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銅根,見字如面。
「見字如面」這句話其實不準確。因為至今為止,我依然不知道你到底是誰?長什么樣?目前職業是什么?之前是哪里畢業的?現在在哪里工作和生活?
你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團隊,我在對誰說話?我到現在也不確定。雖然這樣對話不對等,但無奈也只能這樣。今天,就且當你是一個「人」吧。
大概三天前,在看到蔚來車主 ES8 @雨 (賈先生)委托我們發表的聲明(116公里時速撞擊隔離帶后,蔚來ES8當事車主委托我們發個聲明)后,你留言說要寫篇短文給我。
昨天下午,在你@我后,我看到你的這篇《撞了車之后,怎么發朋友圈才高級一些?》的文章。
我稍后粗略抽空看了眼,第一感覺是失望。因此在昨天簡短回復中我這樣說了,還寫了句「看不出科學精神、只看到麻將精神」。
你后來回我一個「?」。過去 24 小時,想必你也沒想清楚。
今天原本要寫大眾安亭新能源工廠落成和首輛 ID.車下線,但昨天許諾會詳細說,你的「粉絲」也跑來挑釁,我干脆就抽時間今天來回應吧。
從你發表的微博來看,文章是專門寫給我。我今天又很認真地看了一遍。但并沒有找到你挑我文章毛病的部分,甚至針對我個人的攻擊也極少,主要還是在「大罵」蔚來車主和蔚來這家公司。
這讓我越看越詫異。本來以為文章是寫給我的,結果發現你是想當馬云+馬斯克二者靈魂上身的「導師」,不僅要教蔚來車主做人,還要教蔚來怎么做公司怎么做產品。
當然,是不是馬云+馬斯克綜合體、有沒有資格當「導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話說的有沒有道理。但這一點你又令我失望了,你的邏輯、你的態度、你的論述都沒有道理。
總結下來就是:文章是「胡拼亂湊」的,精神是「求神拜佛」的。
為什么說文章是「胡拼亂湊」的?
一方面在于這篇文章的文筆,相較于以前譏諷嘲笑的文風顯得遜色很多,但更重要的,還在于整篇文章論據不足、論證不專業,采用了很多咪蒙式的偷換概念的手法。
這一點,其實不少人看出來了。
譬如,在你微博評論區,@LuckyRicky_ 留言說:
就是一堆東拼西湊的文章,全都是網上的各種截圖,毫無科學依據。無論什么車出嚴重事故,車主活著就是好事。車主自己有權決定是否要給車企點贊。寶馬七系救了不少事故車主沒少被點贊。如果有人不服,請分別開一輛 10w 級別和 80w級別的車同樣方式、速度再撞一次,如果開10w級別的車還活著,我服你。
@賴皮界前三咸魚 也說:
只能部分贊同你的觀點,車的安全性并不是一個隨環境可變的參數,他是可以通過品牌的用料、結構設計,碰撞測試等一些方式定量出來的…你說得對的一點是在實際過程中確實會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影響到最終的結果,但是安全性絕對是占大頭的,而且通過一兩次事故的結果反應車型安全性確實不是很科學的評價方法。
是的,我看完文章跟他們的想法有相似之處:你說蔚來車主無知、蔚來借此宣傳缺德,但從來沒有拿出證據,并且不斷在偷換概念。
引發我們爭論的那篇文章——,@雨 先生是在事發后第三天主動找來,希望我們能對此進行報道的。為什么要求主動報道?原因我們也說的一清二楚——蔚來車主看不得網上的「黑文章」,才決定主動出來澄清的。
事實上,有些內容我們沒寫進去。@雨 作為一名寶馬車主,對于技術方面是有一定了解的。愿意買蔚來,是因為看過蔚來發布的白車身材料覺得安全才決定購買的。
你要不采 訪測試工程師、系統安全工程師;哪怕根據目前披露的圖片云評測云分析,得出這次撞擊 ES8 的表現并不好也行;
你要不也采 訪下當事人@雨 ,讓當事人證明的確是蔚來公司要求他吹的也行。人長什么樣子、住哪家醫院都完全披露了;
再不行,還可以去翻看下碰撞實驗的結果,通過對比來證明 ES8 這款車的確不安全。
但以上三項你那一項都沒做,自己在家里云創造一番,東拼西湊移花接木,就跑出來說車主無知、車企缺德。
自我標榜的專業性在哪里?到底誰缺德?
文章既然是「胡拼亂湊」,精神上自然也是頹靡不振的。
你在文章中一再宣稱要有科學精神。
但你說的科學精神是什么?是車主應該在車禍后「為安然無恙謝天謝地」!
按你這個說法,就算車主綁好了安全帶、開車很認真,上路前還必須要上根香,求神拜佛一下。
而對于車輛發生碰撞后會發生什么,你認為完全是由概率決定的,所以寫下了:
「現實中車禍條件更加復雜,不可復制,不可重現。瞬時速度,撞擊角度,車身姿態,路面材質、平整度、坡度…周圍千變萬化的其他物體如護欄、隔離帶、樹木、路燈桿、路沿石等等,以及所有一切其他物體的形狀、材質…每一個細微的差別,都會大大影響車禍的結果。你就別瞎分析了,像個橋底下算命的?!?/span>
但科學是是什么?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在《宗教與科學》一書中認為科學是利用觀察與實驗推斷規律,而這些規律通過實驗是可以復現的。
具體到車輛安全領域,安全工程師用近百年的努力在結構上推動車輛的安全設計,就是要避免你所認同的「概率決定論」。
無論是你提到的吸能車身、還是現在白車身上使用的 Torque box 防護樞紐、碰撞傳力路徑設計等等,都是力求通過碰撞試驗、計算機模擬,讓車輛在面對惡劣狀態下的安全性大幅度提升,將「車禍結果」控制在可承受圍之內。
到你這里可好,百年努力毀于神佛。
你整篇文章唯一跟技術有點關系的只有上面這段,而且還出現特別低級的常識錯誤。
「第一起突然撞了大石頭。石頭也不是突然出現的,石頭也不是突然出現的,為什么別人不撞,偏偏蔚來就撞上去了 .....LCC功能一直不擅長發現靜止物體。」
什么時候 LCC 負責發現靜止物體了?你去問任何一個 ADAS 研發工程師,他都會告訴你,發現前方物體是是縱向控制領域的問題。LCC 的意思是車道居中保持,關聯的是車輛的橫向控制;關聯車輛縱向控制的,是 ACC ,不是 LCC。另外,緊急制動是 AEB,跟 LCC 也沒關。
丟人不丟人?
看到這里,你想必還是不清楚為什么我說你只有「麻將精神」。
2018年,李銀河寫了一篇文章,叫做《為什么大家喜歡打麻將》。
里面寫到,中國人最喜歡的娛樂方式就是打麻將,因為麻將作為一種游戲是完全隨機的、概率的:「就是一個大頭傻子都可能碰上一手天和地和的好牌,就是一個智商180的機靈鬼也可能碰上一手十三不靠的爛牌,抓耳撓腮,無計可施?!?/span>
而且「這是典型的概率現象:如果你把一枚硬幣拋100次,每一面出現的概率趨向于50%, 雖然第一個10次有可能是4︰6甚至3︰7。」
是不是跟你的概率決定論很像?可以撞成這樣,也可以撞成那樣。但科學不是這樣的,車輛安全也不是這樣的,是要將事故、傷害的發生幾率控制得越小越好。
回到文章的開頭,我不清楚你到底是一個「人」?還是某一個「團隊」、「組織」的代表?
我想問問,你們到底跟電動汽車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凡是電動汽車,你們就反對;凡是說電動汽車好的,在你們眼中就是壞人;「黑」得非常徹底。
別說你是為了愛和世界和平!
但是,不管你罵得多賣力,如何偷換概念,Model 3 都會國產。
大眾 ID 3 也會國產。
蔚來的銷量會上升、路上自動駕駛的車也會越來越多….
你再寫十篇文章反擊我也沒用,這個世界會告訴你大多數人的選擇。等答案明了,我們再來看今天的爭論,會覺得很有意思。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102950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