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是一篇比亞迪宋L DMi的車主故事。他原來開的是比亞迪18款秦DM,今年入手了宋L DM-i,是名實打實的“迪粉”,本篇文章主要分享了他新車的駕駛體驗,以及老款換新款的對比和感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作為一名實打實的“迪粉”,從2018款秦DM到今年四月入手的宋L DM-i,我可以說是親身見證了比亞迪混動技術的迭代升級。今天和大家來聊聊,宋L這款車駕駛三個月來的用車感受,以及老款換新款有哪些感受。
1.先聊聊最直觀的節能體驗。老款秦DM第三代混動的混動邏輯,是速度在40以下用電,40以上基本都是發動機直驅。
多年使用下來的感受,在市區行駛除非有電,用純電行駛,要不然混動模式跟油車一樣難受,而且還是干式雙離合,要頻繁換擋,市區沒電,油耗基本在8-9L/100km。
要我個人總結一下第三代DM,他的邏輯就是要么你在市區跑,你用純電行駛,純電行駛差不多12-14度電百公里,要么就是國道高速快速路這種,有沒有電無所謂,跟油車行駛起來一樣的體驗,這種情況下,油耗在5-6個差不多。
換成宋L DM-i后,第五代DM技術的智能能量管理系統,還是很讓人驚艷的。轎車換SUV,風阻大了,車輛重了兩百公斤,反而能耗更低了。
新款混動技術去掉了變速箱,發動機只在平穩較高速度直驅,在市區發動機最多充當增程器。
純電行駛的話,大約電耗在10度電左右,標稱112公里的續航,實際跑下來差不多130km左右,燒油的話大約4個油左右,高速跑的還比較少,這個等后面來補充評價。
綜合算下來,油電比例基本是3:1,出行成本每公里在兩毛左右。
2.空間上,宋L給我的感受就是寬敞,本身車是比較寬的,其次二排空間非常充足,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后備箱有點小了,這也不能說啥了,總不能既要又要。
我感覺這車應該是犧牲了后備箱空間換取二排的空間,這樣設計也挺好的。
3.噪音方面,純電行駛下,基本聽不到任何聲音,發動機啟動的時候會有略微噪音,可能因為沒吃過細糠,從老秦換到新宋,頗感滿意啊。
老秦胎噪是比較大的,發動機啟動時候也跟拖拉機一樣,新款的宋相比體驗,簡直不要好太多,前排還是雙層玻璃,總的來說,胎噪風噪和發動機的噪音都不算大,我很滿意。
4.智能化方面,對我來說,完全夠用了,因為錢包的原因,也覺得自己用不到智駕,買的是非智駕版,不過對我這種老司機來說,也完全夠用了。
360、全景、透明地盤、雷達測距啥的全都有,說一句你好小迪,基本能完成所需的大部分事情。
5.動力方面,因為之前的秦也算是半個“性能猛獸”(5.9s零百加速),所以開慣了老秦再開宋,感覺有點肉,車重也是個原因吧。
宋L電機變大了,但發動機變小了,實際使用起來就是前段加速很有力,等速度上來了就有點虛。
6.其他方面,還有幾個問題要吐槽的:
第一,后排的車門那里不知道怎么設計的,后輪的泥巴全都甩到車門那里,搞的還得自己裝上擋泥板。
第二,不知道哨兵模式啥時候才能用上。
第三,中網的孔有點太大了,夏天很容易進飛蟲,自己買了罩子罩上了。
第四,剎車片的問題,這個不是我要吐槽的,很多網友說宋L的剎車片有異響,但我目前還沒遇見,希望不會遇見吧。
第五,不要背刺就行。
總的來說,宋L DMi在這個價位絕對算得上是一款家用好車,顏值、空間、配置、動力、能耗方方面面都讓人滿意,雖然還有一些讓人吐槽的小細節,但也在能接受的范圍之內,希望迪子也能越做越好吧,爭取下次換車能開上迪子更好的車。
(本文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用戶聯盟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7174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