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豐田汽車董事長豐田章男年薪19.49億日元,同比增長20%創新高
6月18日,據日經新聞報道,豐田汽車公司提交了最新的監管文件,公布了其高管薪酬方案。文件顯示,在截至2025年3月的財年中,豐田汽車公司董事長豐田章男的薪酬為19.49億日元(約合9658.3萬元人民幣),較上一財年的16.22億日元同比增長20%,連續第四年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約15.5億日元來自獎金和股票補償,固定薪酬為3.95億日元。
此外,豐田汽車在該財年中共出售了14個上市交叉持股,總價值達6433億日元(約合318.79億元人民幣)。在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的財年中,豐田汽車營業收入達到48.04萬億日元(約合2.3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5%。盡管凈利潤同比下降5.6%至4.79萬億日元(約合2373.68億元人民幣),但豐田汽車仍然是全球唯一凈利潤超2000億元人民幣的車企。
▍消息稱蔚來擬為芯片自研部門引入戰略投資者,計劃成立項目實體保持項目控制權
6月18日,據晚點LatePost消息,蔚來計劃為旗下芯片相關業務引入戰略投資者。目前,蔚來芯片自研團隊以業務部門形式存在,未來計劃成立項目實體,并向戰略投資者出讓少量股權,但蔚來將繼續保持對該項目實體的控制權。相關人士對此回應稱,此消息屬于猜測性消息。
一位行業人士推測,融資后的股權結構存在兩種可能:一是僅引入外部資金,項目實體股權由蔚來和外部投資者兩方持有,芯片自研團隊保留在蔚來體系內;二是設立員工持股平臺,與蔚來、外部投資者共同持有項目實體股權,實現業務分拆。最終方案尚需進一步協商確定。截至目前,蔚來已推出兩款自研芯片產品,分別是激光雷達主控芯片“楊戩”和智能輔助駕駛芯片“神璣NX9031”。后者已在蔚來ET9、2025款ES6和EC6等多款車型上量產搭載。按照規劃,蔚來管理層將分階段完成組織結構調整,預計到二季度末,60%至70%的調整將到位,三季度繼續深化后,約80%至90%的調整會到位。李斌表示,此舉旨在全面提升銷售額和毛利率,并優化費用控制,以達成整體經營目標。
▍極星汽車獲2億美元注資,李書福持股增至66%
第一電動6月18日消息,極星汽車宣布獲得現有投資人PSD Investment Limited的2億美元股權投資,約合14.38億元人民幣。PSD Investment Limited由吉利控股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書福實際控制,此次交易后,李書福將通過PSD投資和吉利的瑞典子公司持有極星66%的股份,沃爾沃汽車在極星的股份從18%減少到16%。
極星2025年一季度報告顯示,該品牌一季度零售銷量總計約12,304輛,同比增長76.4%;營收增長2.78億美元,同比增長84.2%,主要受銷量提升和產品組合有利變化推動;凈虧損1.9億美元,同比減少0.86億美元。
▌國內
▍零跑汽車累計交付破80萬,2026款C16攜70項升級上市15.18萬起
6月18日第一電動消息,零跑汽車宣布累計交付量突破80萬臺,達到新的里程碑。2026款零跑C16中型SUV正式上市,提供5座和6座兩種布局并帶來超 70 項升級,售價區間為15.18萬至18.18萬元。新車外觀與現款相似,尺寸為4915/1905/1770mm,軸距2825mm。配置方面,新增8.1L車載兩用冰箱,內置高通8295座艙芯片和激光雷達,支持端到端輔助駕駛。車輛搭載30個傳感器,包括1顆激光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12顆攝像頭及12個超聲波雷達,配備高通8650智駕芯片。
零跑C16提供純電版和增程版兩種動力系統。純電版采用全域800V架構,后置單電機,CLTC續航里程升級至630km,電池容量81.9kWh,支持13分鐘從30%充至80%。增程版搭載1.5L增程器,CLTC續航里程升級至280km。
▍廣汽埃安嚴正聲明并報警:堅決打擊惡意造謠傳謠,維護合法權益
第一電動6月18日消息,廣汽埃安法務部官微發布聲明,針對網絡上流傳的關于廣汽埃安員工持股相關的不實及惡意詆毀信息,公司已第一時間發布聲明并報警。聲明中提到,在微博、今日頭條、抖音、微信公眾號、小紅書等多個社媒平臺,有多個網絡賬號捏造、發布、擴散不實信息,對廣汽集團及廣汽埃安的生產經營產生嚴重負面影響。公司已固化所有傳播鏈路證據,包括多平臺首發網絡賬號的信息,并堅決運用法律武器,依法追究造謠者、傳謠者的法律責任,維護公司合法權益。
廣汽埃安在聲明中呼吁廣大網友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維護清朗網絡環境。公司強調網絡空間非法外之地,對于惡意造謠傳謠事件,廣汽埃安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此次事件涉及到的不實信息對廣汽埃安的聲譽和正常運營造成了影響,公司正通過法律途徑來保護自身權益。
▍比亞迪與特來電、星星充電達成戰略合作,共推兆瓦閃充網絡全國普及和覆蓋
6月18日,據@小迪快報消息,比亞迪與特來電、星星充電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動兆瓦閃充網絡在全國的普及與加速覆蓋。比亞迪的兆瓦閃充生態合作伙伴還包括南方電網、中國石化、殼牌充電、車電網、蔚景云等多家企業。
比亞迪此前已宣布與小桔充電、新電途共建15000座兆瓦閃充樁,并計劃建設超過4000座兆瓦閃充站。在技術層面,比亞迪發布的兆瓦閃充站和閃充樁支持5分鐘充電補充400km續航,閃充電池具備1000V超高電壓、1000A超大電流及1000kW超大功率,實現“兆瓦閃充”,擁有全球量產最高峰值充電速度。
▍MiniMax發布視頻生成工具Hailuo 02,超越可靈和谷歌Veo3
IT之家6月18日消息,MiniMax稀宇科技宣布連續五天發布重要更新,18日更新了第二彈——Hailuo 02。這個模型目前在圖生視頻、文生視頻的榜單位于第二,超越快手的可靈以及谷歌的Veo3,僅次于字節上周剛剛發布Seedance 1.0 。該模型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夠處理類似體操這種高度復雜場景的模型,旨在幫助創作者提升視頻質量,降低創作門檻,且不增加過多成本。Hailuo 02的核心架構為Noise-aware Compute Redistribution(NCR),在同等參數量級下,訓練和推理效率提升了2.5倍,總參數量擴大到上一版的3倍,數據量擴大到4倍,數據質量和多樣性顯著提高。
MiniMax表示,新模型可以完整響應復雜指令,提供更好的反饋,并且創作者可以用相對實惠的價格生成原生1080p視頻。Hailuo 02目前提供三個版本:768p-6s、768p-10s和1080p-6s,其價格在國內外市場都具有優勢。此外,MiniMax計劃在未來繼續提升生成速度、偏好對齊和高階功能的實現。同時,據澎湃新聞消息,MiniMax正考慮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目前處于初步籌備階段。MiniMax成立于2021年,2024年3月獲6億美元A輪融資,投后估值25億美元,由阿里巴巴領投,此前投資方包括騰訊等。
▌國際
▍特斯拉美國庫存積壓,多地啟用“溢出停車場”存放未售車輛;得州工廠7月再停產
6月18日,據 Electrek 報道,特斯拉在美國面臨庫存積壓問題,導致不得不使用額外的停車場存放未售出的車輛。在密蘇里州圣路易斯附近的切斯特菲爾德,特斯拉租用了部分拆除的購物中心停車場,存放數百輛未售出的汽車,這些車輛原本應存放在三英里外的交付中心,但由于交付中心已無法容納更多車輛,因此不得不使用這個“溢出停車場”。此外,在密歇根州法明頓希爾斯也發現了一處特斯拉露天停車場,其中約有100輛Cybertruck。Cybertruck的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半,盡管特斯拉提供了更大的折扣,但仍然不得不降低生產速度,以避免進一步增加庫存。
此外,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特斯拉宣布將暫停其位于得克薩斯州的超級工廠(Gigafactory Texas)的生產活動,涉及Model Y和Cybertruck車型,停產時間為7月的第一周。這已是該工廠在過去兩個月內的第二次暫停生產。5月末,特斯拉曾延長長周末為為期一周的停產,以應對市場需求下降和庫存積壓問題。此次停產正值美國獨立日假期,特斯拉決定從6月30日開始停產,員工可選擇帶薪休假或參加培訓課程。
▍大眾集團MOIA發布首款全自動駕駛汽車ID. Buzz AD,2026年歐洲美國大規模部署
IT之家6月18日消息,大眾集團旗下子公司MOIA宣布推出大眾首款量產版全自動駕駛移動出行汽車ID. Buzz AD。ID. Buzz AD是一款三排五座的運營車輛,擁有加長的軸距和更高的車頂,搭載了13個攝像頭、9個激光雷達和5個常規雷達,為乘客提供了車內行李架和AI助手。
MOIA的“交鑰匙”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解決方案在ID. Buzz AD本身之外還包含Mobileye的自動駕駛系統、AD MaaS自動駕駛移動即服務生態系統平臺和Operator Enablement管理套件。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Oliver Blume表示,從2026年開始,大眾將在歐洲和美國大規模部署可持續的自動駕駛汽車,這是大眾成為全球汽車行業技術推動者道路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奧迪否認取消電動化目標,積極而務實地向純電動出行逐步轉型
第一電動6月18日消息,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奧迪撤回2033年全面電動化目標繼續生產燃油車,不再設定明確的終止時間表。奧迪針對近期關于其取消全面電動化目標的傳言發布聲明,強調將持續致力于電動化戰略。奧迪表示,盡管全球市場發展存在差異,公司仍堅信電動出行的未來,并致力于達成全電動化產品陣容的長期目標。公司注意到,北美地區的電動化“拐點”明顯后移,而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于去年達成“拐點”。因此,奧迪將在未來幾年內提供差異化的產品組合,包括純電動車型(B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PHEV)以及內燃機(ICE)車型,以適應市場的波動性和多樣性。基于PPE豪華純電動平臺和PPC豪華燃油車平臺開發的新車型將發揮關鍵作用。
奧迪計劃在2026年之后繼續讓內燃機車型對客戶保持吸引力,直到它們各自的產品生命周期結束。公司并不排除其他可能性,以確保產品組合始終具備市場所需的靈活性,同時牢牢把握全電動產品組合的長期目標。奧迪的目標是憑借覆蓋所有驅動形式的廣泛且靈活的產品組合,積極而務實地推動向純電動出行的逐步轉型。
▍大摩預測: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四年內翻倍
財聯社6月18日消息,摩根士丹利發布研究報告稱,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以每年23%的增幅快速增長,未來四年翻一倍以上。2024年,中國在全球機器人市場所占份額約為40%,分析師預計,未來四年,市場規模從2024年的470億美元預計增長至2028年的1080億美元。報告指出,中國不僅是最大的市場,也是世界創新中心,推動著成本效率和下一代機器人技術的發展。
摩根士丹利還預測,中國的人形機器人市場將以每年63%的速度迅速擴張,從今年的3億美元增長到2030年的34億美元。到2030年,中國預計將擁有25.2萬臺人形機器人,到2050年將增加到3.02億臺,占全球人形機器人總量的30%。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 第一電動編輯部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26979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