電動輕型客車也正在進行區域性推廣。
福建省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秘書長徐希真,也是福建省新能源產業聯盟發起人之一,他十分看好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他說,從國家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到今年9月起對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再到此次國務院的指導意見,種種跡象表明,新能源汽車已是大勢所趨,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閩企一定要抓住機遇,創造汽車工業新的輝煌。”在徐希真看來,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有望駛入快車道,也必將助推福州乃至福建汽車產業的升級。在挑戰和機遇面前,閩企要進一步注重產品質量、加強技術創新,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作者王玉萍 實習生柯競)
來源:福州新聞網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3316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