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蔚來掀起組織變革風暴!李斌推行CBU機制,開啟全面降本增效
第一電動3月11日消息,據36氪報道,蔚來汽車正在掀起一場圍繞降本增效的組織變革風暴。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在內部推動CBU(Cell Business Unit,基本經營單元)機制,要求公司所有經營工作拆分為多個互不重疊的經營單元,每個單元都必須建立明確的ROI(投入產出比)指標和業績獎懲制度。創始人李斌在內部會議上痛斥部門“用價值觀掩蓋經營問題”,強調“每一分錢投入必須聽到回響”,并要求2025年Q4實現單季度盈利,較此前目標提前一年。在業務調整方面,蔚來手機業務自去年12月起進行了大規模調整,軟件團隊并入數字座艙團隊,重復崗位大幅精簡。此外,蔚來還合并了蔚來和樂道兩個品牌的交付渠道,并在偏遠地區由區域公司總經理兼任樂道銷售負責人,以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
在供應鏈管理方面,李斌親自參與成本控制,要求按小數點后四位摳成本,并推動零部件平臺化研發,提升規模效應。例如,蔚來通過標準化部件接口,將單車成本從2000元降至1000元左右。此外,蔚來還優化了售后服務,如將噴漆、洗車等項目外包給第三方,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提升服務效率。
在銷售和用戶運營方面,蔚來也在調整策略。公司更換了用戶運營負責人,簡化銷售考核指標,提升一線銷售的效率和積極性。同時,蔚來開始擴大銷售開口,推出更直觀的營銷政策,如“2萬公里免費換電”,降低新用戶的理解門檻。蔚來此次變革被視為“重寫操作系統”式的背水一戰,既是對長期主義的修正,亦是高端電動車突圍的關鍵轉折。
▍日產社長換人:內田誠卸任,首席規劃官伊萬·埃斯皮諾薩接任
第一電動3月11日消息,日產汽車宣布社長內田誠將于3月底卸任,繼任者為首席規劃官伊萬·埃斯皮諾薩(Ivan Espinosa),任命將于4月1日生效。日產董事會認為內田誠對企業業績低迷負有重大責任,因此決定更換社長。內田誠自2019年底起擔任CEO,曾預警本財年公司將凈虧損800億日元,與此前預測的3800億日元凈利潤相比差距巨大。
去年年底,內田誠曾尋求與本田合作并達成初步協議,計劃成立聯合控股公司,但因合并條款分歧談判破裂。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如果內田誠卸任,本田可能會恢復與日產的談判,組建全球第四大汽車制造商。
▍小鵬汽車宣布成功進入波蘭、瑞士、捷克和斯洛伐克市場,二季度開啟銷售,加速歐洲布局
3月11日第一電動消息,小鵬汽車宣布成功進入波蘭、瑞士、捷克和斯洛伐克市場,并計劃于2025年第二季度在這些國家開啟小鵬P7、小鵬G9和小鵬G6的銷售。此次市場擴展是小鵬汽車“出海2.0”戰略的重要一步,進一步鞏固了其在歐洲市場的布局。同時,小鵬汽車與汽車分銷領軍企業Inchcape和歐洲知名經銷商集團Hedin集團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Inchcape將負責波蘭市場的進口和全國分銷業務,而Hedin集團將負責瑞士、捷克和斯洛伐克市場的運營。
近年來,小鵬汽車以挪威市場為起點,加速在歐洲的市場布局,目前已在挪威、丹麥、瑞典、芬蘭、冰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德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和英國等多個國家推出多款車型。小鵬汽車已達成多項成就,包括中國品牌中高端純電出口量第一、歐洲十四國新勢力品牌銷量第一等。此外,小鵬P7、小鵬G9和小鵬G6均在歐洲E-NCAP碰撞測試中獲得5星級安全評級。
▌國內
▍李想談AGI:投資超互聯網,短期無商業模式
3月11日第一電動消息,理想汽車CEO李想在朋友圈分享了他對人工智能通用模型(AGI)的觀點。他認為AGI需要的投資遠超互聯網行業,且在短期內(一兩年內)還不具備成熟的商業模式。李想指出,AGI在早期可能自身難以盈利,但會破壞傳統商業模式。他還強調,更好地利用AGI是業務部門的責任,而非研發團隊的任務。此外,李想提到,像AGI這樣的新技術和生產力通常從通縮開始,類似于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后的必要調整,這一趨勢是不可阻擋的。
▍3月首周銷量榜:比亞迪等多品牌下滑,小鵬大漲重回新勢力榜冠軍,特斯拉穩步提升
第一電動3月11日消息,3月首周新能源品牌終端銷量數據出爐。數據顯示,比亞迪、銀河、吉利、極氪、埃安、問界、騰勢、智界等八大新能源品牌周銷量環比出現下滑,特別是問界,周銷量環比大降32%。不過,隨著M8、M9的上市,問界銷量將快速回升。
與之相反,小鵬、深藍周銷量環比實現大漲,尤其是小鵬,周銷量環比大漲27%,再次反超理想奪得新勢力榜冠軍。隨著新款Model Y交付工作的有序推進,特斯拉銷量穩步提升。繼2月第四周銷量環比大漲77%后,3月首周銷量環比又上漲11.3%,持續穩居榜單第三。
▍港股新能源汽車集體拉升,多個品牌漲幅明顯,車市回暖預期強
財聯社3月11日消息,港股新能源汽車股今日表現亮眼,多只股票短線拉升。截止目前蔚來-SW、零跑汽車、小鵬汽車-W等漲幅顯著,分別超過8%、6%和5%,長城汽車、理想汽車跟漲。這一異動引起市場關注,尤其是在2月以來汽車股整體表現平淡的背景下。乘聯分會數據顯示,2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國內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份額同比增加,而特斯拉中國批發銷量同環比均現下降,市場份額可能正被自主品牌蠶食。2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份額為73%,特斯拉份額為3.9%,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
此外,12家A/H股上市車企2月銷量均實現同比增長,比亞迪、小鵬汽車、零跑汽車和北汽藍谷實現了倍數增長。市場對車市春季持續回暖的預期也在走強,乘聯分會預期3月車市環比產銷增長將較為迅猛。自主品牌從3月開始還將迎來一系列催化,包括比亞迪新車交付爬升期和小米SU7Ultra訂單釋放,以及上海車展期間自主品牌全年旗艦新品密集上市,為新能源銷量增長注入新動能。港股汽車股短線還有不少業績看點。3月10日,零跑汽車公布2024年度業績,全年收入321.6億元,同比增長92%,四季度凈利潤轉正達8000萬元。據港交所披露,接下來的一周,理想、小鵬、吉利等車企也將公布業績,有望進一步助推汽車板塊熱度。同時,財聯社最新消息,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日內漲幅擴大至4%。小鵬汽車漲超18%,蔚來漲超9%,理想汽車漲逾7%。
▍比亞迪完成配售H股,凈額約為433.83億港元,今日發布“秦 L EV”支持800V+5C 超充
財聯社3月11日消息,比亞迪成功以每股335.2港元的價格向不少于六名承配人配發及發行1.3億股新H股,占配售后已發行H股總數的約10.57%。此次配售扣除傭金和估計費用后的凈額約為433.83億港元。同時,據媒體 AutoPix 爆料,比亞迪3月12日將推出全新純電動中型轎車“秦 L EV”將支持 800V+5C 超充,該車型在10萬元至15萬元價格區間內,將成為市場上唯一搭載800V超充方案的產品。
▌國際
▍梅賽德斯將合作中國禾賽激光雷達,為全球市場開發智能汽車
路透社3月11日獨家獲悉,梅賽德斯-奔馳宣布將為全球市場開發配備禾賽激光雷達傳感器的智能駕駛汽車,這是外國汽車制造商首次將中國制造的激光雷達技術應用于全球銷售車型。這一決定是在美國加強對全球汽車制造商限制的背景下做出的,旨在應對地緣政治風險并提升競爭力。梅賽德斯最終選擇禾賽,因其成本較低且具備大規模生產能力。
禾賽是中國最大的激光雷達制造商,其首席財務官范安德表示,這是合作伙伴的商業決定,歐洲制造商已將禾賽作為其在中國銷售車型的激光雷達供應商。禾賽計劃擴建兩條生產線,預計今年年產能將超過200萬輛,以滿足市場需求。此外,禾賽還計劃在海外設立生產線,最早于明年啟動,以服務擔心關稅和物流風險的中國客戶。
▍大眾汽車2024年利潤下滑15%,預計2025年勞動力成本要降10億歐元
3月11日第一電動消息,大眾汽車集團公布了2024財年財務數據,營業利潤為191億歐元,同比下降15%;汽車銷量為900萬輛,同比下降3.5%。大眾預計2025年營業利潤率最多略有增長,對前景持謹慎態度,因行業面臨需求疲軟、成本高昂和貿易緊張局勢。
大眾預計2025年銷售收入將比2024年增長5%,銷售運營回報率在5.5%到6.5%之間,全球汽車銷量與去年持平。汽車部門方面,2025年投資比率預計在12%到13%之間,凈現金流預計在20億至50億歐元之間,凈流動資金預計在340億至370億歐元之間。大眾還計劃通過定制計劃減少約10億歐元的勞動力成本。
▍特斯拉FSD在歐洲遇監管難題,英國新規限制自動駕駛功能
第一電動3月11日消息,特斯拉在推廣其“監督式全自動駕駛”(Supervised Full Self-Driving,簡稱FSD)系統至北美以外地區時遇到監管挑戰,特別是在英國和歐洲其他地區。英國交通部(DfT)正在擬定新法規,對特斯拉的FSD等自動駕駛系統進行限制,這可能導致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在歐洲的全面推出延遲至2028年。新草案大幅限制了自動駕駛功能,僅允許在高速公路上進行變道等操作,并要求司機必須手扶方向盤。
英國官員提出,盡管駕駛輔助系統有助于減少碰撞事故,但也可能引入新的安全風險。他們建議像特斯拉的監督式FSD這樣的系統應分階段推出,并在部署過程中密切評估安全問題。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去年也曾對部署自動駕駛系統提出擔憂,英國交通部官員當時就對這一技術的廣泛批準表達了顧慮。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2024年1月的特斯拉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強調,歐洲的監管是FSD獲批的主要障礙之一,并預計5月召開的歐盟委員會會議將批準該軟件。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 第一電動編輯部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6438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