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思維大潮下,剛剛在天津落幕的2014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被賦予了新的定義,傳統車企、互聯網公司、官員學者、投資者用新的視角審視和解讀消費需求和體驗,重新定義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生態圈。
在主題為“重新定義汽車”的開幕論壇上,國內整車巨頭江淮汽車、南京金龍、北汽新能源深入思考,表達了在移動互聯時代汽車產業已做好迎接變革的準備。
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模式和戰略布局,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堅稱,電動汽車未來將是江淮汽車的發展主力軍,從轎車到客車,再到輕卡,江淮的產品線已經形成了商乘并舉的新能源產業體系。從商業化實踐角度,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購車成本、技術突破、社會使用環境和商業模式創新等四大問題亟待解決。
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安進
安進指出,電動汽車發展要走大眾化路線,要生產推廣大眾消費者需求規模大的,對節能減排影響大的,用戶買得起,好用的產品,緊緊抓住最大的服務領域。他提出四點建議:
1.要充分利用市場需求在應用規模上的作用,這樣的市場定位和產品定位更加符合中國特色,更加有效的推動電動車的商業化,才能拉動整個產業鏈的成熟和創新,形成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不必過度追求大型化和跑車化的指標,無論功能多好,技術多么先進的高檔電動車,它只是一個高技術,甚至是技術創新模式的載體。至少有四類客戶需要認真把握,一類是用量最大的私家車,雖然每一天單車行駛里程不多,但是數量巨大。第二類城市公交車和公共用車,它的使用效率大,尤其是在城區的區域排放上。第三類是出租車。第四類是方興未艾的快遞業務的配送車。
2.電動汽車產業化發展不能脫離技術升級的方向,國家鼓勵新的投資方式,但是不能陷入低水平的重復投資,放低標準沒有技術優勢,產業優勢只能是曇花一現,還有可能造成新污染。
3.市場不能被割裂,新能源汽車的最大優勢就是國家的高度重視,中國有全球最大的市場,有充足的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全球88個示范城市,有88個地方的補貼標準和管理流程,有一些地方只有標準沒有細則,信息不對稱,對企業來說市場是被條塊化的,要建立統一的市場協同機制,解決和地方政策間的搭配錯位問題。
4.對于成熟的市場,掌握先進的平臺技術,開發電動化新產品,可能要比燃油性的產品要快速,所以要加快市場應用標準及配套體系建設,并不斷的完善。
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宏生則把未來的新能源汽車比作“移動智慧家庭”,大數據令南京金龍無時無刻都在改變,最終要打造出客車中的“特斯拉”。
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宏生
從2011年以來,南京金龍由一個國有企業經過了四年的混合所有制改造,2014年純電動客車銷量飆升到全國第二,達1890臺,僅次于冠軍比亞迪。南京金龍為何能浴火重生?黃宏生表示,這是依托牢固的工業基礎實力和精神,產品不斷創新升級的結果。他指出,“我們把產品做到極致又堅持到底,這就是我們的工業精神,我們的成功來之不易,從第一臺純電動客車進入試運行開始,就有無數的研發工程師和服務工程師一起跟蹤,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數據庫,每天每一臺車所能出現的各種運行狀況都匯聚到總部,每天進行微循環,微改善,就是這樣的大數據在不確定的情況下達到了比較穩定的運行,可靠的質量,逐步的改善了用戶體驗。如果說南京金龍去年是浴火重生,那就是我們對產品技術和質量的執著,以及大數據令我們無時無刻的改善,所以讓用戶、所有的使用者和戰略伙伴由質疑變成了充滿信心,目前每個月的產能都供不應求。”
展望未來,黃宏生認為,家用電器正在全面轉向智能化,并向智能家庭轉變,在改變傳統機械型的汽車產業結構,“我們有家電和IT背景,進入汽車行業,會使得汽車業更熱鬧,更有創新動力,帶著體現充分競爭的家電業進入到汽車業完全是可能的,也可能是有所突破的。”他把新能源汽車比喻成一個“移動的智慧家庭”。理由有三:第一,以前的汽車像一個移動的烈火燃燒的鍋爐,把藍天和花草樹木變得枯萎,人類的呼吸越來越窒息,于是人類文明和工業革命的進化將燃燒成電子核運動,使交通工具擁有無限的動力。這是一個最大的變革,就是將燃燒變成電子核的運動,往智慧化轉向。第二,由于IT技術的應用,使電池的轉換效率相較200年前大幅提升,汽車電動化變成可能。第三,人的衣食住行正朝著更高的品質進步,那就是智能化,新能源汽車完全可以集成各種智能的運用,讓人類的生活更便利,更自由。新能源汽車讓個人和家庭鏈接全世界,鏈接到所有的親朋好友,把移動的家庭平臺放在互聯網的一個節點上,享受人間的情感和分享成功的快樂。
互聯網企業進軍汽車制造業已成為一大熱點,對于互聯網的入侵,北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剛以開放、進取的心態說出了“大象要闖出圍城”的想法。他說:“傳統制造企業是一頭大象,體積重,自我調頭慢,如何用互聯網思維嫁接到汽車產業上?從歷史看,過去130年的汽車發展歷史已有三次變革。第四次浪潮的到來,可以看到一個趨勢——交替往復循環發展模式,似乎每隔30年就會出現一次這種趨勢,以需求化和用戶化為核心的產業革命已經到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鄭剛認為新能源汽車企業應該具備三個特點:1.制造業和服務業的轉型升級;2.以用戶體驗和互聯網思維的新模式的改造;3.以輕資產和重資源整合的方式來進行產業升級。
北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剛
2014年北汽新能源推出三款產品上市,成立了業內第一家設計公司,以設計驅動企業整合創新,實現平臺的差異化和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在技術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在互聯網時代,電動車企業應該與互聯網思維高度融合。交通工具如何在智能一體化方面加強應用,這是北汽新能源的研究方向。鄭剛認為,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就是一個新型的載人移動智能電子設備,要滿足功能、感知體驗和心靈意義三方面的用戶需求。同時,歡迎生產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家電企業和互聯網公司能共同加入到這個新的產業融合趨勢中來。包括樂視、小米等企業,能夠一起創造新一代的智能移動電子設備。”
鄭剛指出,北汽新能源下一步重點要做的是品牌設計戰略,體驗設計,產品設計,用戶體驗為一體。將來在無人駕駛和智能駕駛汽車上,將通過輔助式、自助式、協調式、全無人駕駛,實現新的技術研發。“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是新能源互聯網的有機組成部分,實現電動車成為移動儲能的裝置,最終成為三網融合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我們希望能夠帶給用戶娛樂和快樂,通過環保和科技讓我們變成未來有無限可能的‘大象’。”
針對傳統車企向互聯網汽車轉型升級的新思路和新動作,大會現場也出現了已經闖入汽車制造業的互聯網企業的堅定聲音。樂視超級汽車(中國)公司副總裁呂征宇宣稱,樂視要構建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堅信移動互聯時代將給汽車產業帶來巨大的變革。“SEE計劃”就是樂視生態超級電動智能汽車的一個偉大計劃。事實上,樂視已經潛行一年,在美國組建了一支強大的世界級研發團隊,很快就可以看到這個產品模型。
樂視超級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呂征宇
樂視的目標不只是要制造電動汽車,而是要打造一個完整的汽車互聯網生態系統。呂征宇表示,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倡導者和踐行者,樂視堅信垂直整合結構必將戰勝所謂的專業分工。注重生態優于平臺,為用戶創造極致體驗平臺的同時,還要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樂視正是這一理念的踐行者。按照樂視的設計理念,超級汽車必須是兼具簡約外觀和大量可觸摸屏幕,完全顛覆傳統汽車的操作平臺和儀表盤設計,實現人機交互,能夠充分體會到互聯網帶來的樂趣。他堅信,未來的汽車一定是新能源化或者是電動化、智能化、全互聯化。
面對整車企業,布局充電業務的青島特銳德也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動作精準、迅速。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德翔篤信,“充電樁解決不了電動汽車的充電問題,當前需要重新定義汽車充電!未來十年,中國最好玩最創新的產業是在互聯網平臺下的新能源,而在互聯網平臺下的新能源更有意思的事情,可能是在互聯網新能源下面的電動汽車,因此,充電也同樣需要加入互聯網思維。”
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德翔
據他介紹,特銳德現已打造出了汽車群充電模式,并建立云平臺,包括城市充電體系電力數據平臺、全國充電設備管理平臺、新能源汽車租賃服務管理平臺,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來提升運營效益。公司同時推出能源互聯網的新商業模式,在國內首次提出要實現電網、互聯網、車聯網“新三網融合”,做成基于新能源汽車的最大互聯網云平臺公司。目前,該模式在推廣中逐漸獲得市場認同。去年公司已與全國12個城市簽約,今年公司將更細致地深耕市場。
2014年是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化的引領,而2015年被認為是自動駕駛元年。格靈深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何搏飛在大會上介紹了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前景和難點,他認為汽車將是真正意義上被人類廣泛使用,并且很大程度上改變人類生活的第一個智能的、移動的機器人。汽車的終極目標就是自動駕駛,只有當汽車能夠看懂路上發生的一切,能夠自己判斷的時候,才能真正的實現無人駕駛。所以汽車自動駕駛唯一的障礙就是計算機識別。
格靈深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何搏飛
何搏飛預言,如果有一天汽車能夠自動駕駛,可能意味著每一條道路都成為了輕軌,汽車都成為了跑在輕軌上的列車,當那一天到來的時候全世界汽車保有量只需要今天的五分之一,那時候擁有汽車將會變成一件非常奢侈、昂貴的事情,而使用汽車變得非常的簡單。同時,自動駕駛技術也會令汽車更加安全和節能。
在2014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開幕論壇上,來自行業內外的多位精英人士也分享了他們的前沿觀點: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金俊、新大洋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鮑文光以汽車制造顛覆者的姿態,從創新汽車產品、消費體驗、差異化現代化的車型選擇,互聯網造車的理念和方式切入,闡述了各自的汽車新定義。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潘曉峰則回顧了金沙江創投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全產業鏈投資,他認為,重新定義汽車時,更多的不是定義一個工具、一個產品,而是要重新解構一個生態鏈,傳統行業必須被解構,在解構的基礎上再進行重構,這要靠大家的創新。
作者:楊曉紅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37192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