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電動汽車的崛起不僅預示重大技術革命,也意味傳統汽車巨頭的地位將受到中國新興電動汽車制造商的挑戰。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3月7日援引法新社報道,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歐洲汽車制造商高層說,德國福士偉根公司2015年的柴油車排放檢測造假丑聞,不經意間推動了汽車業從傳統內燃機引擎向電動馬達的過渡,讓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趁虛而入”。
報道稱,8日舉行的日內瓦車展,讓人們看到這股電動車浪潮有多強勁。
報道稱,這場轉型將威脅到傳統汽車巨頭目前所享有的優勢。為了改良內燃機引擎的性能,并且使它符合日益苛刻的反污染法規,傳統汽車廠商投入數十億美元研發資金。專家指出,這對新入場的競爭者而言,幾乎是無法逾越的市場壁壘。
羅蘭貝格咨詢公司汽車業專家克斯泰特表示:“電動動力總成(powertrain)的制造顯然簡單得多。中國當下正是(電動車)市場開放的最佳指標。”
報道稱,羅蘭貝格確認,電動車市場目前一共涌現30多家新公司,其中包括吉利與沃爾沃合辦的“領克”(Lynk & Co)、騰訊等科技巨頭注資的蔚來汽車(NIO),以及“中國的馬斯克”李想創辦的“車和家”等企業,都是中國新興電動汽車制造商。
報道稱,根據汽車業研究公司Jato Dynamics的數據,美國最大的電動汽車及太陽能公司特斯拉(Tesla)10年前才開始生產電動車,如今已經賣了7.5萬輛,與雷諾—日產聯盟的銷售量不相上下。但在電動車銷量上排行第一的,還是北京汽車集團的EC系列,達7.8萬輛。
報道稱,銷量排行榜前10名中,大部分都是中國制造商,唯一一家傳統汽車制造商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旗下的雪佛蘭,而德國車商則全部缺席。
電動汽車目前市場占有率僅1%,但預期增長率高達50%,很快將成為市場重要部分。羅蘭貝格預測,到2025年,電動汽車將占世界最大汽車市場——中國銷售額的17%。
來源:參考消息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64275
以上內容轉載自參考消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