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由諸多跨界人士參與的新能源汽車大會1月25日落下帷幕。近700名參與者,包括政府官員、機構學者、汽車從業者、互聯網創業人員、電動汽車消費者、投資人、技術開發人員、媒體作者等,從各自角度倡議建言,暢想未來汽車應有的功能和形式,互聯網思維下的造車模式,不同車型市場的不同決定因素等等,意圖重新定義汽車。【2016未來汽車開發者計劃,點擊了解詳情】
2014年1月23日-25日,2014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在天津賓館舉行。主要議程包括:“重新定義汽車”開幕論壇,乘用車、客車、微型車、基礎設施和動力電池五場主題沙龍,2014新能源汽車年度開發者大會,2014年度綠色汽車評選頒獎典禮等等。
開幕論壇各方激辯“重新定義汽車”
在1月24日上午舉行的開幕論壇上,汽車制造企業代表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安進、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宏生、北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剛,闡釋了在新能源汽車開始市場化的今年的機遇和挑戰,以及各自的應變策略。
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安進
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宏生
北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剛
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金俊、新大洋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鮑文光、樂視超級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呂征宇則以傳統汽車制造的顛覆者面目出現,從創新汽車消費體驗,差異化現代化的車型選擇,互聯網造車的理念和方式入手,講述了他們的汽車新定義。
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金俊
新大洋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鮑文光
樂視超級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呂征宇
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德翔提出重新定義充電方式,并給出了首屆首創的電動汽車群智能解決方案。格靈深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何搏飛介紹了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前景和難點,認為汽車將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機器人。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潘曉峰回顧了金沙江創投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并發表觀點認為,重新定義是要重新解構一個生態鏈,傳統行業必須被解構,在解構的基礎上進行重構,要靠大家的創新。
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德翔
格靈深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何搏飛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潘曉峰
乘用車沙龍 解密汽車流行趨勢
1月24日下午,2014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乘用車沙龍舉行,主題為“誰能制造流行”。
北京市科委新能源與新材料處處長許心超表示,企業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性價比產品,政府負責把基礎設施和政策做到位,協同努力為就能讓新能源汽車流行起來。合肥科技局長朱策表示,政府應創造或者幫助創造一個開放、公平的市場環境,讓企業充當制造流行的主角,達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使最新的科技成果得到使用。知名的互聯網被認為最能抓住流行趨勢,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沈海寅表示,360會重點在兩個與汽車相關領域著重發展,第一個安全部分,第二是在上層的車聯網系統,但并不會像樂視一樣進入到自己造車的領域。
五大新能源汽車企業:比亞迪、江淮、知豆、奇瑞、東風日產的高層暢談流行的決定因素。江淮汽車乘用車營銷公司副總經理張金漢表示,好的電動汽車產品是綜合了用戶需求,遵循了技術先進的成果和經驗,并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奇瑞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心文認為,流行因素對于電動汽車來講,應該具備五大特征:智能、時尚、易操控、節能減排、省錢。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啟辰事業部電動車營銷總監徐小歸認為,新能源汽車要流行必須既滿足消費者功能性的需求,又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山東知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金衛民認為,必須給制造流行提供一個和諧的氛圍,互聯網企業、物聯網企業、制造企業、媒體、政府要同心協力把這個產業圈、產業鏈打造好,這樣才能使這個新能源汽車流行起來。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公關部經理杜國忠則強調了互動營銷,提高消費者的參與度才能真正創造流行。
客車論壇暢談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
1月24日下午,2014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客車沙龍舉行,主題為“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清華大學教授陳全世主持論壇。
精進電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平表示,高效化是純電驅動新趨勢,而精進電動的產品,在純電動公交細分市場占據60%以上的市場份額。
重慶交通大學教授、《巴士與客車年鑒》主編王健表示,輪轂電機是未來電動巴士發展的關鍵技術。輪轂電機幫助巴士制造商適應電能動力系統發展所帶來的變化,它集成電能動力系統和制動系統,帶來一種全新的技術解決方案。
南京金龍客車大客事業部總經理汪先鋒介紹了南京金龍的業績,2014年純電動客車產量達到1890臺,位于行業第二。
2014年的冠軍是比亞迪。比亞迪商用車事業部市場總監王璦琿表示,比亞迪純電動大巴已在全球44個城市運營。2014年比亞迪純電動大巴在國內銷售超2500臺。
山東沂星客車執行總裁李天陽表示,純電動客車存在動力電池能源密度問題、充電設施不足、電池成本高等三大問題。
陸地方舟客車事業部總經理徐志高介紹一下陸地方舟新能源純電動大巴目前為止的進展: 整個客車純電動板塊簽訂訂單217臺,合同總標地2.6億,覆蓋了6個城市。
三位公交公司高層則透露了他們的推廣成績和計劃。南京公交集團董事長朱明透露,南京2014年推廣新能源公交車1058輛。天津市公交集團總經理郭智表示,2016年天津公交新能源車將達到1500輛。北京公交集團工程師趙汝亮透露,2015年北京公交將購置500輛雙源無軌電車。
德凱質量認證(上海)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雷鳴介紹了德凱在2014年為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所做的工作:驅動電機漏水測試、輪轂電機的測試、超高速電機的測試等等。
國家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深圳巴士集團副總經理黃志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交通學會秘書長王豐余等人參與了沙龍討論。
微型車論壇要掀起邊緣革命
同在1月24日下午,2014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舉辦了主題為“邊緣革命”的微型電動車沙龍。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劉剛主持了本場沙龍。
雷丁電動汽車總經理舒欣在論壇上表示,重新定義汽車需要對消費群體進行新的定義,要思考為誰而造車。雷丁的選擇是性價比高的國民車。
唐駿電動車銷售總經理劉國增表示,唐駿正在積極申請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2015年形成乘用車和商用車并舉的電動汽車發展戰略。
力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陸付軍認為,低速電動車的市場、產品已經成熟,輔以正確的政策,小型電動車就可能成為中國人的民生車。
河北御捷董事長張立平表示,2015年御捷電動汽車要實現重大戰略轉變,由鉛酸產品向鋰電產品升級,還將發展增程式、插電式、混動全系車型。
談到微型電動車的準入管理,上海新能源汽車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繆文泉仍建議以四輪摩托車來管理微型電動車。
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姚宏光表示,樂觀看待微型電動車行業。如果有一個自然的普及過程,那100萬輛、200萬輛的銷量是完全可以清晰的看到的。他也提醒微型電動車企業家要關注康迪、樂視等企業的新理念和新動態,盡可能提前地復制一些他們的優勢因素。
基礎設施可以變得更酷嗎
1月24日下午,2014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的城市與基礎設施主題沙龍,主題為“智慧交通——怎樣把基礎設施變得更酷?”。《汽車商業評論》主編賈可擔任沙龍主持。
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崔群表示,充電設施要做得更全面、更周到,要打造真正的充電運營服務,做服務的運營商。他提出產業互聯網的概念,并透露不僅做充電設施,同時介入電動汽車租賃,大概要投入2000輛電動車。
山東魯能智能新能源事業部總經理楊勇表示,充電樁的運營模式需要以及未來發展方向依賴于市場資源配置中的競爭趨勢,而這需要政府的引導。
特斯拉中國區公共政策與充電基礎設施總監高翔表示,特斯拉進入中國以來,一直在學習和了解中國的相關標準,積極參與國家標準的完善,希望整個中國市場的基礎設施能夠實現互通互聯。
普天新能源副總經理傅毅、中興新能源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孫枕戈、ABB電動汽車充電業務總經理王明耀參與了沙龍討論。
動力電池:變革之路向何方
1月24日下午,2014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舉辦了主題為“全球動力電池展望”的動力電池沙龍。高工鋰電董事長張小飛主持了沙龍。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8研究所肖成偉表示,18650是性價比最好的電池品種,適用于10千瓦時以下或者10千瓦時左右的電池容量。
Celgard全球銷售與市場副總裁林密表示,Celgard在全球電動車隔膜的占有率約為55%,在三元體系的電動車隔膜占有率約為85%。
波士頓電池電芯技術總監王浩然表示,波士頓在中國建廠,原材料供應及工藝制造更貼近本土需求,預計在2015年底可以實現1.5元/瓦時的電池價格,相對于松下2017年才實現該價格更具有成本優勢。
河南鋰動電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濤表示,今年增加了近3億投資,主要做軟包電池。“我們引進的基本全是是進口設備,主要為把基礎電芯做好,建立在安全和長久的基礎上。”
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侯小賀介紹,2014年基本上公共交通的大巴車和商用車占其60%的份額,乘用車差不多接近20%,還有一些物流車、特種車,差不多占到15%左右,還有一部分儲能和其他應用占到5%。2015年全年的消費類產品和動力類產品大概各占50%。
北京環宇賽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葛原介紹了環宇賽爾的兩個產品方向,一個是鉛酸替代,一個是動力電車的高端產品。替代部分目標是做到和鉛酸電池無補貼的競爭。“如果說鋰電能夠跟鉛酸電池一樣的銷售量,至少價格不會比它貴,因此空間是非常大的。”
中航鋰電(洛陽)華東營銷公司總經理李好朋介紹,中航鋰電主要以動力電池產品為主,商用車和公交車的占比在60%左右,而乘用車和特種車輛目前在30%左右,其他的應用領域目前屬于培育期,占10%左右。中航鋰電正在擴充產能,計劃到2015年年底產能在現在的基礎上提升20%。
開發者大會 六大項目驚艷亮相
2015年1月25日,2014新能源汽車年度開發者大會暨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閉幕論壇在天津舉行,致力于汽車智能化、電氣化的TOP6項目最終入圍,有產品、有理念的開發者們上臺秀出自己的獨到見解,介紹自己的創業夢想,并接受了投資機構和評審專家的提問和指導。
2014新能源汽車年度開發者大會項目征集受到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創業者的熱烈響應,提交的項目有換電,有飛輪動力,有太陽能汽車,還有電動汽車分時租賃……五花八門,異彩紛呈,報名數量也是一浪高過一浪。最終,6家公司脫穎而出:北京長城華冠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時空電動汽車有限公司、華霆(常州)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無錫維森智能傳感技術有限公司、第一電動網充電樁APP。
開發者大會點評團嘉賓陣容強大:青云創投投資總監求非曲、歐瑞基金投資總監葛原、國家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清華大學教授陳全世、建元資本總經理王煒、IDG資本合伙人俞信華、中科招商投資總監朱保華、聯想之星投資經理候軒、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姚宏光、瑞士信貸研究員王斌、GNEV大會主席、第一電動網CEO龐義成。
點評團的評委們針對上述6個項目提出了很多問題,并表示投資機構更看重一些新穎的創新項目,即使這些項目可能還停留在籌劃階段,甚至可能創業者自己都沒有發現其中的商業價值,可以通過建立模型,計算模型的盈利空間,然后再通過評估創業者或創業團隊的素質,從而進行初創期的投資,最終可能獲得高倍率的投資收益。他們唯一的要求就是,開發者對自己的項目有足夠的熱情甚至是偏執、玩法富有創意足夠新鮮。
2014年度綠色汽車獎評出
2015年1月24日,中國最具權威性新能源汽車業界評選——“中國年度綠色汽車”頒獎典禮在天津舉行,“中國年度綠色汽車”評選由第一電動主辦,已經進入到第五個年頭,每屆典禮都成為規模最大、影響力覆蓋面最廣的業界盛會,無論獎項的權威性還是創新性都一直引領同業風潮,為年度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書寫下濃重的筆墨。本年度的獲獎者是: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綠色乘用車大獎:北汽EV200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綠色乘用車大獎:江淮iev5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綠色乘用車大獎:知豆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進口純電動汽車獎:寶馬i3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進口純電動汽車獎:大眾electric up!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綠色客車大獎:南京金龍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純電動客車獎:東風時空A08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綠色微型車大獎:雷丁D70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純電動微型車獎:唐駿天使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純電動微型車獎:道爵開拓者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年度微型車銷量冠軍獎:御捷集團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電動物流車獎:北汽威旺307EV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電動物流車獎:唐駿T1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充換電服務創新獎:魯能智能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大獎:杭州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大獎:合肥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大獎:北京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創新企業大獎:特銳德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創新人物大獎:胡曉明
2014中國年度綠色汽車——年度車大獎:特斯拉Model S
新能源汽車產業智庫成立
在大會的閉幕式上,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與第一電動網聯合倡議成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智庫舉行了成立儀式。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的劉剛教授表示,成立新能源汽車產業智庫,是希望通過產學研結合的方式,為自主創新和創新國家建設提供自主支持,也是響應國家的號召。劉剛教授和第一電動網CEO龐義成共同上臺揭牌。
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由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信息服務及交易平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 發起,自2010年12月開始,包括本屆在內,已成功舉辦五屆。
GNEV的誕生,基于一個基本信念: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有責任為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普及發揮領導作用。促進全球各主要汽車生產國政府、企業和消費市場的信息溝通和數據共享,推動不同國家的行業領袖和精英進行多文化、多視角的討論以達成汽車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共識,進而推動各國之間、各企業之間的合作,是中國的應盡之責。
在過去的五屆大會上,來自美國、日本、韓國、法國、英國、德國等多個國家的政府和企業代表,與數百位中國代表進行了討論,主題涉及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技術及商業模式創新、政府的引導和退出機制、公共輿論與行業發展的關系等幾十個議題,得出了豐富而富有建設性的成果。GNEV歷經4年的行業積累,在業內企業、媒體、相關政府和協會組織間享有很好的聲譽,可為政府組織和企業提供一方最佳推廣平臺。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3716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