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大眾集團官方
作者 | 蘇鵬
編輯 | 周游
12月28日,由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攜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聯合編著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2020汽車藍皮書)在北京正式發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在現場表示:“中國力爭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而汽車行業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一環。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創新、汽車產業制度深化改革以及擴大開放,將有助于汽車產業邁向碳中和正軌。”
今年9月,中國向全球首次明確實現碳中和的時間點,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這樣的背景下,汽車行業正面臨著綠色轉型的挑戰。各車企也競相拿出“綠色”解決方案,以接近凈碳排放為零的“碳中和”目標。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劉云峰表示:大眾汽車集團的碳中和愿景與中國相契合: 從供應鏈、生產制造、產品使用直至產品生命周期結束,通過全產品生命周期碳減排,到2050年,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碳中和。這個時間表比中國的碳中和規劃還提前10年。
目前,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已推出兩款本土化生產的純電動ID.車型,佛山和安亭MEB工廠也已正式投產,電動汽車年產能總和將達到60萬輛。同時,2020年至2024年期間,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合資企業伙伴計劃在中國電動出行領域共同投資約150億歐元,并于2025年前實現15款新能源車型的本土化生產,從而將電動車型在集團產品組合中的比例提升至35%。
隨著中國碳中和目標的發布,新能源汽車也將迎來新的產值空間。中金公司研報分析稱,預計2020年動力電池年需求在46吉瓦時,2045年隨新車銷量增長將達4140吉瓦時;對應新能源車年產值將從2020年的0.049萬億元,增長到2045年頂峰期的1.2萬億元/年,其中電動車占主要份額,剩余約0.04萬億元/年為氫燃料燃料電池車產值。
未來汽車日報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蘇鵬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34975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