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隨著私人電動汽車消費時代的到來,電動汽車的質量如何,電動汽車用戶的消費權益能否得到保障,也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
在315來臨之際,第一電動網在第一電動網官方微信(微信號:d1evwx)和網站作了一個題為“你遇到的電動汽車質量問題有哪些?”的調查,截至3月14日24時,兩個平臺有近200名電動車主參與。在“你給自己的電動汽車打多少分?”的調查中,電動汽車消費者打分較為慷慨:7%的人給自己的電動汽車打了100分,12%打了90分,29%打80分。有11%的人打了50分以下。對比汽油車的質量,認為質量比汽油車好的僅占7%,34%的人認為電動汽車質量與汽油車相當,58%的人認為電動汽車質量不如汽油車。
電動車主都遇到過什么質量問題?30%的票數投給了電池的安全和穩定性。此外,電動汽車的整車裝備水平也遭抱怨較多,26%的消費者遇到了此類問題。
廠家或4S店對電動汽車消費者的質量問題,反饋又如何?35%的消費者說,廠家或4S店給出了積極的反饋,一般應答52%,不予反饋的居然還有11%。
電動汽車的社會接受度還有限,即便在車主當中,也還有些疑慮。66%的人對電動汽車召回和起火事件尤為關注。
調查結果顯示,雖然電動汽車車主總體對車輛質量比較滿意,但是對比燃油車還有距離。近年來,在政府補貼等利益的驅動下,許多汽車企業都希望借助新能源汽車項目“上位”。但同時,很多企業在電動汽車研發、生產、電池管理等方面尚未形成足夠的質量把控能力,導致了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抱怨。
因此,我們也提醒電動車企把好質量關,同時做好服務,因為前車之鑒也不少。2011年,杭州電動汽車因電池故障自燃,引起電動車主極大心理震蕩。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專家組組長王秉剛曾表示,我國相當一部分動力電池產品沒做到精心設計,精心制造和精心管理3個“精心”,相反,是3個“粗糙”。從小電池技術到動力電池組技術,對我國電池產業是個飛躍,是個挑戰。只要大家多重視,多下功夫,少吹牛,少浮躁,電動汽車安全性是可以做到的。
對于電動汽車的質量問題,如果您意見想表達,請在評論區發表,或發送文章至lyj@d1ev.com。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3777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