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是一篇小米YU7的車主故事。他是合肥首批YU7 MAX準現車主,本篇文章他主要分享了自己的選車心路、提車歷程和用車初體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01 選車之路:從顏值到生態的全方位吸引
作為合肥首批YU7 Max準現車主(寒武巖灰配色),選車時最打動我的有四點:
1.顏值與情緒價值:實車比圖片更震撼!前臉延續SU7的家族設計,整車有些像法拉利Purosangue,側身肌肉線條和超跑式功能性出風口(非裝飾)充滿力量感,配合寒武巖灰的金屬漆面,光影下高級感拉滿。
2.小米生態聯動:汽車、手機、家居一鍵互聯。磁吸配件、磁吸眼鏡盒、中控臺磁吸紙巾盒,甚至后備箱軌道可裝相機,投影儀等等,真正實現“人車家”閉環。
3.Yu7max車身的配置:閉式雙腔空氣懸掛、寧德時代100多度三元鋰電池、可調光天幕、全車靜謐、充沛動力、天際屏等等滿足我對豪華的想象!
4.相對于競品車型品牌,特斯拉、智己、蔚來和理想,小米Yu7不管顏值和配置都已深深打動我,小米已經不僅僅是性價比的代名詞了,yu7還兼具了豪華和高級美感!
02 提車體驗:儀式感與務實并存
1.交付流程:7月6日合肥交付中心提車,全程1小時左右。交付專員講解細致,重點演示了“小愛大模型”語音控制和零重力座椅及車內的各種功能。
2.車主福利:
YU7交付禮盒:車載U盤、Xiaomi Life棒球帽、安全錘、太陽鏡(指定款式,不可更換);
交車禮:贈送腳墊套裝,包含駕駛席腳墊、副駕駛席腳墊、后排腳墊。
此外還有贈送鮮花和提車照片打印。
03 深度體驗:亮點驚喜
1.續航扎實:目前提車行駛了200多公里(截至7月8日),Max版實測續航下,城市道路+高架綜合行駛過程沒有地板油的情況下,功耗在16左右,沒有續航焦慮。
2.座艙細節:天際屏HUD清晰度驚艷,1.1米光帶投影,轉彎時還可以顯示盲區影像。Nappa真皮座椅柔軟,前排通風/按摩到位,后排腿部空間超2拳(身高181cm親測夠用)。
最后全車靜謐效果我吹爆它!時速120公里,車內開著音樂幾乎都聽不到風噪和胎噪。城市路面60公里時速下,基本沒有噪音,空調3檔的風聲都要比車外聲音大啦!
3.車身細節:寒武巖灰的配色質感非常好,不管是在高光還是暗光環境下,都顯的非常沉穩高級,其次全車充滿空氣動力學設計,不僅有效降低風阻還提高了顏值。
4.車機體驗:車機體驗極為流暢,堪比德芙。最常用軟件肯定就是網易云和抖音啦,小米的ui設計簡直太完美。誰能想象一下在車里用大屏刷抖音的快樂呀~
25揚聲器加大屏帶來的視聽效果非常震撼。超級小愛的語音識別也非常準確,即使是四川話的“瓜娃子”和合肥話“你搞么事”方言等等也能比較準確的識別出來,反應也很迅速,又搞笑又好玩。
5.駕控感受:舒適模式下,空懸和cdc濾震介入比較徹底,過減速帶和坑洼路面車內反饋比較輕微。沒有像傳統suv那樣像在開船一樣晃晃悠悠,配合零重力座椅的柔軟,像坐沙發開車一樣。
運動+模式下,空懸底盤迅速降低變硬(相比于su7還是稍微偏軟),地板電情況下,600多匹的充沛動力,使得起步瞬間推背感很強。同時底盤很穩重,60時速過彎沒有明顯側傾。
槽點坦白:
1.后備箱硬傷:深度不足。豎放24寸行李箱后,只剩半掌空間,露營裝備需放倒后排。
2.音響效果沒有達到:低音效果一般,不夠渾厚,只能說夠用。但是有主動降噪功能和一些車友喜歡的聲浪,還是能夠給到情緒價值的。
3.城區智駕目前還沒有測試,但就目前公開數據來看,智駕還需進步。城區高架領航測試還行,小米官方目前也說明了數據積累不足,還需后續OTA升級。
4.交付周期:目前除了準現車能在一個月內交付之外,新購都要等待一年甚至更久,產能不夠造成交付壓力大,并且改配可能錯過新能源購置稅補貼(3萬元)。
04 本人花費與建議
本人小米Yu7Max落地價:35.64萬(車價)+0.86萬(保險)=36.5(不含超出部分的購置稅)
給準車主的建議:
必選配置:EC調光天幕(隔熱實測有效)、21寸輪轂(帥!帥!帥!)、碳纖維方向盤(碳纖維運動感十足,搭配Alcantara翻毛皮的高級感,給人感官上的刺激和手感上的享受,另外有些人認為碳纖維方向盤影響智駕,實際感應在兩側,并不影響智駕感應功能)。
慎選配置:20英寸輪轂(續航降5%,沒有21寸看著大氣,推薦19寸不要錢或21寸長續航)、冰箱(2000元的半導體冰箱,不是壓縮機,性價比不高)
05 總結
一輛“讓全家微笑”的車,從SU7的駕駛者之車,到YU7的“家庭伙伴”,小米這次轉型精準戳中需求:它用狂暴動力滿足個人激情,更用極致舒適包容生活瑣碎。整車靜音效果非常好,防曬也非常棒。
盡管后備箱空間和智駕留有遺憾,但顏值、續航、生態聯動已值回票價——如果你要一臺“面子里子兼顧”的智能+性能SUV,YU7 Max絕不會讓你失望。
備注:更多實測數據(如高速續航等)待長期使用后更新。持續連載中!
(本文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用戶聯盟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27243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