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換技術的產業戰略被日本大地震猛撞折了腰,充分顯示我國汽車產業的核心技術空心化問題依然存在。
近兩個月來,日本的零部件供應已捉襟見肘,本田、日產在華生產將不得不面臨大面積減少和停產。豐田汽車中國公司宣布,從4月21日到6月3日,所有整車工廠的開工率調整為平時的50%,極端的情況下有可能調整到30%。業內預測,日本地震對中國車市的影響可能在6月份集中體現。我國實行了27年的”市場換技術”策略最終還是沒能徹底換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眾多合資車企仍然需要看別人的臉色。由于日本對華有大量的零部件出口,且大多都集中在汽車的核心零部件上,當前日本地震導致其核心零部件的供應緊缺,倘若其恢復正常生產的時間過長,則不可避免地使國內日系合資車企受較大沖擊,也會波及其他采購日本核心零部件的國內車企。
中國與外資合資二十七年,建立了完備的零部件體系,也培育了中國汽車產業龐大的人力資源。但是,中國如約給了市場,而技術卻沒有換來,戰略上的一相情愿和戰術上的各自為政,中國用全球產銷第一的汽車大國,換來的是外資的競技場。在汽車導航地圖領域,國內領先的上市公司四維圖新也看到了這一點。近日,四維圖新與上汽信息簽署《合資意向書》,共同出資2000萬元設立合資公司,就是一次打破市場換技術的營銷創新。
在2006年前,四維圖新是唯一獲得政府核準率先開展導航地圖業務的圖商,市場上呈現寡頭獨占格局。2006年以后,為了推動產業發展,中國政府支持更多的地圖企業有序進入市場,高德、暢想、長地、易圖通、靈圖等企業先后得以開展導航地圖業務,國內的競爭格局因此逐步展開。為了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格局,四維圖新分別與豐田成立了北京圖新經緯、與諾基亞成立了上海納維信息。兩家新成立的合資公司讓四維圖新迅速擁有了豐田汽車和諾基亞這兩個主要客戶,并且得到了豐田集團和諾基亞集團的尖端導航地圖技術的全力支持。豐田和諾基亞也因此得以和四維圖新共同分享潛力巨大的中國導航地圖市場的蛋糕。四維圖新的市場換技術的戰略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因此也將后進市場的其他圖商逼向了狹小的生存空間。2009年,四維圖新不斷拓展市場份額,以上汽集團為例,上海大眾汽車、上海通用汽車和上汽乘用車幾乎所有的主要導航車型都被四維圖新拿下。
然而,進入2011年,市場形勢急轉直下。不僅豐田的導航裝配量大幅下降,諾基亞陷入困境,而且上海大眾汽車的90%以上,上海通用汽車的80%以上,甚至上汽乘用車的主力車型榮威350的90%以上的導航地圖份額都已被轉換成另一家圖商高德軟件。短短兩年時間,市場格局巨變,四維圖新曾經連續數年雄踞中國車載導航地圖市場第一的寶座也被奪走。特別是當奧迪、別克GL8等高端導航車型推出旋三維模型數據,樓塊顯示街區圖,車道區分引導,樓宇內租戶樓層導航,道路警告標識,道路指示詳細看板等尖端導航地圖屬性時,四維圖新無力與競爭對手抗衡,眼睜睜地看看國內所有的高端屬性導航地圖訂單都被競爭對手卷走,其中可能也包括2012年寶馬訂單。不僅如此,上汽集團目前已經推出的三大車聯網Telematics服務和實時交通信息服務也全都被四維圖新的競爭對手拿走。因此,四維圖新原有的市場換技術的戰略并沒有取得預想的應有效果,反而逐漸失去了競爭優勢,特別是在進入2011年之后。
如果說四維圖新與豐田、諾基亞的合資是為了以中國市場換國外技術,那么與上汽信息的合資是以分享地圖的收益換上汽的市場。這次合資是四維圖新在渠道營銷和營業拓展的創新,是在被競爭對手搶先掌握了核心技術的不利情況下,對競爭對手形成釜底抽薪的絕殺。毫無疑問,四維圖新和上汽信息將成為這次合資的巨大受益者,只是被限制選擇的上汽集團的導航用戶可能會覺得失望。
( 編輯/劉文林 )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552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