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了5個月之后,北京車展還是跌跌撞撞地走進視野之中……
只是,原本應該屬于北京的光芒早已在兩個月前被成都奪去了大半。彼時,北京疫情的不確定性,使得各大品牌將資源傾斜到往昔銷售氛圍濃郁的成都車展之上。以至于,同事開玩笑地說道:“疫情將成都車展提到了原本不屬于它的高度”。
“非去不可的理由”
盡管如此,遲遲到來的北京車展依然有著難以替代的江湖地位,甚至在車展形式的加速變革過程中,展現出一股子“非去不可”的獨特氣質。
一方面,日漸勢微的國際車展在肆虐全球的疫情沖擊下風雨飄搖,從年初走向衰亡的法蘭克福車展,到隨后相繼取消的日內瓦、底特律車展,傳統國際車展一片哀鴻之聲。
此時此刻,中國成為了最后一片凈土。在短期內,國內上海/北京這兩個輪流做莊的國際車展將在重要的戰略地位影響下,進一步承接起西方車展的傳統職能,這是東西方產業鏈重構時的必然趨勢。
另一方面,在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遭受重創的情況下,北京車展不僅是呈現行業在產品、技術、品牌等方面最新升級成果的舞臺,更是給予了零部件供應商以及整車廠深化交流、梳理供應鏈關系,優化縱深發展的機會。
例如,軟件如何定義汽車?華為將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和車云服務解決方案等方面給出自己的答案。多次重申不會造車的華為,這一次就要利用自身在軟件方面的優勢,建立在汽車產業的軟硬件生態。
此外,地平線、移遠等自主科技類供應商,以及海納川、五菱工業、精進電動等自主零部件巨頭企業也在本屆北京車展中一同亮相,勾勒出一幅難能可貴的產業鏈對話圖景。
因此,即便參展費用高昂,北京車展依舊是今年車企最好的“秀場”。從狼堡到底特律,從首爾到東京,幾乎每個人都躍躍欲試,試圖吹響清晰嘹亮的號角,進攻這愈發波云詭譎的市場。
“死在車展前”
有人躊躇滿志,就有人黯然神傷。有些人拖著遍體鱗傷,難以赴約,有的甚至直接死在車展前……
今年上半年以來,自主品牌遭遇沉重打擊,市場份額僅剩34.1%,市占率跌落谷底,即便吉利、長安、長城再如何奮力抵抗著合資品牌的侵襲,也無力將弱勢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全部收回。
眾泰、漢騰、華晨、寶沃、海馬、眾泰、力帆、君馬、陸風、斯威、獵豹等等一眾市場邊緣化品牌再也無力展示自己的倔強。它們或經營堪憂、負債累累,或干脆欠薪停產、直接倒閉。今年伊始,“行業不景氣”成為了它們共同的遮羞布,萬般解釋下,總歸是逃不脫對這個市場缺乏應有的敬畏。
在北京車展開幕前夕,新任華晨集團副總裁、新聞發言人齊凱依然表示,目前華晨遭遇的困難是短期的,隨著經營狀況的改善和疫情的過去,華晨會逐漸走出困境。可高額的負債率以及不斷萎縮的市場銷量,這樣空洞的話語實在難以讓人提起信心。
又是一年北京車展,它們離市場越來越遠,離死亡越來越近,似乎在一幕幕紛爭中黯然落幕,才是最終的歸宿,就如同遠去的東風雷諾與長安DS一樣。只是不知道,當它們回望過去在車展上驕傲的身影,是否會為自己的僥幸心理而感到可悲。
經營了多年的傳統弱勢品牌在這股寒流里被沖刷了下來,無緣北京車展,那些看起來聲勢浩大,實則捉襟見肘的新造車勢力們,更不能例外。
隨著蔚來、小鵬、理想等幾家新勢力在令人窒息的市場環境下找尋到希望的曙光,曾經“新勢力最終只會剩下3家”的論調也開始逐漸應驗。
當資本市場不再瘋狂,當地方政府回歸理性,產業革命不是免死金牌,行業的深度洗牌將掩蓋于繁華之下的謊言與圈套層層撕開,那些也曾在車展上捕捉著閃光鏡的新勢力們終究還是敵不過時間的拷問。
博郡、賽麟、拜騰等在幾經折騰之后,留下一地雞毛,奇點、云度、前途等人一直低調不語,卻也不免受到波及,北京車展自然已無它們的容身之地。
“愛馳這次將爽約北京車展,只代表愛馳汽車針對不同階段的傳播需要的自身選擇,無需過度解讀。不參加,不代表愛馳沒有聲音了,相反我們將會有一系列動作向市場推出2021款愛馳U5,集中精力開拓市場,實現愛馳的騰飛。”在被問及缺席車展的原因時,愛馳極力解釋道。
可我們都知道,無論是愛馳還是零跑,眾多掙扎在生死線上的新勢力們,決定攢緊手里來之不易的資金,車展已經無法為其帶來更多的利益訴求,高額的參展費用更是“不能承受之重”。
相比之下,剛剛敲鐘上市的理想是有主動權的,但是它也決定缺席北京車展,原因也很明顯,一是,它除了理想 One沒有新品發布,二是,為了壓縮成本,全力拓展自身的渠道。
即便李想在車主日上再狂傲,他清楚地知道,如今的緊迫的形勢之下,為謀求生機,必須謹小慎微,花好每一分錢,留住資金命脈、盡力維持資金鏈健康運轉,才是更為明智的抉擇。
?
汽車行業的紛紛擾擾在每次車展之際都能體現得淋漓盡致。當然,既然那些已經離去或缺席的人已經無可挽回,與其不厭其煩地惆悵與悲歌,倒不如更多地關注車展參會人員的創新與變革,畢竟這才是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在驚濤駭浪中砥礪前行的力量。
文/羅超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27656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